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2013-04-29 00:44马庆斌刘妮娜
中国市场 2013年8期
关键词:加工贸易国际经验转型升级

马庆斌 刘妮娜

[摘要]本研究在分析总结中国台湾、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几个亚洲最早承接国际分工并成功转型升级的国家经验的基础上,为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出有益建议。一是政府主导,明确目标,进行提前设计和顶层规划;二是建立出口加工示范区,实现产业集聚和技术外溢;三是在进行转型升级的同时,争取继续保留住原有优势;四是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尤其是技术和高层次创新人才;五是加大对自主研发的扶持力度,提升技术竞争力;六是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合理有序的进行产业转移。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国际经验;政策启示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8-0012-05

出口加工区起源于欧洲,世界上第一个出口加工区是爱尔兰的香农自由贸易区,但出口加工区真正发展起来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技术进一步发展,引发了产业结构的变革,这些国家急于将一些传统的工业部门转移到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正好希望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增加就业,发展面向出口的加工工业,改变单纯输出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状况。

1 加工贸易的国际与地区实践经验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是亚洲最早承接国际分工的国家,开始是简单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装配业务,通过不断调整产业规划、转型升级,在产业部门内部逐步向产业链的中上游延展,产业部门间逐渐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跨越和发展的国家,其中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1 台湾地区:清晰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加工贸易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不断进行经济活动升级和产业的转型。这主要依靠其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以及产业链条的中低端向中国大陆、东南亚地区转移的成功。

1.1.1 台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背景

(1)设立出口加工区推动劳动密集型代工产业发展。台湾加工贸易开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台湾当时采取了“进口—加工—出口”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以进养出,以出促工,通过对外贸易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1965 年,台湾设立了第一个加工出口区——高雄加工出口区。1971 年,又增设了楠梓和台中两个加工出口区。主要业务是重点从日本(部分从美国)进口电子零部件和化学原材料,从美国引进机器设备加工生产成套家用电器、化学纤维和纺织品,再向美国出口。

(2)因应全球经济形势转变及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伴随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及东南亚国家相继设立加工出口区或类似经济特区,台湾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削弱,此时,台湾即开始调整加工贸易发展战略,从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1985年以后,又向大型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以IC加工产品、光学产品、电脑及其周边设备及精密机械等取代之。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继续推行“知识导向”发展战略,推动创新研发和产品高附加值化,并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目前,台湾已进入以IT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1.1.2 具体做法和对策分析

(1)管理体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化和明确化。台湾自加工贸易区成立伊始,即出台《出口加工区设置管理条例》、《投资申请资格审查》和《出口加工区内准许设立外销企业的种类》等多项政策规定,这些规定虽伴随工业区发展重点和园区规划的改变做出过一些调整,但其从开始即形成的明确和系统化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和规范条例给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及企业提供法律上的保证,可以说它是台湾出口加工区发展到今天的直接有力保证。

(2)制定产业敏感性强的政策,适时进行导向性政策调整。台湾加工贸易的几次产业转型升级,均把握良好时机、取得较好成效,这与台湾当局敏感而强有力的政策导向性调整密不可分。如建立出口加工区初期,台湾适应国外加工需要及解决内需和劳动力过剩问题,准许设立17类外销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国际经济形势转变及普遍低迷条件下,台湾积极主动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1986年开始放宽出口加工区产品的区域内征税后的内销尺度,增补贸易、金融、保险、咨询运输等服务型行业。1994年,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被正式删除,加工贸易区的准许设立外销企业缩减为13种,包括精密机械、精密仪器、电子、光学等。

1997年,为强化在亚太经济中的地位,台湾当局规划将出口加工区转型为支持转运中心的制造中心。增加了仓储、转运、货物组装等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准许设立行业再一次增加至18种。

这些政策条件的改变,引导了出口加工区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知识密集型转移,尤其是高附加值、具有核心竞争力、涵盖产业链中上游的产业。

