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它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以此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和处理问题。要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同时《新课标》也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苏教版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课,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倾听能力、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学会了与别人交流。因此教师应充分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下面我想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
一、让话题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进行这个单元口语教学之前,我先让学生搞清楚什么叫辩论。孩子们很快从书上找到了答案——辩论就是双方各自阐明对某一问题的见解,并指出对方见解的欠缺,以便得出正确的认识。概念理清了,接下来就是让学生选择辩题。辩题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我先让他们自己提供辩题,然后由我进行汇总,最后确定以下一些题目供学生选择:
1.小学生上网吧是利多还是弊多?
2.作业布置多好还是少好?
3.看课外书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是有碍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4.小学生要不要春游?
5.有了电脑,小学生还需不需要练字?
6.看电视多好还是少好?
这些题目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都是孩子们经常面临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从中选择辩题,更加有利于提高他们辩论的积极性。最后,他们选择了《看电视多好还是少好?》。我深知他们选这一题目的原因:毕竟是毕业班,家长比较重视,导致孩子们看电视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孩子牢骚满腹,我也想借此机会听听他们的心声。
二、尊重每个学生,给他们充分参与的机会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我要求在四人小组内先进行互辩,待一辩结束之后,由小组推荐人选参加二辩。为了营造辩论的氛围,我带着学生对教室的桌椅进行了调整,做了正方与反方的标志牌,每一方后面都有他们忠实的“观众”。为了培养参与意识,我对辩论的要求做了一些改动,除了之前定好的每组四位辩手之外,给后面的观众也创造了补辩的机会,也就是说他所支持的那方,一但“理屈词穷”时,他们可以举手示意,帮助本方补辩。很快,辩论会开始了,正反双方辩友唇枪舌剑,针锋相对。此时,有一方突然无言以对,后面的观众便发挥了作用。突然,我看到一个平时很少说话的男孩举起了手,而主持人却不屑一顾,因为这个孩子不但不爱说话,而且成绩也很差,说实在的主持人可能有点瞧不起他。我立即予以示意,让这个孩子说话。他迅速站起来,红着脸说:“我认为看电视少好,因为我们现在是学习紧张的时候,家长对我们充满了期待,我们无法给家长承诺,那只能用成绩来证明。虽然电视可以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但我们也要等到假期再看。”尽管说的结结巴巴,可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到他复杂而富有感恩的内心。教室突然想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我用相机拍下了刚才的瞬间,并且告诉他我会把这些照片打印出来送给他,作为对他的奖励。孩子笑了,笑的那么灿烂,那么自豪,那么有成就感。
三、适时评价与总结,让思路更明晰
1.把评价权交给学生
一场辩论会结束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做好评价与总结,从他们语言的表述、辩者的态度、说话的方式等方面进行。要充分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一个孩子这样说:“正方的四位辩友表现的都很出色,他们辩词有理有据,让人心服口服。如果能注意一下说话的态度及细微的动作(某个同学激动时拍桌子),会更精彩!”看,孩子评价多好,他懂得先扬后抑,先褒后贬。
2.把总结权交给主持人
待学生评价后,辩论会接近尾声,也就进入了总结阶段。主持人说:“正方的同学认为小学生要多看电视,因为多看电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课余文化生活,特别是看一些知识性的电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件的时代背景,帮助理解课文。反方的同学认为现在的电视节目中,有不少内容不适合我们小学生看,如果不加节制,不加选择地看电视,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同时多看电视会影响视力,耽误学习时间。其实,你们说的有道理,电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所以,电视不可不看,但是,电视是面向整个社会的,自然有一些不太适合小学生看的内容,因此,小学生应当有选择,应当适度适量地看。”听着小主持人的总结,我异常开心,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们那么从容地去应对这个激烈的场面。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次小小的辩论会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只要你给了学生舞台,他们就能稳稳地站在上面,用自己优美的舞姿,舞出他们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