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承彪等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特点,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发生切口感染6例,肠粘连2例,经治疗,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无死亡患者。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病程发展较快,一旦确诊后应行手术治疗,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
关键词小儿急性阑尾炎治疗
小儿急性阑尾炎起病急、进展快且易发生坏疽穿孔、病情重,是腹部外科中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病在临床上具有其独特的特点[1],具有典型临床表现时诊断并不难,但由于年龄、解剖生理特点等原因常造成小儿患者缺乏典型症状、体征而引起误诊误治。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儿80例,现就诊治体会进行总结,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80例,女32例,男48例,年龄3~14岁,其中3~7岁36例,8~13岁49例,平均年龄6.4岁;临床上的主要症状表现:腹泻、发热、腹痛、腹胀、呕心、呕吐等。从患儿发病到进院的时间通常2~48小时,平均时间18小时。患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多数患儿在早期的时候就伴发呕吐、发热、腹泻、腹胀等。本组中发热50例,呕吐53例,腹胀51例,腹泻48例,本组有74例患儿的中性粒细胞的比例≥75%,有76例血白细胞>10×l09/L,有8例出现贫血现象。通过病理诊断:8例坏疽性阑尾炎。12例单纯性的阑尾炎,34例化脓性阑尾炎,21例阑尾穿孔,5例阑尾周围脓肿。本组80例患儿均进行了B超的检查,有39例阑尾肿胀、增粗,28例阑尾影像不清晰,边界不规则。33例右下腹部出现炎性包块。
治疗方法:本组75例患兒均行手术切除阑尾,术中所见脓液较多,阑尾坏疽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者则先吸净腹腔内脓液,再用0.5%甲硝唑冲洗腹腔,切口旁另戳孔置腹腔胶管引流(术后3天左右拔除)。局限性腹膜炎用纱布条抹干净腹腔内脓液,不作腹腔冲洗;5例阑尾周围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二期阑尾切除术。
结果
8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肠粘连2例,发生切口感染6例,经治疗,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无死亡患者。
讨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具有以下临床特点:①凡小儿有腹痛、腹泻、呕吐及伴不明显病因导致的发热都应该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的可能。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小儿腹膜的吸收力很强,一旦穿孔中毒现象较为严重,易产生较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②小儿阑尾壁薄,容易发生穿孔。故常于短期内形成腹膜炎,出现全身中毒现象。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由于小儿盲肠相对游离,阑尾壁薄,淋巴组织丰富且在约10岁以后充分发育。所以急性阑尾炎患者亦以此年龄组居多,淋巴组织急性肿大可能与感染有关,肿大淋巴组织可使阑尾腔明显狭窄,一旦阑尾壁发生梗阻或血运受到障碍,极易引起坏死穿孔。小儿的大网膜发育不完全,穿孔后炎性反应不易被局限。因此扩散至全腹,进而加重全身症状。③症状和体征多数不典型。小儿急性阑尾炎常在发病前常伴有肠炎、上呼吸道感染、肠蛔虫、扁桃体炎等诱发病因,常有高热、惊厥、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发热反应和胃肠道症状出现较早并且程度较剧烈,不一定以腹痛为最初症状。且腹痛亦不如成人典型,往往范围较广而遍及全腹。年龄越小越不典型,初诊不易被明确诊断,而且并发症多于成人患者[2]。由于小儿腹肌较软,故多无腹肌强直现象。故容易被误诊或延误诊断。
小儿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均应行外科手术治疗,及早手术并注重围术期的管理可降低近期或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方式与成人阑尾炎的处理无差别,早期手术可作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最佳治疗手段,术中根据患儿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局限性腹膜炎者脓液、渗液较少时仅用纱布条擦拭干净即可,不作腹腔冲洗,避免炎症污染扩散,单纯性阑尾炎采取一期切除,术中不冲洗腹腔、术后不引流及用甲硝唑冲洗切口后再缝合的方法,对于弥散性腹膜炎患儿脓液、渗液较多时,多建议甲硝唑液反复彻底冲洗腹腔,必要时留置腹腔引流管,将脓液充分引流干净。
参考文献
1姜良军,刘涛.2岁以下小儿急性阑尾炎27例诊疗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7,6(10):1.
2刘征吉,李仲荣,梁振,等.小儿急性阑尾炎338例诊治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7,9(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