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联合
摘 要: 当代网络技术构筑了信息交流的新型时空,引发了人类心理及行为方式发生变化,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景观。网络对中职教育有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如何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德育成效。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中职德育教育 影响 工作对策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信息交流的时空观发生重大改变。网络虚拟的时空与现实世界相互交织,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我们面对的文化景观出现异彩纷呈与鱼龙混杂的状况。在这种新的文化景观下,中职生的生活、学习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一、中职生上网情况调查
1.中职生上网率越来越高,上网时间越来越长。
中职生是以学习中等专业技术为学习任务的,课外时间宽松。调查显示,一年级中职生的上网率高达88%,其中有68%左右的中职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超过36%的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20小时之内,而20%的“网虫”则超过30小时。
2.网络交友已成为流行的方式。
调查发现,93%的中职生拥有网友,其中64%超过10个网友。中职生们还承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结交异性网友,填补感情空白,是许多中职生网聊的主要目的。现在,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网络聊天的途径更多元化,除QQ聊天之外还有微信、微博、论坛、陌陌等。大部分中职生都知道网友是虚拟世界的产物,清醒地选择“不见面”,但是同时少部分学生会选择在网下会面。
3.中职生对网上不健康内容认识不一。
网络是个聚宝盆,也是个大染缸,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充斥其间。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而言,他们对网络内容的价值认识不一。调查显示95%的中职生认同“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5%的中职生不赞同这种看法,认为网络让自己找到需要的东西,自己特别喜欢。中职生年龄在16到18岁之间,身体发育迅速,但思维尚不成熟,个别学生易受网络诱惑,价值观产生扭曲。
二、网络环境对中职生德育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职生德育的积极影响。
中职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主人翁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视野空前开阔,网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中职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网络上与素不相识的人“零距离”接触,极大地满足了中职生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人际关系的扩展,对于渴望“成人感”的中职生而言,网络业已成为情感沟通与疏解的渠道之一。
2.网络对中学生德育的负面影响。
(1)迷恋上网对中职生身体的损害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挤占了中职生正常的学校体育活动和社会锻炼时间,甚至有一些学生把手机带进课堂,使学生正常课堂教学时间受到冲击。长时间上网,容易导致学生过度用眼和用脑,造成学生视力与神经功能障碍,甚至一些学生,形成网络依赖症,导致学生认知失调。
(2)中职生迷恋网络对学习产生巨大影响
网络每时每刻传播的海量的信息,对中职生的头脑形成了信息“轰炸”。很多学生已经习惯遇到问题,指尖轻轻一点,知识和信息随之而来,这样就弱化了学生思考与分析的能力。一项调查表明,“泡”在网上的青少年,文字表达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都明显低于接受传统学习的学生。
(3)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职生的道德规范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大杂烩。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都在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些颓废、庸俗与落后的文化侵蚀网络时空。中职生虽然已经形成一定的是非判断力,但意志尚不坚定,难以抗拒不良信息的困扰。网络诱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网络环境下中职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1.增强网络素质,利用网络阵地。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德育工作者用好它,就可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德育工作者无论思想与素质都需要与时俱进。一方面积极利用网络在德育工作上的价值,另外一方面提高自己的网络技术水平,善于运用QQ、微博、飞信等新交流工具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
2.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
中职生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强化他们的内心自律,铸造思想道德“长城”。抵制腐朽、落后网络文化的侵袭,需要依靠中职生不断加强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建设。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完善校园网络资源和校园网管理体系,强化网络管理制度,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纯净的网络空间。
3.德育工作多元化,学生生活丰富。
道德实践活动是中职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手段。学校不定期地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夏令营、好人好事、各类文娱活动、体育运动等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充分利用德育课的德育教育主战场的作用,有效延伸德育课课外活动。
中职生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前途光明而又艰难重阻,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寻找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洪英.网络德育:拓宽学校德育空间的有益尝试[M].中小学校长,2013-4.
[2]李小华.浅析中职生网络德育[M].课程教育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