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心雕龙》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与玉密切相关的意象。其中有以玉色泽之润喻文辞之优美;以雕玉的工艺喻文章的文采;以珠玉之声比喻文章的精妙;以玉的价值比喻经典文章的珍贵。与玉相关的词在《文心雕龙》中也出现了很多次。玉的出现频率比部分文学术语还要频繁,并且有着特殊的内涵,因此玉可以尝试着作为一个文学术语进行研究。
关键词:文心雕龙 玉 文学术语
《文心雕龙》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与玉文化密切相关的意象。《文心雕龙》中的“玉”意象,排除文人“宋玉”的“玉”字,总共出现二十七次,涉及二十二个篇章。据统计,“玉”在《文心雕龙》的篇章中分别出现次数是《原道》两次,《征圣》一次,《宗经》一次,《正纬》一次,《辨骚》两次,《祝盟》一次,《谐隐》一次,《封禅》一次,《章表》一次,《书记》一次,《神思》一次,《声律》两次,《丽辞》一次,《夸饰》一次,《隐秀》两次,《指瑕》一次,《附会》一次,总术两次,《时序》一次,《才略》一次,《知音》一次,《程器》一次。其中有“玉版”、“玉振”、“玉 ”、“珠盘玉敦”等意象,此外还有“金玉”、“ 玉”等等。虽然都是玉,但是却有着不同的所指。
一、《文心雕龙》之玉质
以玉色泽之润喻文辞之优美是《文心雕龙》中用的最多的方法。《丽辞》:“玉润双流,如彼珩 。”在此处可以理解成“像那佩玉温润,成双悬挂”①。“玉润”就是“美饰”②的意思。《辨骚》:“金相玉式,艳溢锱毫。”金相玉式和金相玉质意思相同。玉的质地美好,因此陆侃如将这种美好引申到文学层面,认为《离骚》的金相玉式是“为文学树立了很好的榜样”③。郭晋稀在解释“玉式”时引《左传》昭公十二年:“式如金,式如玉”。的确,玉的质地是色泽盈润、光彩明丽的,这与文人对于文辞的追求相吻合。《辨骚》:“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所谓有金玉的美质,百代无比的。”④“金相玉质:《诗·大雅· 》:‘金玉其相。相,质。”⑤离骚“和金玉一样值得珍贵”⑥。葛兆光在《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中提到:“在道教经典和中晚唐诗歌里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类想象性的语词中,在质料上用得最广泛的两个字是‘金、‘玉……金铃玉佩、金台玉楼、金风玉露,自然是极尽华丽的物品。”玉的质地极尽华美,因此以玉的质地所指代优秀文章的珍贵。
二、《文心雕龙》之玉工
《宗经》:“扬子比雕玉以作器,谓五经之含文也。”这句话的译文是:“扬雄用玉雕琢成器物作比方,认为‘五经的文章含有文采。”{7}扬雄在《法言·寡见》中的确做了这个比喻:“或曰:‘良玉不雕,美言不文,何谓也?曰:‘玉不雕, 不作器;言不文,典谟不做经”,玉的雕工在此处与文章的文采联系到了一起。最早使用玉工比喻的不是《文心雕龙》或扬雄,它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诗经·卫风·淇奥》记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小雅·鹤鸣》记载:“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心雕龙”,在中国最讲求雕刻艺术的应该非“玉”莫属,因此所雕之龙也应是玉龙。君子所必备的品德中,温逊、宽恭等品质与玉的温软、色泽鲜明是相通的,所以用珍贵高洁的玉来比喻君子的品德,进而谈到“玉德”。“玉德”作为人品的典范,指引着世人走向君子;《文心雕龙》作为文品的标杆,指引后世千年文学写作精义。
三、《文心雕龙》之玉声
玉的自然属性中有通达清越的天然音色。《文心雕龙》中多次以玉声作喻形容文章。《原道》:“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金声玉振:奏乐时,先击钟金发声,最后击玉收声,指始终有条理。“玉振:指罄声振扬。这是以音乐上集钟磬声音的大成,来比喻孔子能及一切圣贤的大成。”{8}以玉的声音来形容文章。《神思》:“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作家在构思过程中,有时也低徊吟哦,所以发出了琅琅的声音。”{9}这里以珠玉之声比喻精妙文章。直观地将玉和声律联系在一起进行比喻说明。《声律》:“古之佩玉,左宫右徵,以节其步,声不失序。”“古人在身上挂玉器,尚且要使左面的玉器撞击时发出宫音,右面的发出徵音,用来调节步子,使声音不失掉应有的次序。何况在写作上音调构成文章的声律,怎么可以忽略啊!”{10}另外在《礼记·玉藻》有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左右协调,相映成辉。金玉的声音可以追溯到古老的降神仪式。叶舒宪说:“土家族巫师的降神仪式叫八宝铜铃舞。唯一重要的法器就是铜铃,它是代表神的。巫师的歌词中明确告诉我们铜铃的功能:‘铃声一响神就到!”{11}铜铃即《文心雕龙》“金声玉振”中的“金声”。而降神的古老习俗也将刘勰的“神思”说与柏拉图的“灵感”说拉近了距离。
在《文心雕龙》中与玉关联最密切的一个词就是“符采”,指玉的横纹。符采在《文心雕龙》中共出现四次。《原道》:“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陆侃如解释说:“符采:玉的横纹。这里借指作品的文采。”{12}《宗经》也有:“夫文以行立,行以文传,四教所先,符采相济。”周振甫认为,“文辞凭德行来建立,德行凭文辞来传播,孔子用文辞、德行、忠诚、信义来教育人,而以文辞为先,可见文采跟其他三者的互相配合。”{13}这里以玉与文的关系比喻“行、忠、信”与“文”的关系。
