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抗挫折能力现状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

2013-04-29 00:20:11凌春媛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抗挫折能力教育对策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幼儿挫折经历个案调查问卷》《幼儿抗挫折能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论:1. 幼儿在挫折类型上年龄效应差异显著,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2. 幼儿在遇到挫折的情绪反应上,年龄效应差异显著,不同家境的幼儿差异显著,其他不显著;3. 幼儿在遇到挫折的行为反应上,年龄效应差异显著,不同家境幼儿差异显著,不同家庭类型幼儿差异显著,而性别效应不显著,不同照看人上也不显著。根据调查分析结论,提出了家长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抗挫折能力;现状分析;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7/08-0014-07

【作者简介】凌春媛(1973-),女,江西安义人,深圳市彩田幼儿园副园长,小教高级,硕士。

一、问题的提出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者自以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时,由于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

抗挫折能力是人们忍受、抵抗和排解挫折的能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两方面。[1]较强的抗挫折能力是个体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部分。

李海洲、边和平认为,人的抗挫折能力主要受生理条件、期望水平、心理准备、生活目标和态度、个性特征、防卫机制、生活经历、挫折频率、社会支持等内部或外部因素影响。[2]刘丽英的研究表明,影响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个人体质、自信心、好奇心与兴趣、已有经验、动机取向、归因方式、自我期望、分享意识、耐心与细心、安全感、沟通能力、家庭教养方式、挫折发生的情景等。[1][3]

在幼儿教育研究中,仅仅有媒体提出“当前幼儿抗挫折能力缺失的情况应当引起教师、家长关注”的话题,而有针对性、有实际效果且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资料少之又少。为了在幼儿抗挫折能力研究和实践方面能有所突破,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收集数据,了解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现状,寻找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确定在幼儿挫折辅导方面家长的教育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参加课题组的9所幼儿园大、中、小班所有幼儿的家长。

(二)样本抽样

从参加课题组的9所幼儿园(5所省级公办园,1所省级民办园,其他3所民办园为市一级幼儿园)中抽取2814名幼儿家长。

(三)问卷编制与施测

1. 问卷编制

自行编制了《幼儿挫折经历个案调查问卷》《幼儿抗挫折能力调查问卷》。《幼儿挫折经历个案调查问卷》收集幼儿家庭类型(核心、主干和单亲)、家庭经济境况(富裕、宽松和困难)、主要照看人情况(父母、祖辈、保姆和其他人)以及幼儿挫折类型(生活挫折、学习挫折和交往挫折),《幼儿抗挫折能力调查问卷》收集幼儿遇到挫折时的情绪反应(平静、生气、伤心和害怕)、行为反应(坚持、哭闹、责怪、放弃和自残)。

2. 问卷施测

对家长进行施测。抽取了1300份《幼儿挫折经历个案问卷》;对2814份《幼儿抗挫折能力调查问卷》按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核对数据录入的正确率。对于出错的问卷,重新发放给家长填写。经过技术处理后,《幼儿抗挫折能力调查问卷》也在1300份左右。

(四)数据处理

绘制因素交互数据统计表,以SPSS为工具,完成《幼儿挫折经历个案调查问卷》《幼儿抗挫折能力调查问卷》全部数据的录入和各因素交互的百分比统计,最终确定并完成各数据显著性差异检验。

三、幼儿抗挫折能力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幼儿挫折类型

表1可知,男女幼儿遭遇的挫折类型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幼儿遭遇的挫折类型与其性别关系不大。不论男女,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类型的百分比最高,学习类其次,交往中碰到挫折所占的比例最小。但相对于男孩来讲,女孩在生活上遭遇挫折所占百分比较高,男孩在交往上所占百分比偏高,可能因为在心智上男孩成熟较晚,缺乏一定的交往技巧。在学习上没有明显的区别。

表2可知,各年龄(学段)幼儿遭遇挫折类型的差异极其显著,即幼儿遭遇的挫折类型与幼儿的年龄关系密切。年龄越小的孩子在生活中遭遇的挫折越多,在学习上遭遇的挫折越少,幼儿年龄越小,自理能力越差,因此在生活中会遇到更多的挫折,而此年龄段的家长对学习的要求较少,因而年龄越小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挫折相对会少。而年龄大的孩子则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理能力逐步提高,家长对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要求也逐渐增多。因此,年龄越大的孩子在生活上遇到的挫折越少,而在学习中遇到的挫折较多。在交往方面,各年龄段的差异并不明显。

表3可知,不同家境的幼儿遭遇的挫折类型的差异不显著,即幼儿遭遇的挫折类型与幼儿的家境关系不大。不管是在富裕、宽松还是困难家庭中的孩子,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都是最多的,在交往中所遭遇的挫折最少,这和表1所反映出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富裕家庭的孩子相对于宽松和困难家庭中的孩子而言,在生活上遭遇挫折的比例最高,在学习和交往上则最低。可能是因为家境富裕的原因,照看人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和呵护过多,有些事情包办代替。宽松家庭的孩子在所调查的孩子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学习上遭遇挫折的比例也是最高的,这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家长比较在意孩子知识技能的发展,在所收集的挫折案例中,家长让孩子同时学这样或那样的兴趣班不在少数。

