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

2013-04-29 00:44王道升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8期
关键词:古诗文文言文语言

王道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 做到:“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积累、阅读和运用等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文言文内容,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学习文言的目标。

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仅着眼于课本和课堂,着眼于单纯的知识灌输,教法单一,缺少情趣,没有活力,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也违反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原意。

语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脱离运用的语言是死的语言,脱离运用的学习效果肯定也不会 太好。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应抛开过去教学中一些死板的步骤和方法,充分利用文言文学习资源,积极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以用促学,学用结合,并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给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全面提高文言文学习水平。

一、在诵读中学习文言文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经典诵读”等活动,为学习文言文提供了很好的舞台。我们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平时的古诗文教学中,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好课文的诵读。

要读出韵味读出水平,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诵读好古诗文,首先,要学会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其次,要加强背诵。背诵应该以了解内容为前提,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思路来背诵。

通过诵读,学生们可以加强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诵读有助于审美教育与人文思想教育 。

二、在阅读中学习文言文

有识之士很早就认识到阅读对于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清初康熙年间吴楚材等人编选评注了著名的文言文学习入门读物《古文观止》。编选目的就是:“正蒙养而裨后学”。可以说:“熟读古文两百篇,等闲可过文言关。”

新课标规定初中学生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如果说初中生阅读《古文观止》等文言文选本有难度,那么我们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尽可能是原著)和其他一些浅显的文言文故事,像《文言文助读》、《魅力文言文》中的选文都不错。我们还应引导同学们多留心周围的文言文的运用,自觉主动地去研读去揣摩。比如,读带有文言的信函,读对联,读标语,读碑文,读古代药方,读古代笑话等等。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这样既能增加阅读量,拓宽视野,又可从中学到许多文言词汇、语法现象和文章布局谋篇的道理,打下了阅读乃至写作的基础。有了这些积累,后面学习文言文就变得容易许多。

在阅读需求的刺激下学生一定会重视阅读,增加阅读量,从而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水平。

三、在写作中学习文言文

文言简洁、雅致、富有表现力。有了一定的积累,就可以要求并指导学生尝试着用文言文写作。适当的文言文写作练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写作浅易的文言文,也是学生个性的一种体现。最近几年,全国各地中高考作文均出现了文言文佳作,得到了阅卷老师的首肯。

文言文写作练习形式多样,可仿写、可改写、可续写,也可尝试用文言文写信函(书信、邀请函、贺信等),写习作小练笔等。

四、在编演中学习文言文

初中绝大多数文言文都是叙事性的文章,故事性很强。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把文章改编成小剧本,并排练演出。这对于理解把握文章的语言、人物性格乃至情节发展、思想内容都很有帮助,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蒲松龄的《狼》,矛盾冲突激烈,故事性强,适合学生编演课本剧。据此,我在课前就宣布,学完本课我们将编演课本剧。同学们激情高涨,充满期待。我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改编。然后确定角色、准备简易道具服饰。排练前,我提出明确要求:语言动作表情等要与文意吻合。这样,学生为防自己在演出中出洋相,就想方设法弄清文中词句的含义、理顺故事情节的发展、琢磨屠夫和狼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试想,学生编演成功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效果还能差吗?

五、在吟唱中学习文言文

学生不喜欢学古诗文,是因为我们古诗文教学太呆板太枯燥无味。我们要投其所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我承诺:待课文学明白后,教大家吟唱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大家学习兴趣空前高涨。不仅很快熟读了课文,还迅速疏通了词的大意。我本来还想讲一讲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同学们早已急不可耐,于是,我顺水推舟,决定先请大家欣赏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学们边学边唱,不亦乐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他们就学会了这首歌,自然也会背诵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一起轻松地分析了诗人要表达的感情。这次尝试,拓宽了思路,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音乐这一元素,让学生在学中唱,在唱中学。教李商隐《无题》时我们唱《别亦难》,教李煜《相见欢》时我们唱《独上西楼》……

吟唱古诗文是大家的最爱。通过吟唱,同学们很积极地记住了文句,并能很好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得到了美的熏陶。

六、在绘画中学习文言文

古诗文文字精练、意境深远,很多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平面直线图勾勒出辽阔苍茫的塞外风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好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江图;“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多么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很多古诗文内容都可以入画。好的绘画能够表现甚至拓展诗文的意境。

在教学《山市》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学习本文时要把山市变化的几个阶段画出来。学生们很认真地疏通了文意,归纳出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 我及时引导学生把握文意,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独立地画出来。通过绘画至少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理解古诗文内容。佳文配美图,相得益彰,也很好地提高了同学们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画出的画要尽可能表现出诗文意境(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优秀的绘画作品还将定期展出。有了这些要求,学生们预习听课都认真多了,有的甚至课后能主动查阅资料,以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七、在语言积累中学习文言文

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文言文教学,尤应强化语言积累。

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会到孟子的浩然正气;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受了文天祥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受到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强化语言积累,正是要经由语言素材的萃取、积累、整合、转化,从而使之内化为学习者的语言素材库存,且能为之灵活自如地调用。

我觉得初中生应以名篇名句和熟语等方面的积累为主。

八、在生活中学习文言文

实际生活中许多方面都需要用到文言文。这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不竭动力。

春节时要写春联贴春联。春联都是对偶句,而对偶句正是古典文学中精粹的一部分,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铿锵。大红对联给人们带来喜悦的同时,也让人们不知不觉受到了古典文化的滋润与熏陶。

纪念先人需要立碑。墓碑上常刻有“先”、“考”、“妣”等字。“先”是指“死去的人”, “考”意指“死去的父亲”,“妣”意指死去的母亲。这些文言文知识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中常常涉及。理解了这些词语对阅读就有很大的帮助。

红白喜事、新居落成、寿辰庆贺等常要写请柬,都少不了文言文,它的格式、称呼常常随内容变化而变化。

朱熹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真正喜爱学习文言文,就应让他们贴近源头活水——生活。在生活中运用文言文,在生活中学习文言文,这样才能真正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起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受到思想教育。

文言文运用广泛,我们要尽可能创设学习文言文的环境,努力把运用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运用来促进学习,通过学习更好地服务于运用。我们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去学习,相信文言文教学的春天就会到来!

(作者单位:明光市涧溪中学)

猜你喜欢
古诗文文言文语言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语言是刀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我有我语言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