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3-04-29 22:46:24徐海涛麦志杰林芳罗志环谭穗妍
考试周刊 2013年76期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双语教学课程教学

徐海涛 麦志杰 林芳 罗志环 谭穗妍

摘 要: 本文从双语教学的目的与现状简介出发,介绍了应用型专业课程《显示技术》在双语教学建设中的实践探索,阐述了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设置、教材选择与建设、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方法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最后总结了实践探索中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关键词: 《显示技术》课程教学 双语教学 互动式教学

一、双语教学的目的与现状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企业、教育科研机构及学术组织之间的国际交流活动日益增加。英语作为国际化通用语言,其在国际交流活动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高等院校学生在在学或毕业工作期间,若参与国际交流,大多需要使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这要求高等院校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在我国,英语并不是生活常用语言,英语语言能力的习得,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实现。因此,在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大纲中设置双语课程十分必要。自2001年开始,教育部陆续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评估的一系列政策。国内高等教育学校继而开展了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的建设与探索。双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通过外语进行专业教学,让学生具备熟练运用外语的基本能力,用以完成专业技术工作[1]。但是,双语教学课程的现状是教学目的不明确,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取代了对掌握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以阅读翻译为主的教学手段占主流,而忽视听说读写应用能力的共同促进[2]。笔者在《显示技术》课程建设中进行了双语教学,在实践中对应用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建设方式进行了探索。

二、《显示技术》双语课程建设

《显示技术》课程是光电信息类、电子类和信息工程学科的专业拓展课程。该课程以光度学、色度学知识为基础,结合人眼生理特征,介绍了平面视觉和立体视觉的原理。该课程还分类介绍了多种以高质量图像显示为目的的现代显示器件。该课程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为人机互动核心的现代显示器件,熟悉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并且掌握1~2种显示器件的应用技术。该课程目前为华南农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近年来,笔者一直担任该课程的任课教师。笔者认为,《显示技术》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前沿课程,课程内容中的专业术语的理解与掌握极为需要双语环境。同时,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显示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了解显示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因此,《显示技术》课程开展双语课程内容的建设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在课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需要了解应用技术,这就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显示技术》双语课程的建设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双语学习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实现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1.课程定位

《显示技术》课程作为光电信息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拓展课程,其主要的授课对象为大三学生。按照学校教学大纲的要求,专业选修课自大三开始实施。《显示技术》课程以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基础,与《光电子技术》、《光电图像处理》、《微控制器与接口技术》等周边课程相结合,形成具有光电技术背景特色的核心课程群。同时,大三的学生已经修读完大学英语的全部课程,部分学生还具备了英语六级水平,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基础开展英文文献的学习。因此,该课程的定位应当是立足于专业基础课程,着重于显示原理、器件结构与应用技术内容,结合双语环境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2.课程内容设置

《显示技术》课程主要分为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分别为24学时和8学时。其中理论部分主要介绍:

(1)显示技术绪论

(2)人眼视觉功能基础

(3)色度学基础

(4)阴极射线管(CRT)显示技术

(5)液晶(LCD)显示技术

(6)等离子体(PDP)显示技术

(7)发光二极管(LED)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

(8)基于平板显示器件的3D显示技术

实验部分主要结合理论部分中的液晶显示技术和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实施以下的实验内容:

(1)字符点阵的液晶显示驱动实验

(2)图形的液晶显示驱动实验

(3)LED显示屏上的16级灰度显示实验

(4)LED显示屏上的字符显示实验

3.课程教材的选择与建设

课程教材的选择是双语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许多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已经讲授多年,在国外有对应的外语教材,国内的出版社还推出了双语对照的配套教材。因此,此类课程教材的选择面较广,建设难度较低。《显示技术》课程属于专业拓展课程,其理论基础部分应有所侧重。同时,课程内容还需要有应用环节,需要有针对显示器件结构和器件驱动技术所提出的应用解决方案。此外,提供的应用解决方案有对应的实验内容更佳。由于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国外教材非常少,因此,教材建设十分重要。目前,该课程使用的是WILEY出版社的“Introductionto Flat Panel Displays”,该英文教材内容涵盖了课程内容设置中提及的理论基础的大部分内容,少量的应用前沿信息可以通过讲义的形式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和完善。

4.课程教学方法

结合《显示技术》课程的理论性和实用性,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重视词汇工具。高中英语、大学英语课程已经系统地讲解了语法,而众多科学文献上的行文主要以简单句或带1-2个从句的英文句式为主,因而,语法问题并不是阻碍学生阅读理解英语教材和文献的主要问题。学生在开展双语课程学习时,首要面临的是词汇问题。学生在经历专业基础课程向专业拓展课程过渡的过程中普遍反映,在切入一个新的领域时,专业词汇量丰富与否,对是否能够理解新领域内容十分重要。因此,笔者组织学生对英语教材中的专业词汇进行归类,整理出一本基于《显示技术》的专业词汇手册供学生学习时进行参考。

