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香
摘 要:所谓的高效课堂是指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素质水平等等,以促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自学;生活情境
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抽象性,使得学生害怕学习数学,学习兴趣也越来越差,这就为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形成了阻碍。因此,教师若想真正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首先,就要消除恐惧,产生兴趣,进而使学生慢慢走近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
一、设置自学情境,发挥主体作用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正确引导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创设自学课堂,展示学生的主体,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引导每个学生制作或是在生活中寻找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结合教材,从自己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中认识各个部分,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创设生活情境,将课堂形象化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从生活中来,也应回归于生活。”而且,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在导入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有关的生活情境:①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2/3,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看?剩下的比已经看的多几分之几?②暑假中,小丽在前10天做完了总作业的1/4,在后5天的时间小丽又做完了1/3,请问,小丽总共做完多少作业?上述的这两个情境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思考相关的问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的应用范围,逐步使学生喜欢上数学,乐于学习数学。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
参考文献:
徐国庆.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宁夏教育,2011(Z1).
(作者单位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