(3)由OEM向ODM和OBM转变,通过岛内采购设计提升产业层次。简单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仅是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简单路径,但这建立在劳动力供给充足且外销形势好的前提下。台湾出口加工区发展初期,所需机器、原料、零部件几乎全依赖进口。但伴随经济形势转变,当局意识到提升产业层次及加工区内外联系的重要性。因此,台湾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区内厂商在岛内采购,积极吸引外资企业与岛内中间产品供应商合作,同时技术人员通过举办管理技术观摩或改进其生产技术,提高技术和设计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带动岛内工业的发展与技术层次的提升,并向产业链的设计、研发等中上游环节延展,从而为台湾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在保证产业链支配力的前提下,推动产业部门及产业链条的优化和转移。在自身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条得到优化和延展的同时,台湾将产业部门和产业链条中的加工制造业和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其他劳动力和资源价格低廉、政策优惠的国家和地区,而把研发、设计、销售、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留在台湾。中国台湾通过外包形式单独转移加工制造部分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其他国家或地区,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进一步为转型升级创造条件。例如台湾的主要网络通信代工厂商为降低成本,先后在大陆设厂,把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制造业将产业价值链中的设计和测试环节仍保留在台湾本土,而加工组装和部分元器件生产则通过FDI形式进入大陆,在不失去对原有供应链的支配力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1.2 新加坡:配套服务完善和“专区式”发展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中转港口,地理位置优越,凭借高效优质的基础设施服务和舒适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世界众多跨国公司的进入。

1.2.1 从加工贸易逐步向服务贸易转型

新加坡在1961年成立经济发展局,职能定位为“招商引资”,采取改善基础设施、实行税务优惠、提供银行贷款等服务,设立裕廊镇把相关企业集中在一起进行出口加工贸易。1967年,新加坡进一步颁布“经济扩展奖励(豁免所得税)法案”,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吸收国外资金。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总体经济开始转型,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得到优先发展,裕廊工业区设立专门的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商务区,1997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新加坡加管理中心从对业务的管理转变到服务上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并通过降低土地租金等与投资者共同应对经济不景气。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后勤服务一直在世界排名前列,成为吸引外来投资、产业集聚的有力保证。

1.2.2 成功经验总结

(1)“专区式”发展和“化学群”战略。1961年开始建立的裕廊工业岛目前是新加坡最大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从开始的化学出口加工区转变为集自由贸易区、一般工业区和新兴、高科技工业区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推动了新加坡进入新兴工业国家。

首先,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后勤服务是“专区式”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裕廊岛开始即凭借完善的水电、便利的交通运输、高效的服务以及低的初期投资成本吸引厂商进驻,同时不断加强道路设施、陆运交通运输、便利港口海运、污水处理、防洪潮、消防、绿化等基础设施的提升和完善。

其次,“化学群”发展战略即是推动其成功的主体动力。这一战略将化学工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集中到一起,形成一个“大而全”的产品供应基地,既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又同时完善产业链条,获得多种衍生产品,扩大了石化区的经济效益。已形成完整的上下游化工产业,包括上游的炼油、乙烯(埃克森美孚、壳牌等),下游的石油化学工业(伊斯曼公司、帝人、塞拉尼斯、三井化学等大型石化企业)和服务业—物流仓储业(孚宝、欧德油储)等。

(2)合理部门分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在新加坡,招商引资由裕廊岛管理局和经济发展局两个不同部门分工合作完成。其中裕廊岛管理局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

经济发展局负责将投资商引入工业园区。它在政府的支持下,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均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其业务,经济发展局不仅主动帮助投资者解决用地和投资纳税等一系列问题,还为投资者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职能分工使两者均能集中精力搞好各自份内事务,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政策法令统一透明,也有效遏制了腐败的滋生。虽然采取个案处理原则,视投资项目大小裁定优惠政策,但每次谈判结果都是同类企业投资优惠的依据。

(3)产业个案处理原则,注重大企业的跟随效应。新加坡为吸引投资商,采取个案处理原则。政府设立许多优惠政策,如化学品零关税,外资企业对本地工厂拥有100%所有权等。但这些政策并不完全公开,视投资项目大小而定,并单独与其谈判,每次谈判的结果都是相同类型企业投资优惠的依据。尤其大型跨国企业,作为新加坡招商引资的突破口,如美国的壳牌、埃里克森美孚等,都是新加坡积极争取的结果。这也得益于新加坡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单一层次体制,园区的高办事效率大大降低了企业与政府间的交易成本。大企业的入驻是相关产业链条完善和其他企业跟进的保证,这样一是形成产业集聚,二是扩大技术外溢和学习。

(4)注重岛内人才培养开发与技术创新。新加坡一直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在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基础上,积极培养各层次专门人才,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建立庞大的技工培训体系,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大量技术工人。同时,近十几年来,新加坡科学和技术委员局为科学和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已超过几十亿美元,以吸引领先的私营研究开发公司落户,促进岛内技术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加坡在积累大量资本和技术能力之后,重点利用其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生产能力强的特点,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广泛研发合作,数据显示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达70%以上,从而使其在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层面的加工贸易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1.3 日本:“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建立亚洲加工组装网络 日本是东亚地区最早发展代工业务的国家,可以说是日本带动了整个东亚地区开展加工贸易的风潮。

