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锋 李婉晨 杨佩峰 孙建永
【摘要】目的在解剖一具157cm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腹腔干发出六支并同时存在三支肝管,以及胆囊动脉起止变异等的标本。方法使用定位针,用游标卡尺(0.02mm)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高。 结果腹腔干(长度26.22mm,起始处外径8.16mm)起始处下端距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上端3.04mm。讨论:可见本例标本为腹腔干六分支变异,经查询国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为国人解剖学积累数值和临床腹部手术提供变异参考。
【关键词】腹腔干;肝管;解剖学;变异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169-02
1 材料与方法
在解剖一具157cm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腹腔干发出六支同时存在三支肝管,以及胆囊动脉起止变异等的标本。使用定位针,用游标卡尺(0.02mm)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高。
2 观察与测量结果
于肝横沟处由右至左发出三条肝管,分别为肝右管(长28.92 mm、外径5.22mm),肝中管(长27.20mm、外径4.72mm),肝左管(长22.32mm、外径5.42mm)。于门静脉前方汇合成肝总管(长9.88mm、外径6.38mm)。
腹腔干,腰1椎间盘水平发出腹腔干,腹腔干(长度26.22mm,起始处外径8.16mm)起始处下端距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上端3.04mm。
腹腔干向右前上方走行9.52mm后,由上缘处发出一支左膈下动脉(起始处外径2.64mm)于腹膜外向左上方走行,沿途发出肾上腺中动脉、肾上腺上动脉和胃底动脉,最后形成两个分支至膈。肾上腺中动脉穿行于膈下静脉与肾上腺静脉之间注入肾上腺前上缘中部入肾上腺。
脾动脉发自肝总动脉末端(起始处外径6.22mm),走行于胰腺上缘后方,沿途发出三支在胰腺上缘穿入胰体,在胰尾处脾动脉又发出三支,有两支反折回穿入胰尾;另一支向上走行于胃脾韧带内至胃体后部,脾动脉末端在进入脾门前发出两支。一支沿胃大弯上行;另一支在胃结肠韧带内下行进入横结肠左曲上部。
腹腔干在发出的脾动脉的下缘紧接着又出一支向下走行的背胰动脉[1](起始处外径2.48mm)走行于脾静脉后方,于胰颈下缘发出两支,一支沿胰颈下缘向左走行,沿途发出数条分支进入胰腺,另一支向右下方走行穿入胰头。
胃左动脉于肝总动脉末端左侧发出(起始处外径2.68mm),在胃贲门处发出一食管支和两胃支,两胃支在胃小弯处一前一后向右走行。
肝总动脉发起于腹腔干末端,向右上方走行17.62mm 后发出一支向上走行的肝固有动脉和一支向下走行的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末端发出5条分支,有4条分支在肝横沟左侧穿入肝门,另一支形成胃右动脉下左下走行于胃小弯右侧与胃左动脉的后支吻合。
肝最右动脉起自于腹腔干末端最右侧(起始处外径3.24mm、长度89.52mm),向右上方走行于肝门静脉和胆总管后方,在肝最右管的左上缘向前发出胆囊动脉绕过肝最右管于胆囊管起始处的左侧分成两支进入胆囊体。
3讨论
可见本例标本为腹腔干六分支变异(见图1-7),经查询国内相关文献[2-4]未见报道,为国人解剖学积累数值和临床腹部手术提供变异参考。
参考文献
[1]姚家琪主编.人体动脉解剖模式图谱:正常及变异[M].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8,11:43.
[2]夏春波.腹腔干分支变异观察[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8,16(3):14.
[3]陶祥等.腹腔干分支变异一例[J].解剖学杂志,2013,36(2):140.
[4]黄瀛,吴晋宝等.中国人解剖学数值[K].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