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实效性探索

2013-04-29 22:44:53华玉武卢瑞雪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硕士理论课实效性

华玉武 卢瑞雪

摘要:被调查硕士研究生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满信心。“专题式教学”和“1+1”教学模式,明显提升了硕士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学习效果,师生普遍认可,学生满意度较高。影响该课程实效性的因素可归纳为“学生自身”、“专业特点”、“周围环境”、“授课老师”四个方面。建议进一步完善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培训教师队伍的力度,强化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制度的实施力度。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实效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48-04

为了深入了解硕士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我们以北京农学院学生和教师两大群体为调研对象,以问卷方式和访谈方式开展了调查研究。对于学生群体,我们主要以问卷方式在2012年3月~6月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硕士研究生中进行了调研。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本学期该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和改革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因素;今后的建议。共发出问卷180份,收回165份,其中有效问卷153份。此外,也同几位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座谈。对于教师群体我们通过个别走访方式同6位相关老师进行了访谈,同时也与3位校外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我们对调查材料分析研究的结果说明如下。

一、被调查硕士研究生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满信心

全党和全国人民普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师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时,十分注重针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重大问题,尤其注重深入讲解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新概括,即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与硕士研究生座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时,他们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使革命取得了胜利。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建国以后,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探索,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以断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必然的。从硕士研究生回答问卷的情况看,在回答“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对您的学习、工作、生活的作用”一题时,15%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51%的学生认为“重要”;在回答“您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时,67%的学生选择了“提高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2%的学生选择了“以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7%的学生回答了“出于兴趣爱好”主动学习这门课程。

二、改革教学方法成效显著

为了增强本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性,本学期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对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把过去照本宣讲的方法改为“专题式教学”和“1+1”教学模式。“专题式教学”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中国基本国情”、“中华传统优秀文化”6大专题。在学时安排上,推出了“一节理论课”、“一节实践课”的“1+1”教学模式,即在每次课的两个学时内,前一半用于理论学习,后一半用于实践学习。其中,理论学习部分包括理论讲授和课堂作业,实践学习部分包括观看教学片《旗帜》和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论坛。从本次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使教学实效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1.提高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效果。北京农学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增长硕士研究生当代马克思主义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增强他们辨别是非、进一步学习、语言表达、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我们对调研的统计分析(见图一)表明,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该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

2.新的教学方法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可。对问卷答案的统计表明,94%的学生认为按专题教学方法优于按章节教学的方法。其中,34%的学生认为专题式教学法的优点是可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并深入思考;29%的学生认为专题式教学法使学习内容主体清晰;30%的学认为专题式教学方法同传统的按章节讲授方法相比较,专题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7%的学生认为专题式教学法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老师讲授的理论。此外,96%的学生认为新的“1+1”教学模式优于常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板块中,有62%的学生最喜欢《旗帜》教学片;有32%的学生最喜欢“教学论坛”;有2%的学生特别提到老师在课前或课间播放的生活或哲理短片对自己很有启发。在回答“你对这门课的兴趣”时,23%的学生选择了“自始至终很感兴趣”;19%的学生选择了“开始没有兴趣,以后兴趣增加”。这说明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受访教师也很赞成本学期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他们指出:《旗帜》教学片和教学论坛两个教学板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使本学期学生的出勤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从本学期期末学生撰写的论文看出,学生们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

3.硕士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满意度较高。对问卷的统计表明,对本学期开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29%的学生表示“很满意”;55%的学生表示“满意”;19%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其中,在回答“该课程的哪些地方令您最满意”问题时,45%的学生选择了“老师的授课方式生动、活泼”;27%的学生选择了“老师的学识渊博”;19%的学生选择了“教学内容新颖和有趣”。

三、影响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及挑战

从问卷、访谈、座谈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看出,在肯定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发现了诸多影响该课程实效性的因素。这些因素可归纳为“学生自身”、“专业特点”、“周围环境”、“授课老师”四个方面。

1.关于“学生自身”因素。在问及课堂行为时,调查数据显示,42%的学生回答“认真听课,并积极配合老师授课”;9%的学生回答“在课堂上做与本课程无关的事情”;49%的学生回答“我是听课或做其他,关键看是否对当时的内容感兴趣”。在问道“是否有过缺课的念头或想法”这一问题时,31%的学生回答“想过但是没有做”;29%的学生回答“经常想,但是很少缺课”;即60%的学生不同程度有过缺课的想法。从调研结果分析,一个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问题(比重约占40%),另一个原因是该课程与他们的专业课程、实验课、重要讲座相冲突(比重约占20%)。