1.3.1 日本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背景

(1)日元升值前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日本由于冷战期间作为美国在东亚的重要战略伙伴,获得美国大力扶植,并成为东亚最早承接美欧代工业务的国家,大量资本和技术涌入为早期跨国企业进入日本提供条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政府鼓励和产业政策支持下,日本即进行技术引进、吸收、消化、模仿并实施国产化试验,从纺织工业,到机械工业,又带动钢铁、机电等产业发展。通过进口先进技术并为己所用,日本逐渐建立起自主技术基础和研发体系,由此带动经济快速的增长。

(2)日元升值后鼓励产业走出去。1985年日元异常升值,使国内产品外销价格上升,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国内产品市场受冲击,迫使日本将工厂向海外转移。日本政府调整外贸政策,将过去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政策改为实行扩大内需放宽进口的政策,积极引导其加工贸易步入“向国际发展的时代”,构筑亚洲加工网络,形成了“日本的电子厂家,以新加坡组装工厂为核心,采用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加工企业提供的零部件”的新型加工贸易方式。

1.3.2 日本相关经验总结

(1)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从比较优势来看,日本的核心技术和信息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相当大差距,劳动力成本和汇率劣势使其在代工成本上高于中国、马来西亚等其他东亚国家。

由此日本采取“扩大内需放宽进口”政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其一贯的质量和服务优势吸引先进企业委托其生产,另一方面又将生产过程肢解转包给其他国家代工生产。这表现为两种加工贸易形式。一是顺委托加工,即日本企业作为受托者,接受委托者—国外企业提供的原料、辅料或元器件、零配件及包装材料等物资,加工组装为成品后,交付给国外企业并收取商定的加工费。二是逆委托加工贸易,即日本企业作为委托者向受托者—国外企业提供原材料等物资,待其加工出产品后再进口,并向其支付加工费。

(2)与国内外情况相结合,合理有序的进行产业转移。日本企业转移工厂与国内外情况相结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分步进行。20世纪60年代,日本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工业发展后,开始将如纺织工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进入20世纪70年代,伴随三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安排小型设备密集型产业,加入到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已有的纺织服装工业的行列。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三国市场条件的变化以及其他国家的招商引资政策,日本工厂的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代工转向泰国和印尼,小型设备密集型工业设立于泰国和马来西亚,在中国台湾和韩国开始设立中型设备密集型工业。到20世纪90年代,受廉价劳动力和优惠政策吸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到中国、印尼和越南,小型设备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泰国、印尼和中国南方,中型设备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马来西亚,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已开始设立大型设备密集型产业。

这种产业的分步转移充分考虑了国内外的有利条件,既实现了日本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也带动了转入地经济的发展和起飞。

(3)重点扶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日本通过重点扶持信息技术产业,吸收、消化、模仿国外先进信息技术成果,培育和引进国内外信息技术人才,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的有效转型升级,带动了整个产业经济的复苏和进步。

自1988年日元大幅升值后,日本政府即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方针,引导企业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能源消耗型的低附加值产业。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则有力地配合了日本政府的政策方针,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1995—2005年,在大多数产业发展停滞或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信息产业成为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2002年以来的经济景气和经济复苏。

(4)明确产业集群政策,构建创新网络。日本加工贸易的不断转型升级可以说一直走在亚洲地区的前端,带动着其他国家加工贸易业的发展和转型。但这一过程并不简单,首先战后日本存在严重的国内产业内竞争,每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几乎都有几家甚至数十家的企业相互竞争。由于激烈的竞争,产业内企业很少能分清领导者和跟随者。即便有领导者也很难长期保持下去,更不用说形成稳定的市场垄断力量。在这种需求和竞争的逼迫下企业不得不进行技术创新。

20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后,大量制造型企业移至海外,日本国内出现产业“空心”,经历了十年多的经济衰退。可以说,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对日本经济复苏和新型加工贸易模式的形成再一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4 韩国: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

韩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其对自身优劣势的充分分析和认识密不可分,同时政府对整个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路径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设计。

1.4.1 韩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

韩国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根据产品层次可以沿经济开发五年计划进行划分。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以劳动密集型为主。20世纪70年代,重点转到了钢铁、造船、汽车、电子、石油化工、金属加工和橡胶行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中国和东南亚等地开展委托加工,再将成品或半成品返销国内或出口到第三国。

