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巧玲
摘 要: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自实行新课改以来,其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重指令轻指导。其实,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活动前的指导——给学生合理分组,帮助小组确立合作学习的目标,并进行明确的分工;在活动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独立品质、倾听品质和赞美品质,及时变换角色,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适时组织学生交流;活动后适时指导,及时评价。总之,教师要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和活动要求,提高指导的有效性,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围绕活动目标开展探究活动。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合作学习 教师指导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自实行课改以来,其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重指令轻指导。其实,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该如何提高指导的有效性呢?
一、活动前的适时指导
(一)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小组组建是否科学合理,是能否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小组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和活动目标、活动内容等多方面的特点,组织能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合作小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都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
1.合作小组的规模:通常按照2~6人为准,如果活动的时间长,则可以适当扩大小组规模。
2.小组成员的组成:
(1)小组内成员在学习基础、学习风格等方面应该有一定的差别。
(2)在小组间的成员安排上选择处于同等条件的学生,即组间同质。这样分组的目的是让各小组在活动中都能够相互竞争。
(二)确立目标
教师要促使学生懂得,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学会与人相处,增进同学友谊,发展协作能力,体验共同进步,分享快乐,分担忧愁。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建构,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明确分工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具体的活动,一般由信息收集、走访调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总结展示等一系列过程组成,因此任务较多,跨时较长。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协商进行分工,将问题分解,将大事化小、难事变易。分工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特别要照顾那些平时在班上处于劣势的学生,让他们肩负一定的任务,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和自信。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学习团体,分工后,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到底。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细心、耐心做好生与生的协调、组与组的协调、生与师的协调等。
二、活动时的适时指导
(一)注重培养学生品质
1.合作品质
就一个小组而言,学生间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能力很强,有的学生相对较弱。在合作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时,特别需要培养学生相互支持和配合的精神,让每个学生在互助性的学习中建立足够的信心,永远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当某个组员有新的发现,获得点滴进步时,教师应让他们互相祝贺;当某个学生有畏难情绪或想偷懒时,督促其他同学鼓励提醒他……
2.独立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走入社会从事独立的工作或与别人合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3.倾听品质
教师要注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以及倾听别人说话时要注意的事项,如:眼睛要看着说话的人,姿势要端正,专心听别人的讲话并对别人的说话给予恰当的反应,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有意见等别人说完再讲等。接着就该话题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评价中进一步明确倾听要求。
4.赞美品质
怎样让学生学会赞美呢?有位教师的做法是由组长给每个组员准备一张纸,写好组员的名字。然后从第一个同学开始给每个组员写一句赞美的话,后面的同学不能重复,最后由本人宣读,其他同学评价是否恰当,并要学生保留这份资料。学生写的话较真诚也很有意思,特别是最后写的同学挖空心思找优点。连平时大家没有意识到的小小优点都找了出来。学生从写中发现了别人的优点,学会了怎样欣赏别人,在说中树立了自信。
在小组合作的初级阶段很有必要进行类似训练,使学生初步形成合作学习的品质,为他们学会合作打好基础,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二)及时变换自身角色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本身就是多样化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更需要不断调整身份:
1.教师是每组的一位组员,身离神在,掌握组内最新的进展和所面临的难题,适当交给小组一些独立面对难题的机会,但一定要适时予以关注和指导。
2.教师是引导者,小组合作中会出现太多争议,需要相对有权威的人夺或裁定,如果是必要的,带有是非观、价值观甚至是学术严谨的问题,那么教师应明确站位,做好引导。
3.教师是心理咨询师,在小组成员合作过程中遇见了情绪波动、心理症结的学生时,要从心理角度进行诊断和开导。
4.教师要做最公正的判官,让小组间既有公平竞争,又需适当鼓励表彰,让小组更具活力。
(三)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学生由于性格各异,在合作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好的情况,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有的学生在活动中缺乏自信,不够积极主动,依赖性强。在活动中只是听别人说,看别人做,对这样的学生,指导教师要多给予鼓励。
有的小组成员在活动中互相推脱,行动迟缓,效率低下。对这种小组,指导教师要加强督促,责任分工到人,规定时限,定期检查,采取适当地惩罚,同时让小组长充分发挥作用。还可让组与组之间采取竞争方式,提高干劲和效率。
有的学生好大喜功,认为自己做得多,聪明能干,便嘲笑合作伙伴没有自己做得好。对待这种学生,指导教师可以对其活动成果进行一定程度的认可,不能过分。同时对其他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高度赞赏他们的劳动价值。并可结合一些小故事,让孩子学会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让孩子明白:只有每个组员目标一致,分工协作,合作学习才能完满地进行。
有的小组长专制独裁,凡事一人说了算,不听取组员的意见,认为自己身为组长,高高在上,并以组长的身份压制、命令小组成员做这做那,小组成员甘于听命,被动服从。小组合作缺乏民主协商的气氛。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亲自组织和参与小组活动,鼓励组员畅所欲言,出谋划策,并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意见。
总之,对学生小组合作的指导既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观察,又需要教师发挥教育机智,掌握指导艺术。
(四)适时组织学生交流
由于分工具体,学生的信息往往可能有些偏窄或者片面,研制的作品难得十全十美,所想到的问题只是一己之见。另外,活动时间较长,过程较复杂,一些问题、一些收获会不时地出现。为保证小组的有效合作,发挥集体的作用,要及时组织交流。
指导教师要捕捉这些时刻,开展讨论交流:当小组遇到困难时,学生需要共同讨论解决;当活动取得进展时,小组成员渴望分享成果畅谈体验;当活动某一步骤结束时,成员需要汇总活动成果,进行资料加工整理,评价彼此的表现;当有新的问题时,讨论问题如何解决,活动怎样拓展……
三、活动后的适时指导
活动后的指导主要是评价。只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成果作出评价,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合作学习,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发现合作学习的乐趣,才能培养合作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在每一项活动总结评价时,我们可以先让每个学生说说个人和小组完成任务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如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的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和别人一起分享成果,在小组中发挥作用等。
然后进行组内评价,评价分组任务完成的情况,评价组内个人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认识到提高活动效率的有效途径。
在组内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分为两种:口头评价,主要在上课或活动时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方面进行及时评价,如:学生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的帮助,认真倾听并能采纳好的意见,能平等对待同学等。另外是书面评价,如批改作业时,写一句赞美他的话。
评价时,特别要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当学生活动失败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鼓励他们不要轻易放弃。经历失败与成功,都是孩子成长中必须面对的经历,关键是学生能否从中获得做人做事的教训,从中找出解决困难、战胜困难的经验,树立继续努力争取成功的信念。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形式,它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由于活动的范围广泛,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不一,加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活动空间,因此教师要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和活动要求,提高指导的有效性,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围绕活动目标开展探究活动。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问题.华中师范大学.
[2]姜平.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的指导策略.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3]贾军.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