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等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患者采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对所有患者的手术前、手术后神经功能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手术后,共有9例A级AIS患者转变为C级,2例转化为B级。3例B级AIS患者转化为C级,1例B级AIS患者没有变化。2例C级AIS患者全部转化为D级。1例D级患者没有变化。手术1个月后患者的ASIA评分平均为53.21分,手术后2个月后患者的ASIA评分平均为61.28分,手术后3个月后患者的ASIA评分平均为71.17分。手术后与手术前的ASIA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能够明显改变患者的感觉、运动、排汗等功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称植脊髓损伤临床研究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地物质和精神负担。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尝试了许多方法,如手术减压、药物治疗、物理康复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但是仍然没能降低疾病的致瘫率。神经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对收治的18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法,探讨该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脊髓损伤患者18例,均为运动性脊髓损伤,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28~49岁,平均35.67岁。所有患者的脊髓损伤均已确诊,并且损伤部位没有压迫性病变,其他生理指标良好。
AIS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的评价: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AIS评分,发现其中共有11例A级,4例B级,2例C级,1例D级。在手术后1个月后继续对患者的AIS进行评价。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价标准为参考。ASIA评定中涉及患者触觉、针刺觉、运动、排汗等功能的评价。在手术前就对患者的ASIA进行评价,手术后1、2、3个月后继续对患者的ASIA进行评价。
统计学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進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患者的AIS变化:手术后,共有9例A级AIS患者转变为C级,2例转化为B级。3例B级AIS患者转化为C级,1例B级AIS患者没有变化。2例C级AIS患者全部转化为D级。1例D级患者没有变化。
患者的ASIA评分变化:手术1个月后患者的ASIA评分平均为53.21分,手术后2个月后患者的ASIA评分平均为61.28分,手术3个月后患者的ASIA评分平均为71.17分。手术后与手术前的ASIA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脊髓损伤是一种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障碍的疾病,目前仍然没有权威的修复方法。脊髓损伤不仅会对脊髓组织造成原发性伤害,还会导致微环境发生改变,释放有害细胞因子造成继发性的损害。目前治疗脊髓损伤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改变脊髓损伤的生长环境、干细胞移植、神经细胞移植等。
神经干细胞是一种有效的神经系统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神经干自保能够有效促进细胞增殖与分化。在治疗即对损伤时,神经干细胞分化之后就能够产生神经元以及胶质细胞,这些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分子,从而调节脊髓的微环境,诱导轴突的再生。此外,神经干细胞还能产生多种细胞外基质,可以填补损伤造成的空腔,进而支持轴突的再生。神经干细胞还能够促进残留髓鞘的神经纤维形成新的髓鞘,推进神经纤维趋于完整化。
本研究结果证明,手术后共有9例A级AIS患者转变为C级,2例转化为B级。3例B级AIS患者转化为C级,1例B级AIS患者没有变化。2例C级AIS患者全部转化为D级。1例D级患者没有变化。手术后与手术前的ASIA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神经干细胞一直能够明显改变患者的感觉、运动、排汗等功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是,神经干细胞移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就是神经干细胞的来源问题和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神经干细胞主要是由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成的,但是胚胎干细胞主要来源于死亡胎儿、体外受精者的早期胚胎等,需要伦理学方面的深入论证。其次,神经干细胞一直后很容易与原组织体产生排斥反应。因此,仍然需要对这一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娄永利.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2):22.
2王连仲,尹忠民,王永才,等.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临床研究[C].第八届全国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2.
3李志营,步星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5):362-365.
2杨立荣.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4):86-87.
3何解生,章静.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临床应用[J].海峡药学,2006,18(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