1.4.2 主要经验总结

(1)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巩固本国加工品比较优势。传统上,韩国进出口市场比较集中,进口过多依赖日本市场,出口上过多依赖美国市场。为保证海外市场稳定,扭转对日进口和对美出口的严重依赖,韩国通过放松海外投资限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增加贸易贷款等方式,扩大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份额。20世纪90年代韩国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1995年韩国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首次超过向发达国家的出口。由于韩国同类产品价格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含量低于发达国家,通过比较优势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对韩国加工贸易发展意义重大。

(2)提升本国企业加工技术水平,扩大技术外溢。加工技术水平决定着加工业的生产能力和加工品的竞争力,没有自主研发的成果更新就不会有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韩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劳动密集的轻工业和来料加工业的同时就制订了技术振兴五年计划,集中若干重点产业引进重点技术消化吸收,并且制定法律法规建立税收、金融上的支援制度,设立各领域的专门研究机构,推进阶段性的技术引进自由化。

(3)出口加工区实行多种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等。韩国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比较典型,包括减免税收、免税期、进出口免税和简化行政程序等。韩国早在经济发展之初就十分重视原材料及加工技术、加工设备等相关中间品的进口,实行生产出口的进口原材料税收减免政策,保证了用于制造出口产品的原材料进口。韩国进口关税中,原材料进口税最低,其次为生产资料及中间品,消费品的关税最高。

1970年《出口自由区设置法》建立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马山出口自由区,对进口商品中一年以内复出口的货物和原材料免税或退税,同时海关有权要求减免税货物的担保。对于部分关键设备和基础原材料甚至实行零关税。

2 各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经验总结

各国国情不同,但均克服瓶颈制约,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加工贸易的成功转型升级。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2.1 政府政策主导,且通常对未来有明确的产业规划

由日韩、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经验可以看出,在加工贸易的每一个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政府的政策均具有强有力的导向性。如台湾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1994年将17类劳动密集型外销企业删除,这给资本和企业明确信号,主动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流动和发展。各国在出口退税、出口加工区优惠政策、鼓励区外合作、产业集聚等均体现了政策的指向性作用。

另外,从几个国家加工贸易发展来看,通常都具有明确的产业规划,带动政策出台、落实及产业的发展。

2.2 建有良好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保障

几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管理体制和制度环境一方面可以吸引外来资本进入,另一方面让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无后顾之忧。如对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日、韩、台、新均具有严格明确的管理制度,台湾第一个出口加工区—高雄出口加工区建立之初颁布三部法令对能来出口加工区投资的企业条件、规模和类型做出详细规定;新加坡裕廊岛管理局和经济发展局分工合作,且政策法令统一透明;既给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法律保障,也减少不符合条件企业的滥竽充数,有效遏制腐败的滋生,提高办事和服务效率,吸引外资和企业入驻。

2.3 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比较优势

各国国情不同,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减小不利因素影响。如新加坡作为港口中转城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但其国土面积小,可以用资源少。其吸引大量外资和大规模企业入驻,甚至很多企业将分支或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主要原因是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建设、后勤服务以及干净优美的城市环境。

台湾背靠内地强大宽阔的腹地,一脉相承,内地为其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进行产业转移和代工贸易。如富士康等台湾的主要网络通信代工厂商先后在内地设厂,把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内地。韩国实行多元化发展,在进出口方面摆脱过度依赖美国日本,出口转向发展中国家。

2.4 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合理有序的进行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需要宏观规划以及市场需求、产业链条延展和自主技术培养等多方因素配合。如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业转移是根据产品市场的巨大需求和要求而进行的,并且根据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条件开始在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后来才逐渐发展到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如果产业转移的同时并没有销售的市场和技术的进步,而仅仅基于低成本劳动力和环境污染的压力,那产业转移的结果可能是恶性竞争,受到排斥,也是给自己培养简单加工的竞争者。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产业转移并不仅仅是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它需要一国整体性的合理宏观规划。如日本在日元贬值产业环境变差后,大量制造型工厂争相转移到海外,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引发十余年经济衰退。

2.5 重视产业集聚和技术外溢

根据各国经验显示,创造条件使产业集聚具有实现规模效益、模仿带动效应、节约成本和加速技术扩散研发等多重好处。如新加坡通过“化学群”发展战略,将化学工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集中起来,既降低运输成本,又可以完善产业链条,获得多种衍生品,扩大经济效益。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及之后,鼓励区内外企业分包活动,加强出口加工区的后向联系。如韩国采取“区外加工项目”,允许出口区企业使用区外企业为其生产一定份额的出口商品,并给与本地获得分包的企业补贴,积极帮助他们与国外先进技术接轨和学习,促进出口加工区的技术外溢。