(2)采用多媒体教学。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授课的主要手段之一,PPT电子课件、主题视频短片、器件外观图片,以及显示原理描述flash动画均为多媒体授课资源。结合《显示技术》课程所具备的应用型特点,笔者在授课时采用了“应用——原理——应用”的模式,即每章节开始时将主要知识点的当前应用热点对学生进行介绍,如介绍3D显示技术时,通过视频短片介绍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基于全息3D显示技术的虚拟歌剧院,继而使用PPT课件和flash动画向学生介绍该章节主要知识点的原理与模型,最后向学生介绍实现该原理的技术细节。课堂教学效果表明,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能够起到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作用;从应用中开始,最后回归应用的讲授模式,能够避免传统理论课程只重视理论内容,忽视应用细节的问题。学生普遍反映,课堂的趣味性增强了,实用性也相应提高了。

(3)采用互动式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并非是通过教师课堂讲解获得的,而是他们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而实现有意义的建构过程。”[1]根据知识建构理论,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充当知识的引路人,为学生规划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及学习次序,而学习的重点环节还是放在学生自己身上。学生必须在应用环境中学习摸索,才能熟练掌握要学习的知识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一方面能够避免教师在课堂上走“满堂灌”的老路,另一方面,学生能够通过教学互动,及时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牢固地把握知识要点,还可以通过与他人合作,获得知识的横向拓展。笔者在进行《显示技术》双语课程教学时,均首先在每章第一节课时对该章节的主要提纲、需要重点理解的知识点与应用技术现状进行介绍。其次,将学生分为多个5人左右的小组,要求他们对重要知识点内容进行精读,并且能够采用英语对其他组别的学生进行阐述。其他组别的学生在听取内容阐述后,可根据阐述的内容提出疑问。一般情况下,如果提出的问题在教材中已经有比较详细的解答,则由学生进行回答;如果问题涉及教材以外的内容,则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释疑。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相关资料整理成学习报告的形式,向所有学生公开。实践表明,学生通过切实的教学互动,能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

(4)注重网络平台的交流作用。除了注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环节,还需要注重在课堂时间以外的师生交流互动环节。目前,学校设置教学计划时会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设立专业拓展选修课程模块,旨在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发展模式。学生所面临的是一种少学时、多内容的教学方式。课程学时数限制和内容设置范围要求学生在课上把握知识要点,在课下进行资料收集与问题释疑。学习的重点环节会从主要依靠课堂上教师讲授逐渐向课内与课外学生自主实施学习活动过渡。这要求在课外时间中有一种反馈机制供学生提问与解惑。网络平台的实时交谈功能能够为师生提供一对一交流的机会,而离线留言功能则能为师生提供答疑的场所。笔者通过建立FTP站点,为学生提供课件、教学视频、图片与应用工具的下载服务;通过教学反馈系统,及时收集和解决学生所提出的疑问;通过建立讨论群平台,实时回答学生在学习互动时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在微信等网络平台发表科技短文,指导学生利用碎片式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课程考核方法

建立多样化的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显示技术》双语课程的考核体系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总评的5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5%)、课堂互动与作业(20%)、随堂小测(10%)与实验(15%)四个环节。其中,课堂互动根据学生的响应情况,以及作业、分组讨论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分。随堂小测根据教学大纲中的重要知识点,抽取其中3~4个内容进行测验,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实验则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成绩评估。需要提及的是,在考核体系中,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百分比是可以调整的,期末考试所占的比重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至50%以下,以弱化“平时不努力,期末来突击”的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百分比的调整需要在课程开设的前一学期进行设定,并执行2个教学周期以评估调整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样化的评估体系能够有效地督促学生进行学习思辨活动,平衡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唯考试成绩论能力”的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病。

6.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显示技术》双语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

(1)实验课程内容的双语建设需要进一步细化,需要建立难度适中的实践环节、双语应用环境。

(2)课程双语建设的深化迫切需要一支专业基础扎实、从事科研或应用创新前沿工作的教师团队。

三、结语

双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多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手段,应该进行大力推广。可以预见,随着应用技术的快速更新,与国际最新技术的接轨,要求专业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显示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拓展课程,开展双语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经过实践探索,《显示技术》课程的双语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但是,学科教育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改善,才能达成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张健.“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多媒体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

[3]杜成涛,张晓东.应用型本科高校自动控制原理双语教学实践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1).

猜你喜欢
互动式教学双语教学课程教学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1:12:14
外语互动式教学中的课堂智能交互设计初探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6:40:24
探究体育教学互动式学习模式的途径
湖南省高校舞蹈啦啦操课堂开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初探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33:57
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6:17:44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54:40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9:36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