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留成
摘 要: 教师充分有效地利用好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问题探讨”,会在导入新课、设疑置问、问题讨论、学生能力培养及知识巩固等环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这几个方面作探讨。
关键词: 生物教材 问题探讨 生物教学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本在每节的开头都以“问题探讨”专栏开始。“问题探讨”由图片和情境描述和讨论题组成。这些问题有的来自生活,有的来自科学实验,有的来自科学史。教师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好“问题探讨”?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一、利用“问题探讨”导入新课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探究性学习,将倡导探究性学习列为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是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困惑。有些“问题探讨”所展示的现象和问题,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问题探讨”中所展示的图片为SARS患者肺部X光片及SARS病毒模式图,这很自然地使学生想到2003年在全国流行的非典,也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如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中的“问题探讨”所展示的是红绿色盲检查图。由于高考前学生的身体检查有一项即为红绿色盲检查,学生自然就很想多了解一些有关色盲的知识。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进入学习,自然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利用“问题探讨”设疑置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时适当地设置疑问,改变学生的状态,引用“问题探讨”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发人深省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联想,达到设疑激趣的效果。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有些章节的“问题探讨”适时地作为“教学过程提问”让学生进行讨论。
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中,我提问:“四种色素对光的吸收有什么差别呢?”在学生知道了不同色素吸收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光质对光合作用的效果不同后,就自然地结合生产实践内容,让学生讨论“问题探讨”——温室中红色日光灯:“(1)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不同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吗?(2)为什么不用发绿光的灯管作为补充光源?”教师引而不发,学生很快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学生在答问时精力集中,听课效果自然比较理想。
三、利用“问题探讨”展开讨论
“问题探讨”中的讨论题既有容易的,又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对一些讨论题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对另一些讨论题没有基础,则可综合上述形式展开教学。如“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的“问题探讨”:当你购买某些食品时,包装上常附有食品成分说明。你会发现蛋白质是许多食品的重要成分,有时你还会看到添加某些氨基酸的食品。讨论:(1)你能够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2)你知道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3)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
对于问题(1),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可直接进行讨论;对于问题(3)和(2),可在讲课过程展开讨论——在学习到“氨基酸与生活的联系”和“蛋白质的功能”时,教师可提出问题(3)和(2),讨论没有必要在开始就进行,组织学生讨论完问题(1),即可转入新课的教学。教学中采用“混合形式展开讨论”的方式较为常见。
四、利用“问题探讨”培养学生的能力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是生物新课标的能力目标之一,也是高考生物重点考查的三大重点目标之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是生物高考试题的热点和重点。有些“问题探讨”提出的问题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教材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的“问题探讨”。根据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图回答问题。在教学中,我并不急于要求回答书中的讨论题,而是要求学生写出由此图可以解读出哪些信息。如:(1)对根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mol/L,对芽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约为10-8mol/L,对茎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约为10-4mol/L。(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效应也不同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解答书中的讨论题。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有些“问题探讨”中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课后搜集资料。例如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中,就要求学生自己收集有关DNA的信息。又如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发动学生课后搜集资料,归纳知识,提取要求,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又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有些“问题探讨”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通过“问题探讨”的学习,学生就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中的“问题探讨”,呈现了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大部分学生是看不懂这份化驗单的。经过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看懂化验单,还能认识到内环境的稳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再如必修三第三章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中的“问题探讨”,可以使学生了解果实成熟的原因,并利用这个原理解决如何使未成熟的果实迅速成熟的问题。
总之,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中有丰富的资源有待开发,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们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教材,最大限度地体现价值。
参考文献:
[1]冯美成.浅析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指导新理念[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5).
[2]温计萍.高中生物教材改革小议[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