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娅
摘 要: 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现状让人担忧。为了改变现状,西北民大实施了全新的“舞台式”教学法。其以英语舞台剧表演贯穿于语言技能学习和测试中,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和兴趣,有利于改变艺术类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象,对于提高艺术生的整体英语教学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舞台式”教学法 艺术类大学生 大学英语教学
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这也是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着眼点。为了增强西北民族大学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彻底改变艺术类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象,西北民族大学特在2012级音乐和舞蹈专业里各选取一个实验班尝试实行“舞台式”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活动。
一、教学理念
所谓“舞台式”英语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内容通过英语情景剧和英语戏剧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将抽象语言内容纳入有趣的情境之中,用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提供充分的机会和空间作为语言输出的平台和媒介,学生最终把语言知识和技能以舞台剧的表演形式输出。
“舞台式”英语教学中有教育心理学、神经学、语言教学等科学理论基础,有建构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交际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它摒弃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满堂灌”的旧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导的新教学理念,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是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将“舞台式”教学法运用于艺术类大学英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考试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大学英语、专业英语相互渗透、融合。结合艺术类专业特色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以此可以提高艺术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舞台式”英语教学将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在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的今后的英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舞台式”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英语基础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以专业课成绩为主,大多数高校不设英语最低控制线,这无形中导致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只重视专业课程而轻视文化课和英语课。艺术生的英语水平和普通本科生具有显著差异,是没有可比性的,有必要将两者作为不同的教育对象来实施教学。
2.学生英语学习动力不足,投入较少。
多数艺术类学生从高中或中专起就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其中有不少学生是从职业类中专学校直接考入大学的,没有经过系统的英语学习。考入大学后他们在专业学习、节目排练及演出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英语学习成绩很不尽如人意。由于在英语学习上的一系列失败,他们对英语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和畏惧心理。
3.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没有合适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材。目前西北民大艺术类学生正使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体验英语》。对于艺术学生而言,这套教材起点过高,大多数学生学起来很吃力。目前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使得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在此情况下,实施“舞台式”英语教学法于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学生大脑的主要开发区域是右脑,他们对美术和音乐等形象性思维的内容更感兴趣。这些学生具备学好语言的有利条件,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模仿和表演能力很强,比较感性,且有很强的参与意识。“舞台式”教学活动使表演与英语学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比较适合艺术类学生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模式
“舞台式”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大学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主动式的学习方向发展,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一)课堂形式。
彻底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舞台”为媒介和平台,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实际效果,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
(二)标准和模式。
改变以往大课教学使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来要求和衡量不同的个体,鼓励学生在舞台剧的表演中发挥其创新能力和个性,发挥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功能。
(三)主题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的运用。
以主题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围绕英语剧本建立社会生活中真实的语言场景为教学任务。以具体的教学任务为途径、刺激、手段、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应用语言及交际策略完成语言教学任务。
(四)增强创造意识,充分情感投入。
“舞台式”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在教英语和学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创造意识,把自己对美的体验和情感投入进去。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让英语综合技能的训练上升为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化苦为乐,化紧张为愉悦。这样动机、兴趣、自信等非情感因素就会自然地得到开发,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
(五)综合技能的培养。
以英语剧本、英语戏剧、韵律英语、英语歌曲、舞台剧表演等教学内容为中心进行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培养;进行相关主题词汇的延伸扩展,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熏陶。
(六)大班授课、小剧组辅导相结合的模式。
采用大班授课、小剧组辅导相结合的模式,以及授课、排练、舞台演出的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大班授课强调语言知识的输入,对英文剧本或情景短剧进行整体讲解。小剧组的实地排练强调学生语言知识的应用和输出。
(七)测试评估方法。
“舞台式”教学结合平时排练测评成绩和舞台剧表演的期中、期末测评成绩的独特模式,有效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四、教学效果
(一)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有了很大的提高。
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舞台式”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增添了趣味性,与学生的专业距离更近,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而最后的表演是表现学生才华的绝好机会,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因此,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投入时间、投入精力,主动地学习。
(二)锻炼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听说能力。
通过阅读剧本、练习台词、排练,以及教师的指导,学生接触英语的机很多,也掌握了更多的英语知识。由于是主动、快乐地学习,学生的英语知识得以快速增长。由于大脑处于愉悦状态,输入的英语知识在大脑中就会更持久。而学生在英语的输出方面也就是语言的交际能力有明显提高。
(三)提高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了学生对他国特别是西方文化的理解。
通过“舞台式”教学,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艺术作品的美,让学生感受中外文化的差异,加深了对剧本中所蕴含的文学、艺术、政治、历史、地理等知识的了解,真正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了文化鉴赏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四)培养和塑造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精神。
表演使学生在编排过程中提高了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表演,学生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应变能力,并培养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扣团队协作精神。
戏剧表演通过全体成员集思广益,共同选取大家感兴趣、适合大家英语水平的剧本开始,中间经过排练、对台词,学生间互相适应,学生在接受别的同学说的台词和表演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在剧中的表现。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五、结语
“舞台式”教学法为高校艺术类学生的外语教学与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英语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对于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的是,通过“舞台式”教学这个窗口,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及自主意识都焕然一新。艺术类院系有充足的艺术教学资源,艺术类学生有优越的语言学习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因此,将“舞台式”教学法应用于艺术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对于提高艺术生的整体英语教学水平会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H.H.stem.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顾晓乐,黄芙蓉,王松.合作学习与情景剧表演[J].国外外语教学,2004(2).
[3]吴蕾,胡孝群.藝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4]许葵花.外语教学中过程法戏剧表演的科学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3).
[5]大卫·约翰逊,乔治·约翰逊.合作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7]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8]胡壮麟等.语言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9]张庚.戏剧艺术引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
本文获“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科研资助项目”资助,项目编号:3192013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