四、试将“玉”纳入文学术语范畴
《文心雕龙》中“玉”不同于其他词,它具有特殊意蕴。为什么“玉”意象在《文心雕龙》中会如此广泛且频繁的出现?这就要追溯到“玉”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独特意蕴。《易·鼎》:“玉者,坚刚而有润者也。”《白虎通义·考黝》:“玉者,德美之至也。”《白虎通义·文质》:“公侯以玉为蛰者,玉取其燥不轻,径不重,公之德全。”《汉书·五行志中之上》:“玉,谓朝者之蛰。”《群经平议·尔雅二》:“古人之词,凡所甚美者,则以玉言之。”《礼记·曲礼下》:“玉曰嘉玉。”《诗·大雅·民劳》:“玉,宝爱之意。”
“道”出现四十九次,“风骨”四次,“秀”二十四次,“隐”五十六次。这些专业词汇在《文心雕龙》中分别出现了数十次,皆收录在文心雕龙辞典,但是“玉”仅仅作为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器具存在。是否应该也将“玉”列入文学术语?学术界目前对“玉”的研究,大多深入文化层面,例如神话中的玉、祭祀巫术中的玉、君子之德、玉自然种类划分、日常器具玉等等。再深入一些的,有人用个人情结和集体无意识来阐释中国文化对于玉的青睐。然而没有人将玉专门看作文学范畴的术语。本文大胆地以龙学为例,将“玉”纳入文学术语范畴。
玉石的最初自然形态并非中华文化青睐的充分条件,而切磋琢磨的文化附加值才使玉石在众多石材中脱颖而出。我们的文化传统精髓就在于摆脱自然原生态之后的巧夺天工。“玉璧玉佩作为中原帝国的国家礼器或者王公贵族的配饰,具有高度的文化附加值,非天然状态的玉料矿藏所能够比拟。”{14}这是因为我们文化对于自我意识的清醒认识。当一种文明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她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身与自然外物分离开来,这就是玉石与玉器在中华文化中地位的区别。当这种文明的自我意识更加明晰之后,她反而不会刻意区分自身与自然外物之间的区别,而是会去以新的视角发现自然外物之美,进而模仿这种美。当这种文明的自我意识进入到更高的阶段时,她开始亲切俯视自然外物,同时也会极力呵护这种天然之美,努力在文明与自然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这里,切磋琢磨、巧夺天工、物我两忘,这三个成语就是华夏文明自我意识的三个阶段最贴切的比喻。
①④⑤{7}⑩{13} 周振甫:《〈文心雕龙〉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02页,第96页,第101页,第77页,第478页,第77页。
②③⑥⑧{12} 陆侃如,牟世今:《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464页,第146页,第139页,第110页,第109页。
⑨ 郭晋稀:《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甘肃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4页。
{11} 叶舒宪:《中国圣人神话原型新考——兼论作为国教的玉宗教》,《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277—286页。
{14} 叶舒宪:《“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从〈穆天子传〉到〈西游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7—23頁。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文心雕龙》译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 陆侃如,牟世今.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5.
[3] 葛兆光.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 郭晋稀.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63.
[5] 叶舒宪.中国圣人神话原型新考———兼论作为国教的玉宗教[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3).
[6] 叶舒宪.“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从《穆天子传》到《西游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7] 郭绍虞,罗根泽.文心雕龙注(上、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8] 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9]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
作 者:靳希,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在读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