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典老课如何教出新感动

2013-04-29 00:44张红霞尹磊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8期
关键词:阿毛祥林嫂篮子

张红霞 尹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材近年也做了大幅改动,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篇目越来越少,倒显得弥足珍贵。经典篇目经过岁月的淘洗,历久弥新,散发出更深沉、更隽永的气息,成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永恒的风景。

但是经典老课文距离这个时代比较久远,青年学生对之陌生,而她们的巨大的文化价值、人文价值、语文核心价值等等,又是一些新选入的课文无法比拟的。由此,我想经典老课文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让学生走近经典,拉近时空距离,与文本交流并产生心灵的契合,心有契合,可能莫逆。让老课文赢得学生的青睐,重新展现她的魅力。

一、贴近文本,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出文本的魅力。文字是思想的载体,阅读过程也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交流。因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把握文本,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也许学生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虽然他们的理解可能是不准确、不完整的,甚至是幼稚的、荒诞的,但它却是自我的、个性的,是贴近心灵的,所以是弥足珍贵的。这里提出阅读经典老课文的“三贴近”。

一是要贴近语言。几乎所有经典老课文的语言都是含蓄隽永、动人心弦的。这些课文所反映的时代虽然离我们很远了,但语言与情感却是没有时代性的。像美文《荷塘月色》,以高中生现有的阅读感悟力,可以把握节奏和语调,以舒缓、平静、淡然的诵读与作者的语言共鸣,领略意境,体会画面之美;更可以配上音乐,让学生闭目冥想,身临其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所“见”的作者笔下的荷塘与月色;而后便能领会情感美与语言美了。如此宁静可亲的夜晚,如此静谧优雅的荷塘,如此朦胧淡雅的月光,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投身于大自然的作者内心是否依然不宁静?在学生也躁动的时代,能静下心来细细欣赏,感受语言的魅力,收获一份宁静的感动,淘洗一颗浮躁的心灵,这就是贴近语言带来的最大的收获。

二是要贴近人物。主动走近人物,就先让他们梳理人物的际遇,揣度人物的性格,进而感受人物的心理。《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的宝黛相会一段是小说的重点,这一经典爱情桥段也是最能迷住学生的地方。两人因木石前盟,在这一回中自然都觉得似曾相识,于是各自有自己的表现。在分析两人对对方的第一印象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假如把宝玉和黛玉的话交换一下会有怎样的效果?即黛玉看后,笑道:‘这个哥哥我曾见过的。而宝玉则心下一惊,心想:‘为何眼熟的这地步,到像在哪里见过一般。同样可以表达两人见面时的心有灵犀,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抛出去,班里势必是要沸腾的,同学们都会表示不能接受,至于为什么不能接受呢?这其中的原因必须得到文本中去寻找。这样的设计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极大的调动,他们会潜心阅读、找出他们各自的证据理由来证明老师这个假设的荒唐。于是男孩女孩们自觉走近与他们相隔两三百年的这对青年男女,解读他们的性格形象。是宝玉的率性而为、离经叛道也好,是黛玉的小心谨慎、细腻敏感也好,都只是教师设计的一个看似荒诞的提问背后的价值体现。当然我们还可以以人物的动作、外貌、心理等作为切入点,带动学生自觉地去了解人物,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产生心灵的契合,从而领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托的思想观念与情感态度。

三是贴近文本细节。文学作品中的细节解读往往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有优秀的作家都懂得细节对文学作品的意义。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典型环境的描绘与思想情感的表达,都可以借助细节来表现,从而使作品有更强的真实性与感染力。正如巴尔扎克说的:“当一切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在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利用细节这把钥匙,打开文本解读的大门,挖掘出作品的内在价值。《祝福》是一篇篇幅较长、内涵深刻的经典课文,在分析人物祥林嫂的时候可以选择了两个细节让学生进行探讨,一是祥林嫂两次外貌的对比,还有一处是祥林嫂两次讲述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这四处文字的对比中有很多信息可以捕捉,但很容易忽略的两点内容是第二次祥林嫂到鲁镇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篮子,以及她第二次讲述阿毛的故事时候的“果然,他……”“他果然……”语序上的区别。为什么会出现一个篮子?为什么祥林嫂临死前还挎着这个篮子?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语序?通过上下文的阅读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篮子应该是阿毛剥豆时的篮子,是阿毛死时手里还紧紧抓着的篮子!这个篮子承载着一个母亲对儿子无限的思念。祥林嫂再到鲁镇时除了挎在臂上的篮子外,真的已经一无所有了。文中的“果然,他……”是祥林嫂最后一次尽力去打动鲁镇上那些冷漠的人们,渴望得到他们的同情和安慰。多么可悲的人啊,她将自己的故事讲得更生动了,把自己的痛苦无限制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可她却没有得到同情和理解!