表4可知,不同家庭类型的幼儿遭遇的挫折类型的差异不显著,即幼儿遭遇的挫折类型与幼儿的家庭类型关系不大。不同家庭类型的孩子,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交往上遭遇挫折所占比例最低,这和前面所分析的结果一致。从表中可以看到,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生活中所遭遇挫折的比例最高,这可能与孩子缺失父爱或母爱有关。核心家庭中的孩子在学习中遭遇挫折所占比例最小,主干家庭最多,这可能与主干家庭祖辈对孩子的要求普遍比较宽松,迁就有关。单亲家庭和主干家庭的孩子在交往上遭遇挫折的百分比反而较核心家庭较少,这点和我们平时的经验判断有一定的出入。

表5可知,不同人照看下的幼儿遭遇的挫折类型的差异不显著,即幼儿遭遇的挫折类型与幼儿主要照看人的关系不大。不管由谁照看,孩子在生活中所遭遇挫折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在交往中遭遇挫折的比例最少,学习居中。

(二)幼儿遭遇挫折后的情绪反应

表6可知,男女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的差异

不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与其性别关系不大。在四种情绪反应中,女孩遭遇挫折后情绪反应伤心的百分比最高,其次是生气,平静所占的比例最小,男孩生气的百分比最高,其次是伤心,和女孩一样,平静所占的百分比也是最小的。女孩害怕的情绪反应所占比例比男孩高,从以上分析结果看出,女孩遭遇挫折时容易伤心,而男孩比较容易生气,幼儿的表现和我们的经验判断基本一致。

表7可知,各年龄(学段)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差异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与幼儿的年龄段有关。遭遇挫折后,年龄小的孩子生气所占的比例最高,年龄越大的孩子生气的比例较低,可能跟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掌握了一定的社会交往技巧有关,情绪控制能力有所提高。越小的孩子在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越不平静,越大的孩子越平静,这可能和孩子的自主意识有关,越大的孩子越有主见,越会控制情绪。小班孩子情绪反应伤心的所占比例最小,中班孩子最多,大班孩子少于小班但多于中班,在害怕所占的比例中,中班的孩子最少,大班反而最多,这跟我们平时的经验判断有一定的出入,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解其深层次的原因。

表8可知,不同家境的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的差异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与幼儿的家境有关系。宽松家庭中的孩子在遭遇挫折时反应平静的所占百分比最低,困难家庭的孩子在遭遇挫折时反应平静的所占比例最高,生气、伤心所占的比例最低,害怕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宽松和富裕家庭孩子所占的比例,四个情绪反应均与富裕、宽松的家庭的孩子有区分。这可能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关,但从此表中尚不能了解困难家庭孩子情绪反应较为平和的本质原因。

表9可知,不同类型家庭的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的差异不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与幼儿的家庭类型关系不大。在四种情绪反应中,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家庭,平静所占的百分比是最低的,这和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关,生气和伤心的相对其他两种情绪反应所占比例都要多一些,值得关注的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害怕所占的比例比其他两种家庭类型所占比例要略高一些,可能和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一定的安全感有关。

表10可知,不同人照看下的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的差异不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与幼儿的主要照看人关系不大。在由保姆照看的孩子中,遭遇挫折时反应平静的人数所占比例是最少的,害怕人数所占比例是最多的,可能与保姆不太会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处理挫折有关,由父母和其他人照看的孩子情绪反应平静的所占比例都比较高。因此孩子应尽量由父母照看可能会好一些。

(三)幼儿遭遇挫折后的行为反应

表11可知,男女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的百分比差异不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与其性别关系不大。当遭遇挫折时,不论男女,大多数的行为反应都表现为哭闹,女孩比男孩稍稍明显一点,遇挫时,不论男女放弃的比例也比较高,能坚持的相对较少,可能是因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弱的原因所致,责怪的所占比例不高,有极个别孩子有自残行为。女孩自残比例略高一点点,但不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表12可知,各年龄(学段)的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差异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与幼儿的年龄有关。遭遇挫折时,年龄越小的孩子更倾向于用哭闹解决问题,年龄越大的孩子哭闹所占比例较少。大班和小班的孩子坚持所占比例比中班高,小班比大班还略高一点点。大班孩子责怪所占的比例比较多,也比较容易与同伴发生争执,放弃的比例也最高,这有可能与成人对孩子过高的要求有关,当对孩子的要求超过其接受和理解范围时,容易导致孩子放弃。中、大班有极个别自残的例子,值得我们分析原因,跟踪研究,寻找对策。

表13可知,不同家境的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的差异极其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与幼儿的家境关系紧密。在四种行为反应中,困难家庭的孩子比较具有坚持性,所占比例最高,富裕家庭孩子坚持的所占比例最小,这跟我们平时的经验判断是一致的。符合老百姓所熟知的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困难家庭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责怪所占比例是最低的,比另两种家庭类型的孩子所占比例少得多,可能与其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家长可能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严格,也许是家长处理挫折的方式影响到孩子。比较富裕家庭中的孩子在遭遇挫折时放弃的所占比例最多,这也和我们平时的经验判断一致。宽松家庭的孩子遭遇挫折哭闹的比例最高,自残的比例最低,哭闹在孩子中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但不同家境的孩子在遭遇挫折后都有极个别的孩子会发生自残行为,成人要予以重视和关注。

