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的“竞赛论”对传统译论的叛逆与消解

2013-04-29 00:44隋雨
西江月·中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许渊冲

隋雨

【摘要】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在某种意义上逾越了中国传统译论以原文为本的翻译本体论范畴,曾在中国译界掀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本文在剖析许渊冲的“竞赛论”的基础上,提出其“竞赛论”对传统译论的叛逆与消解,以及其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关键词】许渊冲;竞赛论;传统译论

许渊冲在1982年以《译文能否胜过原文》论文为题第一次提出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两种文化的竞赛这一新观点;在2006年新版的《翻译的艺术》一书中,许渊冲随着自己对文学翻译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将原来的论文题目改为《翻译优势竞赛论——译文能否胜过原文》,并在2005年该书出版前,在原来的论文里增加了一部分内容。这是许渊冲在诗歌翻译标准的“三美”论和他的翻译哲学中的扬长避短的“优化”论两大新论基础上提出的引起中国译界广泛争议的许氏翻译新论第三论:发挥优势竞赛论。

一、与传统译论渐行渐远

许渊冲的译文与原文、甚至译者与原作者以及译者之间展开竞赛的翻译“竞赛论”已与中国传统译论渐行渐远了。他的“竞赛论”实质上把翻译对原文的模仿推升到对原作所描绘的模特的描摹,看谁能更好地表现那个原始的美。他把翻译推到创作的高度,把译者的地位提高到创作者的同等地位,这对于刷新世人传统上视翻译为“舌人”,将翻译视为“雕虫小技”的偏见,改变人们对翻译,尤其是对文学翻译的创造性视而不见的不当做法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许渊冲先生的文学翻译“竞赛论”某种意义上是对传统译论的创造性叛逆或消解,突破了传统译论以原文为唯一翻译依据的狭隘翻译观。探究许先生“竞赛论”,就是在考察他对文学翻译要达到的美的追求,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最能再现原文美学和符合原作者审美意图的译品,这样的译品在文学审美价值上应该相当于或超过原作。

二、传统译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的终结者

许渊冲先生将自己的翻译理论概括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从理论渊源上,他的翻译理论遵循着对中国传统译论从继承、借鉴、扬弃、发展到终结这样一个过程和轨迹。“三美”既是对孔子“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的巧妙运用,又是对鲁迅关于中国文字“三美”说的直接继承;“三化”出自钱钟书的“化境”说;“三之”源自孔子在《论语》中说的“三之”乐“礼”说;“艺术”既吸收了《论语》中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论又借用了朱光潜的艺术境界论;“再创论”和“竞赛论”受到郭沫若和茅盾有关翻译等于、甚至超过创作论和文学翻译效果论的启发;“优势论”是严复“雅”字的现代化生发,因为在许先生看来,“优雅”可以并称,又是林纾文学翻译成功实践可以佐证的理论;“三似”论部分地吸纳了傅雷的“神似”论。许先生建立在本土美学、哲学思想基础上的翻译理论,大量地借用了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概念和范畴,因其把经验式的传统译论推向了一个无以复加的系统化及理论化的高度,而最终导致了以“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为核心概念的中国传统译论的终结。他在翻译理论建构时的思维模式总体上遵循中国传统的综合法和归纳法,倾向用“三”字来概括理论。总之,许先生自成体系的文学翻译理论既是中国传统译论的集大成者又是终结者。

三、译者审美主体——竞赛者和再创者

许渊冲先生的文学翻译“竞赛论”观点实质是把译者作为原文的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原文本)的理解和表达上与原作者展开竞赛。因此,译者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依附于原文的“奴仆”,而是可以“发挥译语优势”,主动参与再创译本,从而取得与原作者平起平坐地位的“主人”。许先生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曾言:“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在挽留原文的美感上创造奇迹,更有甚者,能够创造出原文所缺少的美感,或曰‘出原著头地”。以上是就译者对译本再创而言的。如果就对原文本的理解而言,译者未必在原作者之下,有时甚至会超过原作者,因为“在翻译中特别是诗歌翻译中对‘真的理解应该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这种真实已经不只是再现对象的外貌,而是揭示心理的真实。这种‘真也就意味着翻译主体能够真切地与原文互动感应。”许渊冲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中译外译事,在诗歌理解的上往往有自己的阐释,这从他的译作中可以见出。在许先生看来,竞赛的目的无非是在“不失真”的前提下追求文学翻译美的最大化,达到两种文化的统一与提高。

四、“竞赛论”的缺陷与局限性

许渊冲先生的“竞赛论”是文学翻译理论上可贵的创新,但在实践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譬如,不能简单地把“竞赛”限定在语言文化的概念下,特别是限定在“发挥译语优势”的语言层面。此外,还存在原作和译作优劣的裁判以及可供裁定的量化指标问题。文学翻译虽为译者的再创作或二度创作,但译者毕竟不能越俎代庖,反客为主,抢过原作者的笔来自己创作,不能跨越翻译的总体范畴,否则翻译会成为不伦不类的类(次)创作,从而为胡译乱译打开方便之门。“竞赛论”还涉及到译者个人的文学修养和翻译道德等诸多问题,它可能适用于像许渊冲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素养和传播中华文化高度责任心并有使自己的文学翻译译作最终成为翻译文学目标的文学翻译大家,而不适合普通的译者。正像许多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一样,例如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的“竞赛论”也因其过高的翻译要求和缺乏理论的论证以及模糊性而显示出其难以操作的缺陷和不具普遍适用意义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刘宓庆著.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2]刘华文著.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马爱英著.中英文化翻译:当代中国文本译释个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谭载喜著.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许渊冲著.翻译的艺术(增订本)[C].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许渊冲
寄扬州韩绰判官
从军行(其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Song of Autumn
The Willow
元 日
Farewell to a Lutist别董大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摔得挺美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