细节的对比中挖掘出的内涵与价值超越了细节本身,学生认识到了阿毛与贺老六对祥林嫂的意义,认识到祥林嫂与贺老六曾经有过一段温馨美满的家庭生活。他们从文中找出一些证据,其中的亮点是柳妈问她为什么从了的时候,她笑了。这个细节足以证明祥林嫂内心那一闪而过的幸福感。这样一个勤劳能干,对生活要求如此低微的善良妇女,她的命运如此不幸,令学生唏嘘不已。

二、大胆质疑,对经典文本进行推理与诊断。由于经典课文与学生有一定的时空距离,对一些内容学生会产生质疑,越质疑就越想钻研课文,正确引导质疑,引导发现,使他们敢想、敢说,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一个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会自然地激发起一股钻研探究的积极性。而经典课文,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体现时代性的作品,文质具美。如果质疑,删增改编对比,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结果怎样不必执着,经历、体味过程才是一堂语文课的价值所在,才是我们追求的语文课程的本真。

我在上《祝福》的时候,让学生对文中的某些文字进行改写,将“初到鲁镇”、“再到鲁镇”、“沦为乞丐”三次肖像描写改为心理描写,将小说中的“我”省去,让祥林嫂以第一人称直接讲述自己的遭遇。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十分有兴趣,一个个表现得信心十足,因为可以和名家经典进行对话。结果一番改写后,学生有感于祥林嫂的遭遇,觉得手中的笔太沉重,觉得修改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提出他们的疑问:鲁迅先生的笔是不是太残忍了?祥林嫂的命运是不是不至于如此悲惨?毕竟她是个“抵得过一个能干的男人”的劳力。学生的质疑催生了一个命题:祥林嫂有没有可能不死?谁能救祥林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设计出许多拯救祥林嫂的方案,鲁四老爷成了大善人了,柳妈成了超级大妈了,“我”成了勇敢地向弱者伸出援手的有心人了,更有甚者将祥林嫂设计成有着自我觉悟,敢于反抗压迫,懂得自我拯救的劳动妇女了。这些质疑催生出的种种假想是多么美好啊,它们表现了十六七岁的孩子们纯真的心灵,是人性最本真的善良。然而在全班大讨论中,学生们互相“拆台”,都将对方的观点批得千疮百孔,最后才发现那个时代里,那样的社会中,没有人救得了祥林嫂,正如丁玲说的:“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经过这样一番周折,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大师的文章的深邃,实现了真正与作品的心灵契合。

三、感悟文体,领会经典魅力。解读经典的新的阅读模式可以有很多,比如改编式阅读,点评式阅读,辩论式阅读,演绎式阅读等等。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特征选择适当的阅读模式。如果是《林黛玉进贾府》,就可以选择点评式阅读法,教师展示古今名家或网络大众的点评,并介绍点评的方法,让高中的学生也尝试一下“不动笔墨不看书”,大胆地写出自己最个性化的解读。这方面的尝试已有很多教师在做,在这里也不再赘述。

总之,诵读经典,作品、情感与读者真正契合,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体味我们的文化,帮助学生在浮躁的社会生活中养育心智,正确认识自己而不至于迷失方向,精神虚无。与经典老课文对话可以使学生接受文化的濡染,净化灵魂,找到生命的位置与民族的归属感,老课文焕发新意,实现语文的真正价值。

(作者单位:海盐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阿毛祥林嫂篮子
一起玩·阿毛犯错了
深挖文本
热心的篮子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阿毛的故事
阿毛故事
“大吃一井”的阿毛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