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是否有损害。方法对56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心肌酶谱的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治疗后心肌酶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P<0.01),表明心肌酶的升高与黄疸程度有关联。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造成心肌损害,而且胆红素浓度越高,心肌受损就越严重,但随着高胆红素血症的治愈,心肌酶逐渐下降,不一定造成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受损
【中图分类号】R2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60-02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胆)是在新生婴儿中的常见疾病,该疾病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已被普遍认识,但高胆对心肌的影响目前国内对此的报道却比较少。为了探讨研究新生儿高胆血症对心肌的影响,我们对从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5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心肌酶谱的检测。现在将资料完整的56例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选择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资料比较完整的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5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男女比例为1.3:1;入院时平均日龄3.8d(1~7d),胎龄36~40周;婴儿出生的体重(3.14±0.80)kg。母体在母孕期以及分娩期均为健康无感染性疾病和遗传病史。原发病:新生儿肺炎8例,新生儿脐炎2例,脓疱疹2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3例,新生儿窒息9例,早产儿5例,足月小样儿2例,头皮血肿4例,红细胞增多症2例,ABO溶血病2例,G-6-PD缺乏6例,原因不明的6例。按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的标准。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做血常规、乙肝两对半、肝功能、Torch检查、血培养、Comms试验、脑CT、胸片等相关检查。
1.2 分组方法:对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新生儿的年龄、性别、体重、心肺功能类型以及发病原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检测方法: 对所有入院的新生儿采取经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在18h内采用速率法测定其心肌酶活性及血清总胆红素含量。采用的仪器是美国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测定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它们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AST 5~40 U/L, CK 0~165 U/L,L DH 80~240U/L, CK-MB 0~25 U/L。治疗7天后复查心肌酶及血清总胆红素,各组治疗前后测定的结果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各组测定结果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治疗及临床转归:
患儿入院后每日用由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咨询开发公司生产的JH20-1B经皮黄疸仪进行经皮测胆监测,观察所测量值变化情况,每天选择同一时点、相同的部位检测2次(一般选择两眉之间、前胸、垂直测2次,分别取其平均值)。针对病因按常规予苯巴比妥、1.6二磷酸果糖营养心肌、白蛋白、抗感染及光疗等综合治疗后黄疸减退或消失。疾病好转率98.21 %(55/56),治愈率96.43 %(54/56)。其中4例(7.14%)治疗5d好转后自动放弃治疗并要求出院,未再复其查心肌酶及总胆红素。
2结果
56例治疗后7d AST、LDH、CK、CK-MB水平均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近年来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有逐步提高的趋向,新生儿时期的胆红素增高可以引起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这很早就为人们所熟知,但对心肌造成损害未引起足够重视。虽然在新生儿出生时,胆红素在其生理状态下是过氧化物清除剂,是有生理保护作用的,但由于间接胆红素属于脂溶性,高浓度的间接胆红素能自由透过生物膜的屏障,进入细胞质和细胞核,可以干扰到细胞的正常代谢及其功能。心肌酶谱是可以反映心肌细胞的完整性,目前临床主要应用AST、LDH、a-HBDH、CK及CK-MB等作为诊断新生儿心肌损害的主要依据之一,特别是CK-MB绝大部分存在于心肌细胞浆内,是一种比较特异的酶。一旦心肌损害CK-MB释放入血,血中CK-MB增高,CK-MB活性越高,提示心肌损伤程度就越重。
本资料显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心肌酶谱明显增高,经过治疗,随着黄疸逐渐的减退,总胆红素浓度的降低,心肌酶也逐渐下降,治疗前后心肌酶变化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新生儿时期血胆红素增高可以引起心肌细胞损害,与许炽华等[3]报道相符合。因此,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必须把心肌酶测定作为临床心肌受损的指标之一,一旦心肌受损,应早期治疗,避免由此造成心肌永久性的损害。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引起心肌损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心肌酶谱增高对心肌损伤的诊断虽然不起决定性作用,其重要性却不可忽视。对所有病例依据病因经常规抗感染和退黄等综合治疗后,黄疸有所减退,心肌酶也随之下降,治疗效果明显,疾病治愈率达治愈率96.43 %(54/56)。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新生儿时期高胆红素血症进时,进行心肌酶谱检测能更早反映心肌是否受损情况,一旦发现心机受损,应及时进行早期治疗,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8.
[2]曹云涛.胆红素的抗自由基作用[J].国外医学:儿科册,1993,20:73-76.
[3]赵桂芳,魏秀清.黄芪治疗新生儿围产期窒息所致心肌损害疗效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1,22(2):20.
[4]许炽华,卞泳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心肌受损44例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1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