表14可知,不同类型家庭的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差异极其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与幼儿的家庭类型关系紧密。遭遇挫折时,单亲家庭的孩子坚持和责怪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责怪比例相对于其他两种家庭类型的孩子明显偏高,有可能和家长在孩子面前对另一方责怪有关,但单亲家庭中放弃所占比例最低,自残所占比例最高,这可能与父爱或母爱缺失有关。虽然调查的人数较少,但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的孩子遭遇挫折时放弃的所占比例较高,主干家庭的孩子遭遇挫折哭闹的最多,这可能和祖辈对孩子比较宠爱有关。

表15可知,不同人照看下的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的差异不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与其主要照看人关系不大。由保姆照看的孩子相对于其他照看人而言,其坚持性所占的比例是最低的,而责怪和自残所占比例却是最高的,在情绪反应中,由保姆照看的孩子情绪反应也是最不稳定的,而父母为主要照看人的孩子在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方面相对来说更稳定些。

由此可见,如果无特殊情况,孩子最好还是由父母亲自照看比较好,更有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结论

(一)在挫折类型上: 生活中遭遇挫折的比例是最多的,在交往中所遭遇挫折的比例最少。各年龄(学段)幼儿遭遇挫折类型的差异极其显著,即幼儿遭遇的挫折类型与幼儿的年龄关系密切。而在性别、家境、家庭类型以及照看人的关系上,差异则不显著。

(二)幼儿遭遇挫折后的情绪反应上:各年龄(学段)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差异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与幼儿的年龄段有关。不同家境的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的差异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与幼儿的家境有关系。而在性别、家庭类型以及照看人的关系上,差异则不显著。

(三)幼儿遭遇挫折后的行为反应上:各年龄(学段)的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差异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与幼儿的年龄有关。不同家境的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的差异极其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与幼儿的家境关系紧密。不同类型家庭的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差异极其显著,即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与幼儿的家庭类型关系紧密。而在性别、照看人的关系上,差异不显著。

五、抗挫折教育对策

家长可以运用以下教育对策提高幼儿抗挫折的能力。

(一)对幼儿的挫折类型上的差别,要根据年龄特征来看待并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论是大、中、小班的幼儿,在生活上所遭遇的挫折最多,交往上所遭遇的挫折最少。对于小班的幼儿,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不要过于着急,应循序渐进,不包办代替,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饭、穿衣、穿鞋等,逐步体验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乐趣。中班的幼儿,随着自理能力的增强,家长可逐步放手,进一步巩固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不断提高和强化他们的生活能力。对于大班的幼儿,鼓励他们在做好自我服务的基础上,帮助家长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针对幼儿遭遇挫折后的情绪反应,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小班幼儿在遭遇挫折后,情绪反应比较激烈,家长可适当运用转移注意力、允许合理发泄、冷处理方式,并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技巧。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教给一些排解消极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允许合理发泄、学会表达、冷处理等,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家长也可与幼儿一起制定相应规则,并提前做一些预示,可让幼儿遇事时情绪反应能平静些。针对不同家境的幼儿遭遇挫折时情绪反应差异性显著这一特点,建议家长对孩子不要过度关注和宠爱,要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让孩子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针对幼儿在遭遇挫折后的行为反应上,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小班的幼儿,自控能力较弱,遭遇挫折时,倾向于用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遇到挫折时往往容易放弃,家长可创造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生活中有成功的体验。对于中、大班的幼儿,家长可综合运用阳性强化法、代币法、榜样法、延迟满足等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巩固幼儿良好行为。对于不同家境的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的差异性,家境较好(宽松)的家庭要理性地爱孩子,保持对孩子的合理期望,不能过于严格或溺爱。对于不同类型家庭的幼儿遭遇挫折时行为反应的差异:主干家庭,祖辈与孩子父母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不要过于溺爱孩子;单亲家庭的家长要注意让孩子保持与另一方(父亲或母亲)的联系,不要让孩子缺失父爱或母爱;核心家庭,更有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丽英,刘云艳.幼儿抗挫折能力研究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6):4-7.

[2] 李海洲, 边和平. 挫折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7,72,73.

[3] 刘丽英.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4] 向守俊,张大均.关于挫折教育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05).

[5] 雷鸣强.逆境教育应从幼儿开始[J].学前教育研究,1994,(02).

本文系深圳市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幼儿抗挫折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的研究”(课题批准号:ZD-2011055)的最终成果。

(责任编辑 张付庆)

猜你喜欢
抗挫折能力教育对策现状分析
应用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思考
东方教育(2016年10期)2017-01-16 21:03:24
浅述学生体育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未来英才(2016年15期)2017-01-12 00:56:32
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0:49:26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3:25:20
从容面对挫折:青年成长中的必修课
人民论坛(2016年31期)2016-12-06 11:46:29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47:57
基于IPv6的互联网安全问题探析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26:40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