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军
城郊中学的学生来源基本是农村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整体水平偏低,语文的写作就是深受其害的一门功课。
在初入学的七年级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文章,文思混乱,条理不清,有文无章;有的思维阻塞。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开拓思路,不会有条理地去展开思维活动。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作文失去兴趣,产生畏惧感。同时在写作中出现的条理不清晰,还会导致一系问题,例如作文没有主题、主题不突出或者出现多个主题。这样的作文在中考中,基本属于三四类作文。所以基于此,加强对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训练就迫在眉睫了。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形象思维发达,但抽象思维滞后。所以给学生讲理论性的东西,他们不但难以接受而且还会产生消极抵触情绪、畏难情绪。结果学生作文水平没提高,还产生逆反心理,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怎样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才是王道。我在作文训练中,借用几种表现手法,用框架式结构帮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条理性训练。训练效果很好,学生不但作文条理清晰了,作文的立意也有了一定的高度。
这几种手法是我从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归纳出的,分别是:叙事悟理、先抑后扬和对比的写作手法。这三种手法的练习,由易到难,先练习叙事悟理,再先抑后扬,最后练对比的写作手法。
下来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表现手法一:叙事悟理
框架结构——先完整叙事,后写出从所叙事中总结的道理。
叙事悟理作文即从一件事中作者领悟到一些道理或哲理。
这类作文,先叙事,后悟理。文章入题后,先完整的叙述事件。叙述完事情后,在文章的结尾,写出由上面叙述事情得来的感悟或一些哲理。如果在这样的一篇叙事文章的结尾,写出自己从这件事中得到的教训、经验或道理,写成叙事悟理的作文,那这篇课文就让人刮目相待了。
在学写叙事悟理的作文的过程中,老师要要注意三个方面的指导:一是叙事悟理作文的结构框架,叙事悟理作文的结构分为两部分:叙事和悟理;二是写作时注意叙事中凸显理的部分要详写;三是悟理部分的理是从所叙事中总结出来的,不是凭空的。
表现手法二:先抑后扬
框架结构——前半部分写对人的成见或片面看法,后半部分写因另一件事對这个人的看法有了截然的改变。
文似看山不喜平。七年级大多数学生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往往是平铺直叙的写下来,文章没有明显的创作痕迹,只是材料的堆砌。有的甚至胡拉被子乱扯毡,。这样的文章,读起来不但让人昏昏欲睡,很乏味,而且主题不突出。这对作文来说是一大忌。
怎么能改善这一现状?
如果可能,学生把材料重排队,按照先抑后扬的手法精心组织起来,文章的条理一下字清晰起来,而且作文就会出现出其不意的效果。
先抑后扬,又叫欲扬先抑,是指从反面入手,反向入笔,极力渲染刻画对象的反面形象,然后笔墨突转,转入正面刻画,在叙述的曲折变化中,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在练习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时注意,文章的结构分为两部分:文章前半部分先写对一个人或物的片面的、有成见的看法的几件事情,后半部分写由一件事情发现这个人或物的精神内核中让人钦佩,甚至敬畏的东西。同时前半部分几件事是概述,后半部分的一件事要详写。文章至此可以结尾,还可以用悟理来结尾,把两种手法结合起来,得出看人待物应客观全面的主题。这样文章在立意上会更高远了。
同时还要注意:文章由抑到扬,必须有一个过渡,而这个过渡就是由抑到扬的转折点,是对这个人或物的进一步的、更全面的认识。这种写法,既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由表面到本质,由浅入深,有片面到全面。也让文章更有条理、有层次感。读者读起文章来,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悟。
表现手法三:前后对比
框架结构——先写正的一方(反的一方),再写反的一方(正的一方)。
对比就是把两件事或者是一件事的某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从中发现一个事件和另外一个事件的区别,或者是突出一件事情的重要特征和重要性等等。让读者在比较中辨别好坏、分清是非。
这种手法不但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还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对比手法在写作中运用得当,还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深度。因为很多事件通过对比可以更好的表现出本身的优点之处。同时对比运用可以更好的把文章的中心突出,让读者更好更快的掌握住文章的意蕴,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
对比手法写人分两种情况:一是,通过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做对比,突出人物的变化。二是,通过两个人的对比,突出一个人的特点。要处理好主次关系,突出主要人物,淡化次要人物。
在写作中学生要注意,无论是讲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对比,还是两个人对比,都要注意通过具体事例的叙述来进行。可以从外貌,动作,语言,爱好,性格方面进行对比,也可以几个方面同时进行对比。
以上方法,学生经过反复练习,很快就掌握了,写起写人记事类作文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