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政治工作视角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育

2013-04-29 00:44钱昭楚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3年7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

钱昭楚

【摘 要】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就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回避的课题,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如何探索和建立一个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模式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特殊性,给传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并成为将来就业竞争的有力武器,将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新方向,也必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大课题。

一、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学生就业素养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数急剧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心理健康引导、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培育,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重要任务之一。

1.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

高职院校和其他普通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培养目标决定着应把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当作一项全程性的工作来抓。辅导员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把学生学习能力、性格、气质类型、家庭情况等做成学生电子档案;通过个别谈话和素质评估,对每个学生提出具体职业规划建议,帮助学生建立就业能力培养目标;然后,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职业指导、素质提升、社会实践等条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不同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就业能力的质量评估,并及时和学生沟通反馈评估信息,不断修正和完善其个人的职业目标,确定毕业发展方向;开展岗位训练,培养敬业和创业精神,指导毕业生顺利步入职场,实现学生与职业的零距离。

职业规划教育不是简单的开设就业指导课那么简单,更不应是简单的形式,而是要从学生从大一到毕业分阶段、有目标的当成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政治的高度来重视,对学生多方位、全过程的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把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化、制度化,从而为每个高职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2.系统关注学生就业心理

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首先,高职院校定位的是职业教育,和传统社会一些人普遍认同的大学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当学生被高职院校录取时就可能存在“低人一等”的负面心理,容易自卑。其次,就生源而言,高职生大部分学生都为本科的落榜生,处于文化知识中低下层次。他们从小可能一直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思想认识存在较大缺陷,不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不感兴趣,不愿学、不会学,上进心不强;再就是学生因为一直处于学校学习状态,与社会相对脱钩,心理相对于其年龄而言存在社会化后倾问题,对社会和职业了解不够,存在一定就业心理隐患。

如果任由学生这些心理问题发展下去,最后会成为典型的就业心理问题。因此,学生进入高职院校,辅导员或者相关的人人员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疏导,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重新定位自己,积极调整心态和人生坐标,树立对职业发展的自信心。

3.以“实践”平台培养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把它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特别是把学生就业素质培养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创新工作,把学生的综合测评等和社会实践形成互动机制,着重职业引导,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积极为学生就业服务。

我们可以把企业对新员工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评测、业绩评价等要求,通过德育考核环节来实现,促进职业院校培养与企业实际要求相结合,形成一个以任务履行为主体的德育考评体系。这样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其他普通高校学生没有的职业素养等方面的优势,并且具备了企业员工应有的素质和团队精神,成为将来就业的一种竞争力。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学生就业竞争力

面对就业市场需求各异的求职现状,较强的竞争力是大学毕业生择业成功的根本。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择业不仅是技巧与信息的竞争,更是个体综合素质软能力的搏击,良好的竞争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是开启职业之门的金钥匙。

1.关键竞争力培育常态化

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学生如何设计职业生涯,培养具有某种职业或工作的能力,满足就业需要,提升职业关键竞争力已成一种必然。

我们经常给学生举一个例子:如果一家单位来学校招一个人,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大家理论水平和职业技能都差不多,那么大家每个人竞争的杀手锏是什么?这就是关键竞争力问题!所有的学生在校所受的课程差不多,基本技能也类似,那么如何培养一种职业能力让自己有区别于他人,成为自己竞争的法宝?这就需要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认真分析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关键竞争力,也就是说让学生在规定的课程学习之外,寻找到一个和自己的职业相关的兴趣点,通过大学几年对个人有针对性又常态化的培养,使之成为自己的闪光点,进而成为自己的职业的核心竞争力。

2.软能力培育制度化

人才的成长是长期的,“软能力”的提高同样如此,作为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者,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应培养学生应从方方面面去留意,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对于“软能力”培训应该通过有效的途径列入到学生的德育培养方案中,并进行有效的量化考核。

因此在三年的大学学习期间,辅导员应该有效开展各种偏重内在修养的培训方式,比如:定期举办模拟招聘,以促进学生应聘面试能力的提高;举办关于人际交往技巧、社交礼仪、形象设计等方面的讲座或培训;开展班级全员参与的即兴演讲,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鼓励学生参加驾驶、普通话、国学等素质提升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而这些全部应计入到学生的德育考核中,作为一项考核的重要指标,以制度化的形式推动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高。

3.适应力培育职场化

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只有输出端的职业院校与输入端的企业管理同步,紧密衔接,学生才能适应将来的岗位要求。以迅腾国际为例,他们开创了“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模拟真实的“企业化”环境,使学员就业竞争力迅速提升。

作为高校我们不能完全像迅腾国际一样培养学生,但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可以从中借鉴这种颇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在我们的班级管理、学生活动、德育考核等工作中模拟企业的做法,提早让学生感受企业的管理氛围,让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衔接,提早做到适应力与工作岗位需求同步,增强职业适应力,进而成为竞争优势。

三、打造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校园职业文化

校园文化应该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的渠道之一,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我们应该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真正有效的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衔接。

1.营造校园职业文化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是多样化的,但校园文化是我们高度依赖的主渠道之一,特别是良好的校园职业文化氛围营造对我们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建筑物和宣传栏等营造浓厚的校园职业文化,比如在教师和学生流动最为密集的地点,精心的设计和布置,把教师、学生的作品,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不仅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氛围,鼓舞了教师和学生信心,更重要的是为每位教师和学生树立了职业榜样。在教室的文化氛围营造上,完全依据企业要求在教室四周挂图,如企业员工标准、培训一览表,严格考核管理制度等等。这样学生耳濡目染,沉浸在这种特别的校园文化中,潜意识里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提早熟悉职场氛围。

2.搭建企业文化实战平台

大学生社团具有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特点,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通过社团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因而,我们可以对传统的学生社团组织进行改革,让社团完全按照企业法人的形式生存发展。按企业员工招聘方式招聘社团成员,对社团决策和执行完全按照企业运作方式,对管理方式模仿企业的事业部制或项目管理制,对学生干部的选拔模仿企业选拔人才的方式进行,对社团成员的考核引入企业的业绩考试等方式。同样,对社团与社团间的生存也按照市场的一般规律来竞争,让大量的学生参与到学生社团的实践中去,让学生提前懂竞争、懂市场、懂管理。同时,学校拿出一部分的勤工俭学地点,如店门、洗衣店、小卖部等,面向学生进行招标,让中标的学生按照企业招聘员工,让应聘者按照应聘要求来应聘。总之让我们的学生能在深后的校园文化中感受职业气息并把想法付诸行动,从而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四、结束语

近年来,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不可争议的事实。“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己谋生,为群服务”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目标,也是当前我们高职院校的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那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焦点话题,同时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在高职院校间竞争不断加大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探索寻找一条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途径,并逐步建立一个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的模式已刻不容缓,这也是在新时期党和政府交给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陈谦.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3).

[2]黄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2).

[3]植文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力的工作探讨[J].高教论坛,2006,6(3).

[4]王英杰,刘慧珍.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人力资源招聘与测评”课程中团队学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