作家、编剧、词人华丽转身:“大牌”新锐导演的新气象

2013-04-29 12:51:48
影视圈 2013年7期
关键词:方文山大牌郭敬明

谈到转行做导演的原因,大家纷纷表示,这是源于对表达的热爱,希望换一种方式表达自我,而电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13年是中国电影市场井喷式发展的一年,由各领域成功人士跨界执导的所谓“小成本”电影一次次刷新着中国电影市场从前期制作,到后期宣传发行的各项纪录。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电影市场体量完全打开,给这些华丽转身的新锐导演提供了“二次创业”的绝佳环境。近期,徐峥、郭敬明、杨采妮、方文山、薛晓路、杜家毅和张猛七位“大牌”新锐导演齐聚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论坛,与主持人何平一起,共探华语青年电影的现状和未来。

无论是作家郭敬明、词人方文山、编剧薛晓璐,还是演员徐铮、杨采妮,他们在自己原本的工作领域都是为大众所熟知的“大人物”,而看似头顶名人光环,“轻而易举”执起电影导筒的经历却让他们倍感压力,“我们享受了资源,但面对的期待也更高”。

著名词人方文山是周杰伦的御用词人,其导演处女作《听见下雨的声音》也将于近期上映。方文山表示,与写词相比,电影对于创作的表达更为完整。“文字创作很幸福,但却孤独,没有回忆;电影的拍摄虽然很累,但更热闹,为我的创作与表达留下了丰富的记忆。”

很多人认为,这些早已成名的人士之所以转行当导演,只不过是玩玩儿票,抑或是为了从利润丰厚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分一杯羹,但却甚少有人了解他们“玩票”背后的努力与艰辛。

成功执导《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导演薛晓路在转行前是一位电视剧金牌编剧,而从电视剧编剧到电影编剧、导演的转行之路,她却花了整整五年。谈到在电影导演这个陌生领域的困惑,薛晓路表示,原来行业里的经历对她来说是莫大的财富。“导演编剧集于一身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可以更好地掌控我的故事;但另一方面,写故事时场景、剧情已经想了很多遍,如何在拍摄现场找到创作的新鲜感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也促成了我风格上的突破。我是艺术家而不是匠人,从《海洋天堂》到《西雅图》,在关注市场的同时,我也一直在寻求表达上的创新。”

而著名青年作家郭敬明对于自己的导演初体验则表示,自己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毕竟我是最了解《小时代》这部作品的人,就算拍毁了,也是我自己毁掉的”。谈及拍摄时的困难,郭敬明说,做导演与作家写作时封闭的状态相距很远,需要不断地做权衡,做牺牲。对于这种选择困境,郭敬明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写作是一个加分的过程,我知道一百分在哪里,所以只需要在基础分上不断往上冲,不断加分;但做导演却是一个减分的过程,我明明能看到100分,但却有太多关系要处理,所以只能不断妥协,不断减分。”

对于中国电影的未来,青年导演们纷纷表示,中国电影观众已经完成了从“上一代”到“下一代”的更新换代,必须更换拍摄电影的思路,还用老思路拍电影是会出问题的。

正如主持人何平提到的,“多元化”与“类型化”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于自己导演之路的未来规划,徐峥则表示,他心中没有大片小片的划分,只有好的故事和烂的故事,所以他拍电影永远都会将重点放于讲故事之中,而技术,则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辅助。薛晓路也提到,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回归叙事,尽量在资源限制下,更好地讲述故事。

猜你喜欢
方文山大牌郭敬明
2021年玩具行业如何发展?且看乐高、伟易达、MGA…这些大牌如何说!
玩具世界(2021年1期)2021-07-22 07:56:08
新语
把镜头对准自己
没“逗你玩”国际大牌,这次真的降价了!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2:33:18
关于郭敬明的一封家书
小说月刊(2015年5期)2015-04-19 07:29:19
郭敬明就像是一个便秘患者
小说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20
十长生王国安:开启韩后大牌时代
创业家(2015年1期)2015-02-27 07:52:04
郭敬明
兴趣英语(2013年10期)2013-12-04 08:18:18
名人读《意林》
意林(2010年20期)2010-05-14 11:55:30
马未都与方文山的“青花瓷”缘
做人与处世(2009年6期)2009-08-11 02: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