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芳
摘要译者的生活经历与生活哲学决定了其对源语文本的取舍和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林语堂,作为一个优秀的译者,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作家,在他用英文创作的小说《京华烟云》和他翻译的沈复的《浮生六记》中,都完美地体现了他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林语堂价值导向《京华烟云》《浮生六记》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形态的变革以及整个社会价值形态的转化, 对于林语堂的研究也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本文作者试图从林语堂身兼的作者与译者双重身份这一角度出发,尝试去探索他的生活经历和生活哲学是如何不可割裂地融合在他的写作以及译作中。希望通过这些探索,得到一些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的认识。
林语堂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诗作中的两句“两脚跨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就反映了他对自己超越一般译者的定位。本文接下来将对他的英文名作《京华烟云》和《浮生六记》的英译本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探索他的生活哲学和生活经历是如何完美地体现在这部作品中。
1 林语堂的生活价值观
Only those who take leisurely what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are busy about can be busy about what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take leisurely. ——CHANG CHAO
Our floating life is like a dream; how often can one enjoy oneself? ——Li Po
林语堂在《浮生六记》的英译本中的篇头翻译了清朝张潮的诗句“能闲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人之所闲”,以及李白的名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样的选择从宏观上体现了他的基本价值观:努力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满足。这样的生活观念从他毕生对文学 “闲适”和趣味的追求中可见一斑,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的这种观念曾经被猛烈批判;他在《京华烟云》里创造的木兰的形象,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也是一个不贪恋华屋美食,一心追求自由洒脱生活的聪慧女子;他选择翻译《浮生六记》,同样也反映了他的这种价值取向。《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在书中描述了他和他的妻子芸娘虽然简朴,却不失趣味的生活。这些都体现了林语堂的基本价值观是怎么影响他的创作以及对于译作源文本的选择。
2 林语堂的家庭观念
对于家庭的理解,林语堂,他认为文明的最终验证在于它能塑造怎样的家庭关系(Lin, 1991)。可见他认为家庭是生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就体现他重视夫妻相处和对孩子悉心的爱护;他的巨著《京华烟云》,描写的重心也在于几个大家庭随时间变换的起伏,以及其中每个家庭成员各自的遭遇和命运;他选择的译作源文本《浮生六记》,更是在描写一对清朝夫妻的相处以及他们的恩爱且充满趣味的生活。这些选择都体现了林语堂在众多主题中,对于家庭生活描写的情有独钟。
3 林语堂的婚姻观
“I seem to see the essence of a Chinese way of life as really lived by two persons who happened to be husband and wife. Two ordinary artistic persons who did not accomplish anything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in the world, but merely loved the beautiful things in life, lived their quiet life with some good friends after their heart—ostensibly failures, and happy in their failure. They were too good to be successful, for they were retiring, cultivating souls,…” (Lin, 1991)以上是林语堂对于沈复夫妇二人婚姻生活的描述,体现了他对于这样婚姻状态的羡慕欣赏的态度。夫妇二人具有相同的生活价值,相同的生活情趣,有共同的生活追求,这大概是林语堂想往的婚姻的最佳状态。他本人的婚姻生活也很幸福,虽然他没有能够与最爱的人共同生活,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幸福的婚姻。这样的一个观念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京华烟云》中,木兰与立夫相互爱慕欣赏,然而却不能最终结合,但是这并不影响木兰在婚后一心一意爱着她的丈夫,并且努力用聪明才智去维护和经营自己的婚姻。这大概反映了林语堂一方面向往理想婚姻,一方面又能坦然接受婚姻中不完美状态的务实的婚姻观。
4 林语堂的美学观念
林语堂作为一个杰出的作家和翻译家,把文学作品翻译中对于对美学概念的传达放在了一个首要的地位,这跟他长期的写作经验和翻译实践有直接关系。他所倡导的“忠实,通顺,美”的翻译原则中,“美”的翻译原则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传递文章的美学价值是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非常重要的任务(Chen, 1997)。他倡导理想的译者应该把翻译看作美学之一种(1933: 430)。林语堂对翻译的这种理解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批评的(罗新璋, 1984:430-431),这样的认识是受“翻译要体现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思想影响。下面这个引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林语堂这种美学观在他的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e.g. 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page 312)
Little boats passed up and down the river, tossed about by the waves like falling leaves in a storm. Looking at a view like this somehow made one feel the vanity of life and the futility of its struggle.
林语堂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译者,这样的双重身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个体。作者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引发一些关于林语堂本身的主体性在其著作以及译作中的融合体现的讨论!
在结文时,笔者特引用林语堂的一首诗作,与读者一同领略大师风采:“道理参透是幽默,性灵解脱有文章。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对面只有知心友,两旁俱无碍目人。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领现在可行之乐,补平生未读之书”。 (1934年《我的话·杂说》 )
参考文献
[1]Lin Taiyi,My Father, Lin Yutang[J].Readers Digest February,1991.
[2]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沈复(清).浮生六记[M].林语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陈荣东.一篇不该忽视的译论—从《论翻译》一文看林语堂的翻译思想[J].中国翻译,1997(4):27-31.
[5]沈复(清).浮生六记[M].林语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