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猪
自《士兵突击》之后,中国现代军旅题材剧集总算有了全新的个人主义诠释;到《战雷》止,中国军教片则终于完美结合了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两方面,尤其是在更加突出90后特性的基础之上,把军教片的时代性和传奇性做到了一个极致。这是徐纪周在军旅题材影片浸淫多年的必然结果,也是他的嬉笑怒骂,多主角、传奇性故事的又一次延续,更是徐式兄弟情谊在21世纪电视剧史上的暂新一页。
军旅题材剧集,上世纪曾经风行一时,不过当年国产军旅剧集大多以立志改革的中层军官为主角,如《和平年代》、《DA师》等等。在当时的风气之下或许有其必要性,在当下崇尚个人主义的大社会背景之下,则显得过于脱离普通观众本身。2006年,王宝强等人主演的《士兵突击》算得上内地首部以普通一兵为主角的军旅题材剧集,青春、热血、励志的个人奋斗史书写,类似于武侠小说的勤能补拙,少侠往往天赋异禀的桥段,使得这部全剧几乎无一位女性主要角色的剧集成为当年话题之作。
从那以后,军旅题材再次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一座富矿,几乎每年都会有一到两部质素不错的剧集诞生。2013年,正是徐纪周的《战雷》,一部以扫雷兵这一罕见兵种为主要角色的传奇大戏。
说到徐纪周,2010年《永不磨灭的番号》至今仍然在很多地方电视台播出。徐纪周式的多主角,兄弟不打不相识的生死情谊,搞怪又热血的各种意想不到桥段,生动鲜活的种种小人物,作为徐氏特有标签,都令到许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从某些方面来说,《战雷》同样可以看作是《番号》的续集,至少在热血、传奇和兄弟情谊的展现,这几个方面。
《战雷》博采众长,先以台湾军教片小兵养成为始,融合武侠小说里菜鸟学艺,世外高人传授独门绝技的桥段,把高等这个搞怪程度堪比韦小宝、小鱼儿的混世魔王给立了起来。其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则是,给这个90后新兵安上一段一见钟情,突如其来的死缠烂打式爱情,而且居然还是跟他的师傅抢同一个女人,一段姐弟恋。这种意想不到的爱情桥段,给阳刚气过剩的军旅题材剧集,无疑增添了不少旖旎却又不乏英武之气的暖色。
爱情只是调味品,徐氏特色,主菜永远是男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只是这一次更有升级。除了新兵之间竞争之余,不忘朋友的兄弟情,还有上一代扫雷兵生离死别的情谊。现代环境之下,部队除了训练之外,缺少必要的血与火的洗礼,但是对于扫雷兵而言,却又多了一份莫名的恐惧。徐导善用了雷这个特殊的道具,成功地制造出悬疑感,也制造出高山仰止的假想敌,更完善了生死与共的兄弟情。
虽然或许是受电剪限制,在片中没有明说太多,但是稍有点历史知识的,大多知道,剧中边境、雷区,以及那场战争的特定所指。当年曾经影响许多热血青年的《高山下的花环》等众多文学、影视作品,时隔多年之后,终于也有了再次的回想。尤其难得的是,徐纪周把其中的情绪处理得哀而不伤,忧而不怨,留下的只有铮铮铁骨的汉子,为了信守承诺依旧留在飞鹰大队,守在狼山的雷王林峰和他的战友们,当然还有最后继承了飞鹰遗志的高等。代际传承的兄弟情谊同样成为剧集的重点刻画对象。
除了情感之外,巧用西南边境这一地理环境,把境外恐怖分子巧妙引入,同时又与当年那场战争的余孽巧妙结合,并用雷公这一莫须有的传奇人物做引子,几代扫雷尖兵时空交汇,同场竞技,贯穿始终,汇集成全片的高潮部分,更是像极了武侠小说中少侠复仇的桥段,完成了一部剧集最难做到的豹尾收场。
《战雷》全片,剧情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同时保留并更加突出了徐纪周最擅长的对众多出场人物的群像式刻画,每一个人物都各具特色,同时特色鲜明,尤其符合时代背景和人物发展历程。此外人物与人物之间戏剧张力和对立充分,由各种对立到惺惺相惜,甚至到生死与共的情谊,都有完整的铺垫,真实可信,感人至深。热血和励志主题没有脱离现实大环境和剧作中的环境设定,都有其真实可行的部分,即便是观众普遍不熟悉的扫雷环节,都能做到不雷人,又恰到好处地营造出紧张气氛。此外,全剧中,一个简简单单的扫雷工作,为了做出区隔,徐纪周和编剧冯骥硬生生玩出许多的花活,夸张却又不越出常理范畴,看样子还做了不少的考证,经得起推敲,也算是科普一种。
总之,在当下雷剧盛行的中国电视剧行业,真正揭秘扫雷兵生活、工作的《战雷》却没能取得像样的收视率,多少是有点让人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