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

2013-04-29 12:23:59彭立新刘静彭国柱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工科资助育人

彭立新 刘静 彭国柱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体系逐步形成,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形式的贫困生帮扶制度。但传统资助育人工作缺乏循环式资源利用思路,不能建立“旧的受助者”角色向“新的资助者”角色转换的有效途径,造成资助育人工作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状况。因此,本文试图探索一条“物质孕育精神—精神内化行动—行动反哺院校”的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实现资助育人工作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92-03

自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出台以来,我国高校逐步形成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形式的贫困生帮扶制度。然而,国家每年提供的无偿帮扶资金覆盖率占在校生的23%左右,一定程度上虽然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很难满足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特别对地方工科院校而言,存在着在校生中贫困生比重较大的特殊性,仅仅依靠传统资助育人体系,很难实现我国高校资助育人政策的预期效应。

一、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及其预期效应

所谓“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是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辐射全体在校生,贯穿学生入校、在校、毕业、就业等一系列发展过程,建立“物质孕育精神—精神内化行动—行动反哺院校”的循环式培育模式。首先,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旨在实现帮困济贫的社会效应。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呈现稳步前进的态势,但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贫富差距的现象。教育作为改变贫困面貌的有力尖刀,成为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脱贫的重要途径,高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帮助学生走进大学,实现求学梦。其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旨在实现教化育人的德育效应。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力图以资助作为手段,目的在于教化育人,达到培养良好品质和德行的目标。不仅帮助受助学生学会自立自强,树立大爱意识和感恩意识,还充分发挥其在非贫困学生群体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再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旨在实现和谐稳定的政治效应。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既体现资助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的政策性保障功能,又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与和谐,更有利于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二、当前我国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困境

通过对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预期效应的分析,结合当前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1.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经费重政府投入,轻自主开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目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从资助范围来看,国家设立“国家奖学金”,每年资助学生数额占在校生总数的0.3%;“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资助学生数额占在校生總数的3%;此外,各级奖助学金每年资助学生数额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然而,新建本科院校生源以农村学生为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占在校生总人数的百分比远高于20%这一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每年中央和地方为高校资助工作的财政拨款又基本依据相同比例来分配,必然带来有限的资源无法完全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实需要,学校自主筹措资助经费的诉求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地方工科院校大多处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存在着办学经费紧张、社会资源有限、校友网络未能充分建立等诸多实际困难,导致学校资助工作经费大多只能依靠政府拨款。因此,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必须考虑创新校企合作的途径,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社会力量拓宽资助经费来源渠道,深化资助形式和效用。

2.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对象重受助者,轻非受助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高等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众所周知,高校资助工作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在于思想育人,即培育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和感恩回报意识。也就是说,尽管日常的资助工作是针对贫困生开展的,但其潜在的思想教育价值适用于每一位在校大学生,教育效果也远大于日常教学中的单纯理论说教。然而长期以来,高校资助工作的主要功能在于困难学生的物质补给和精神培育上,使得成长中的地方工科院校难免受传统教育思路的影响,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效圈定在受助群体范围内,就事论事地开展工作。因此,地方工科院校资助工作,应当适度考虑扩大思想教育对象的范围,将非受助学生纳入到资助育人体系中,实现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双向发展。3.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资源重前期投入,轻后期挖掘。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的资助工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保障性资助,即通过国家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物质资助;二是延伸性资助,即通过现金资助、能力提升、岗位推介、技能培训等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帮扶。这两大类型的资助,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输血”到“造血”的蜕变,但地方工科院校资助工作建立起来的受助学生关系网却未得到充分利用。具体而言,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除了关注受助群体的发展和成长之外,还应当利用群体自身在受助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感恩意识,传递爱心和能量,突破资助工作仅仅停留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传统思维,构建“输入血液—自我造血—再输出血液”的循环式资助工作发展新模式。

三、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

针对上述我国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弊端,结合传统资助育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为实现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预期效应,特对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体系作如下探索:

1.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工作理念和基本模式。建立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实现“物质孕育精神—精神内化行动—行动反哺院校”的培育模式,应当坚持如下标准来衡量工作效益,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能够得到资助、资助工作能否真正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以及资助育人工作能否激发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反哺意识三个方面。具体而言,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不仅在于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进校园,完成学业;还在于寻求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壮大;更在于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效应和社会效应,形成“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和谐局面。就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基本模式来讲,主要包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资助、推荐兼职、辅导就业等多种方式,实现物质帮扶;在此基础上,将全体学生即受助学生和非受助学生,纳入到思想教育体系中来,以资助仪式、志愿服务、受助学生演讲等活动为载体,内化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感恩意识,实现物质资助向精神资助的深化;同时,善于把握时机,利用校友建立奖助学金和实习基地、优秀受助毕业生返校介绍成长经验等机会,在反哺行动的现实感召下,升华全体学生对资助育人工作的认识,将内化的感恩精神和奉献意识,转化为反哺学校发展的实际行动。

2.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运行机制。首先,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治组织,努力形成“自助、互助、助人”的良好氛围;建立跟踪反馈机制,了解在校受助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变化情况;以自治组织为载体,开展以奉献、服务、感恩等为主题的公益志愿活动,号召全体学生参与,尤其注意对非受助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其次,建立校友资源库,分层次分类别发挥效用。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邀请校友作学科专题讲座和实战经验介绍;利用党团活动的契机,邀请优秀受助毕业生介绍成才历程,化育学生的进步团体;将校友设立的奖助学金尽可能地分配到不同专业的学生中,扩大奖助学金的影响面,通过颁奖仪式等具体活动触发学生的内心感悟,激发反哺意识。再次,与企业对接,针对性培养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吸引企业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基地,尊重和强调学生求发展、求上进的信心、决心和毅力,把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作为重点,尤其注重对受助学生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对其发展的关心。最后,要注重创立资助工作品牌,建立资助学生社会实践团体,回馈感恩社会;建立技能培训团体,提高就业竞争力;建立资助工作品牌团队,求新求精。

3.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保障机制。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运行,不仅依赖于实践团队的合理规划和创新思维,更依赖于相关保障资源的落实。首先,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依赖于合理、合法、有效的企业准入机制。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实用性较强,可吸收利用的企业资源较为广泛,如何搭建校企合作的便捷路径,对资助育人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应考虑适当开放“企业进校园”权限,发展一批有实力、有前景、有公益心的合法企业成为资助育人工作基地,实现人力资源对接和育人功能对接。其次,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依赖于公平、公正、公开的育人经费开发竞争机制。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循环式”,不僅在于精神的循环,也在于物质的循环;而物质循环主要依靠资助经费来实现,最大化地吸收育人经费有利于保障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更好更快运行。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套资助育人经费开发的竞争奖励机制,有利于囊括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来解决受助学生的实际困难,更有利于扩大资助工作的影响力,营造育人氛围。再次,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依赖于及时、便捷、高效的文化宣传机制。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相较传统体系而言,其突出特点在于关注精神力量对个体行为的感召和内化;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角度来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对地方工科院校资助工作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因此,建立及时、便捷、高效的文化宣传机制,有利于学生了解学校资助活动的发展动向,感受“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互助氛围,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感恩教育,培育反哺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新国,张红,池晓玲.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2]黄燕,王林清,马彦周.参与式资助: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J].思想教育研究,2011.

[3]黄颂.论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效应[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4]向辉,杜汇良,张春生.以需要为原则构建学生资助体系——清华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0.

猜你喜欢
工科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先锋(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40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8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4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