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环境教育中的正能量

2013-04-29 22:21王丽
考试周刊 2013年75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化学教学实验教学

王丽

摘 要: 新课标要求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正能量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依靠教材,联系生活,渗透环境教育;开展化学实践活动,渗透环境教育;注重实验课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环境教育 化学实践活动 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能力的增强,人们在感受科技给现代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的同时,不得不面临人类对自然的过分掠夺造成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等。化学教育要在环境保护中发挥正能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标要求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1]。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技能,渗透环境教育的正能量意义深远。如何发挥环境教育的正能量,使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在生产和实践中,防止环境污染,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1.依靠教材,联系生活,渗透环境教育

发挥化学教材中环保教育内容的载体作用。如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中的“光化学烟雾”、“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日报”、“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温室效应”、“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水的净化和利用”。在教学时,教师若能运用恰当的手段将化学知识与环保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对保护环境有自觉的认识,愿意主动关注环境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因势利導,通过化学知识的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培养环保意识。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应用多媒体,震撼学生心灵,激发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习惯。例如,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中,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之后,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展现温室效应的危害,随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学生很自然地考虑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消耗途径如何达到平衡,引发学生对植树造林的关注,对滥伐乱砍的痛恨,引申到课下对花草树木的热爱,自觉地爱护校园内的植物。又如,在讲到“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时,重点介绍“垃圾也能发电”的事例。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各地生活垃圾处理厂的环境,尤其是徐州本地的处理厂,进一步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身边化学的关注,体会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的正能量。

1.2结合家乡实例,激发环保意识。

如每到秋收、夏收时,到处焚烧秸秆,空气污染严重。让学生到医院调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再借助所学化学知识及新闻媒体的报道,深入了解随意焚烧对环境的危害,提出适合农村的解决方案,开展“向焚烧秸秆说不”的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

又如在教学“保护水资源”时,讲述在前几年每逢雨季,城市泄洪及个别黑心企业趁洪水来临排放污水,每年都会造成微山湖水域养殖渔民损失惨重。近年来随着化学工艺的发展,污水净化能力的增强,重点水污染企业的关闭,各个化工厂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这种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事例,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使学生目睹了化学在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的正能量。

2.开展化学实践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学习化学要能学以致用,紧密联系生活,在教学时不仅仅安排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了解全球的环境污染情况,积累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更应该鼓励指导学生自发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在教学《自然界中的水》时,对于水体污染,引导学生调查自己村庄附近河流的水体现状,寻找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完成《本村池塘污染报告》。其中李畅写的本村报告中反映本村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倾倒在池塘周围,尤其是废旧电池、废弃的塑料袋、塑料地膜等,村庄正在被垃圾掩埋。对应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或不用塑料袋,或反复多次使用,提高利用率。使用的塑料地膜捡拾后归类送去废品收购站,固体垃圾能掩埋的掩埋,能做农家肥的做农家肥,能回收的回收。学生从生活出发,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尽可能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对大自然的认识了解中,发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从内心深处爱护自然,改善自然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又如,有些学生目睹生活垃圾对河流的侵蚀,通过查阅资料及网上搜寻,结合化学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组成河流环保小队深入村庄宣传。

3.注重实验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3.1精心准备实验课,发挥化学环保正能量。

在设计实验课时,要有意识地从环境教育的观点出发,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特别注重一些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中毒气泄漏的预防、处理、吸收及停止实验的方法设计。

3.2规范实验操作,改进实验,减少环境污染。

环境教育的关键在于实验课中教师的规范操作。教师通过严谨认真的规范操作,引导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要求。尤其是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不能一倒了之,要注重回收再利用,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如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就不该直接倒掉,可以引导学生回收利用废弃物中二氧化锰作为下节课双氧水分解中的催化剂。在回收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和节约意识,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二氧化锰性质的认识。

要善于借鉴,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我可以不会设计、不会创新,但我可以借鉴,多上网、多浏览、多学习。如在教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时,我借鉴徐州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将高锰酸钾制氧与蜡烛燃烧结合,将过氧化氢制氧与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结合,不仅仅节约了药品,更节约了时间,体现了环保理念。在不影响实验目的及现象的前提下要善于利用改进实验,多进行微型实验,减少化学实验中污染物的排放量,随着产生的有害物质的减少,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2]。在实验课上本着培养学生创新力的原则,多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并无害化处理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发挥了环保教育的正能量。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正能量是每个化学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化学生活实践活动、实验课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环境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化学教学真正成为发挥环保正能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玲玲.从环境教育视角解析新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教育,2003.7—8合期.

[3]吴元松.化学与环境教育.中国科技信息,2005.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化学教学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