2.6 注重吸引和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科技的创新离不开人才,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过程更离不开宝贵的人力资源。无论是产业链向上游延展,还是产业部门间的跨越,都需要人才的支撑和工作。以上四国在人才培养和自主研发方面做出巨大努力,财物力投入十几亿到几十亿不等,同时韩国大幅扩大对技术开发的金融支持规模,日本鼓励并参与建立创新网络,新加坡着力吸引领先的私营研究开发公司等。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甚至将未来10年的新技术都保存起来,一旦原有技术被模仿,新技术立刻进入市场,以始终保持技术竞争力和对产业高端价值链的控制。

3 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3.1 政府主导,明确目标,进行提前设计和顶层规划

无论是向产业链的中上游延展、向高层次产业部门跨越还是产业转移,政府均应给出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并像裕廊岛以及其他出口加工区一样做出提前规划和设计。有选择的重点扶持战略性企业,制定相关税收、金融以及人才政策,有意识的提高重点加工品的层次和技术含量,可以集中本国经济能量提升专业化水平,主动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水平演变,进而逐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群。

3.2 建立出口加工示范区,实现产业集聚和技术外溢

建立出口加工示范区非常重要,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产业集聚、获得规模效应、节约成本和相关配套研发机构的设立、共同推动自主和核心技术提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会带动我国其他地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而且在多个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出口加工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通过学习成功经验可以少走弯路。

3.3 在进行转型升级的同时,争取继续保留住原有优势

虽然2009年因金融危机首次出现负增长,但目前加工贸易仍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不能完全否定和放弃发展现有的加工贸易。通过更加激烈的竞争,缓和的路径是淘汰、兼并或重组简单落后的企业,促进技术研发和学习,进一步实现转型升级。“以战养战”,利用原有优势的资金和技术积累,继续进行出口创汇,同时利用创造的利润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以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成功转型。

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的同时,我国的产业层次已经得到提高。可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利用价格优势向不发达国家出口产品,提高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份额。避免我国产品在欧美市场上价格不占优势的短处,同时利用欧美产品的价格对于发展中国家过高的不足。

利用大国优势,扩大内需,允许加工贸易产品内销也是保护加工贸易产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方式。

3.4 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尤其是技术和高层次创新人才 目前来看,我国人才智库依然紧缺,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技术人才极其缺乏。技术人才是我国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重要保证,目前缺口极大。这与我国的人才教育体制轻专重本有很大关系。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不高,没有在战略高度上给予重视。应多吸取成熟经验,鼓励和补贴企业对员工的专业技术培训,帮助企业已有员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利用好人力资源职业生涯的的前、中、后期,匹配并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3.5 加大对自主研发的扶持力度,提升技术竞争力

政策扶持、财政支持、促进产业集聚、人才培养等的重要落脚点都是尽一切办法提升技术竞争力。这些努力并不是一句空话,需通过政府企业学校研究所的联合推动将其切实落实。以上几个国家有很多先进经验,包括引进先进设备或技术,进行吸收、模仿和试验;企业内部或几个相同领域企业共同建立相关科学技术研究所;企业与学校合作进行课题研究等。

应大力推动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使人们逐步从理念上重视研究和创新,有力的财政保障支持,举全国之力,储存研发成果,提高技术竞争力。

3.6 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合理有序的进行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升级相伴随,但并不一定带来产业升级。我国产业转移应充分考虑条件是否成熟,如转出地和转入地间是否存在产业链条或利益链条的延续性,如果没有质的提升,仅是量的扩张,从事相同层次的产业劳动,那产业转移只不过是给自己增加市场的竞争者;产业转移过程中或之后是否能有自主技术的不断突破;产品销售渠道及相关服务是否受到影响;转入地的市场状况等。

产业的转移距离和方向也很重要。是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还是向本地区的周边城市抑或国外转移,决定距离和方向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整体的设计安排和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冰.台湾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及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11(5).

[2]封兆良.台湾出口加工区情况及其发展趋势[J].国际科技交流,1987(9).

[3]王建,陈宁宁.韩国加工贸易政策及对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启示[J].山东经济,2007(4).

[4]郜绍辉.日本产业集群政策评析及其经验借鉴[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5]郑北雁.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6]王孟姣,王辉.浅议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2(41).

猜你喜欢
加工贸易国际经验转型升级
国际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效应对北京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借鉴意义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国际经验及启示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