2.关于“专业特点”因素。从调查材料分析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课程要求存在差异。34%的学生受课程本身特点的影响,使上课积极性和课堂听课效率有所降低。在这部分学生中,50%的受访者认为“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32%的受访者认为“主要知识点与中学、本科阶段所学内容重复”。通过分析看出,认为“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和食品科学学院等理科专业,认为“主要知识点与中学、本科阶段所学内容重复”的学生多来自经济管理学院。在回答“您对本课程的教学建议”时,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反映老师讲授的内容过少,要求丰富课程内容,突出社会热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文科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处于“饥渴”状态,而理科学生则提出理论授课时间过长,课堂作业任务繁重,所学理论无法与现实衔接,处于“消化不良”状态。

3.关于“周围环境”因素。从调查材料分析表明,将近34%的学生的课堂行为受外界因素影响。外界因素包括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学校的学习氛围、任课老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周围同学对待课程的态度、社会风气、干部的腐败现象等。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率和上课积极性。

4.关于“授课老师”因素。从调查材料分析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持认可态度,同时也对教师有着更高的期望。他们期望教师在科研能力、知识结构、幽默风趣等方面有进一步提高。此外,8%的学生认为“可以查阅的针对性强的资料少”,影响了他们的上课积极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有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然而主要还是由于教师的责任心和学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以上影响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教学实效性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增强硕士研究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是进一步提升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着眼点,也是进一步提升该课程教学实效性面临的挑战。

四、建议

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基本反映了北京农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整体情况。同时,我们从调查研究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进一步提升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措施。我们的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完善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于2012年上半年对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实施的“专题式教学”和“1+1”教学模式,已经收到了良好效果,有力地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然而,从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看出,该教学模式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一是要坚持分层次教学方法。具体办法是:根据文科和理科学生不同的学科背景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对于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的文科学生,可以适当充实和丰富其教学内容,以满足他们对理论知识的需求,但要注意避免与本科生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以体现硕士研究生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于理科学生则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尤其要求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阐明问题,从而使理科学生感受到该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要进一步注重社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行动的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因此,教学活动应进一步注重引领硕士研究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使他们亲身体验和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强信念。三是要提供针对性强的资料。可以根据专题内容,由教师印制原著选读本和典型参阅资料,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教材内容和拓展知识面。

2.进一步加强培训教师队伍的力度。从本次调查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满足硕士研究生对教师的更高期望,才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硕士研究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和听课效率。过去,由于经费不足和教师数量局限,培训教师的力度不够大。主要表现是:培训时间短;培训渠道不广。针对培训时间短的问题,我们建议在保证教师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兼职教师的数量,以使每位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由现在平均每年10天增加到平均每年20天。针对培训渠道不广的问题,可以按照计划委派任课教师参加全国或区域内的各种培训班和学术会议,使他们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及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得到提高;鼓励教师到知名大学调查研究,了解兄弟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围绕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各个级别的科研团队,在科研实践中培训教师的科研能力,形成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成果指导教学的良性循环。

3.进一步强化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制度的实施力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及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与研究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息息相关。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必须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进一步强化校内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制度的实施力度。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由校党委书记主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制度。校党委书记要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的组长,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确定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点,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参与教学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各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有效落实相关的各项措施,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推动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二是要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改进考试、考核方式;严格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关于学分的要求,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压缩学分学时;进一步完善全校教学督导、领导听课、专家评课、教学观摩、教师集体备课和学生评教制度;党委书记带头上讲台讲课。三是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所需经费。按照上级要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日常经费按每生每年20元的标准列入預算,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师资培训、社会考察等工作安排相应的专项经费。四是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硬件建设,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五是要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学习实践基地,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有所增加。六是各系部党总支要切实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提出建议和意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专业课程协调发展;课堂教育、日常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和班主任、辅导员、系党支部、学生工作部及其他专业教师队伍相互支持,确保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丰富多彩,富有成效,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作者简介:华玉武,北京农学院思想理论教学科研部教授;卢瑞雪,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硕士理论课实效性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22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团结(2014年4期)2014-02-28 17:03:45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