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骂岂宜上标题

2013-04-29 02:21:09刘宪阁
新闻爱好者 2013年8期
关键词:张季鸾标题

刘宪阁

【摘要】近年来每遇重大社会事件,时见国骂上标题。媒体人的这种义愤情绪可以理解,读起来也很解气,但类似标题总上版面还是有些欠妥,文风恶俗之外,与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与伦理亦不太搭调。重读老《大公报》人王芸生等的言论,其关于做新闻切忌谩骂的看法值得注意。

【关键词】国骂;标题;王芸生;张季鸾

面对严重的社会不公或者遭遇突发的非常事件,有些媒体人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破口大骂,甚至行诸荧屏和版面。比如台北东森电视台的主持人就经常口出“三字经”。这种情形香港媒体偶尔也有,但因为有评议会等之存在与制约,相对还好些。不过2011年夏天“7·23”动车事故后,香港个别媒体亦拟出“只要通车,不要救人:×××!”这样的标题,且在社会上特别是网络上反响较大。这种风气随之亦感染到大陆,某报亦刊出“××ב奇迹!”这样的标题。老实说,非常理解一些媒体人彼时彼地对某人某事的义愤情绪,而且这种带有相当感情色彩的新闻标题,读起来也确实很解气,不过话又说回来,类似标题总上版面,还是有些欠妥,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文风恶俗之外,更重要的是与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与伦理亦不太搭调。也正因此,重读老《大公报》人王芸生等关于做新闻切忌谩骂的看法,并非没有意义。

最初注意这个问题,还得从央视女记者柴静的一则误传说起,即大时代的记者应当有公心与诚意,切忌嬉笑怒骂。这段话,她先谓是胡政之说的,后来又称是张季鸾讲的,实则都不确。

2009年接受《读者》杂志访谈时,柴静被问及为什么其网易的个人博客近期更新比较慢。她回答说:“表达是种诱惑,也是种陷阱。每天更新博客,证明自己一直在思考,而且很快得出了结论。”随即亦表示:“这太浮躁了。尤其拥有部分话语权时,更要谨慎。”紧接着这句话,又说道:“《大公报》的创办人胡政之说过,下笔切忌嬉笑怒骂,要有公心和诚意。”[1]这是她第一次谈新闻人不可嬉笑怒骂,只是被安到胡政之头上。此说较少为人注意,影响亦不大。

广为流传的是2011年夏柴女士一篇博客中的相关文字,这也是继那次访谈后,她第二次谈到这个话题。那个不平静的夏季里,社会上发生了很多事,围绕着柴静也有各种流言。特别是“7·23”动车事故后,网上有人假借其名义发言,引发各种猜测。她不能不出来说句话。于是就有了8月8日的那篇博客:《道路不易 小步徐行》。文章说,“这两三个月,因为准备新节目,改书稿,耍,一直没有更新博客,让大家惦记,信件电话很多,谢谢关切,不能不在这里回复一下”。接着就很多人所关心的动车事故问题,她写道:“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在国内任何网站开微博,没有以‘动车记者的身份注册过,也不会写那么悲情的话。”所以如此,是因为坚信“记者这个工种,干什么活之前不必要宣扬,更不会挟以自重”。柴静表示:“大家的关切与期望我是知道的,但不用相信这类的话。”接着这段话,她又写道:“《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曾说过,大时代中的中国记者,下笔切忌嬉笑怒骂,要出自公心与诚意。所以,我们做这个工作,报道事情不论大小,不求轰动,但愿事事能践行这一条,才算是配得上自己期望的世界。”[2]正是这九十来字提到了张季鸾,随后被网友广为转发和评论。

这篇网易博客,是2011年8月8日16时25分发表的。随后为网友注意,新浪微博上发出的第一篇转载和评论是16时54分。而第一个注意到“《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曾说过”那部分文字,并摘引到新浪微博上的网友,是16时58分发出的。17时05分,新浪博客频道官方微博“@头条博客”转发了柴静的文章,随后为更多网友注意和转发。在这个转发链条中,更多网友开始注意到关于张季鸾的那段话。22时21分,西祠胡同记者的家论坛官方微博“@记者的家”发表了这样一条微博:“#媒体人。快语#【公心与诚意】柴静:我没有在国内任何网站开微博,没有以‘动车记者的身份注册过,也不会写那么悲情的话,记者这个工种,干什么活之前不必要宣扬,更不会挟以自重。《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曾说过,大时代中的中国记者,下笔切忌嬉笑怒骂,要出自公心与诚意。”由此也引起了更多网友的注意、转发和评论。当然,网友们在转发和评论时,各自的侧重点并不一样。比如有些像“@记者的家”那样,注重前半部分的内容;有的网友则更为注意“《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曾说过”以后那九十来字,而且似乎也更多。

比较柴静在访谈和博客中的这两处相关表达,可以发现除了个别文字的细微差异①,最大的不同是她先说这段话为胡政之所言,后来又称是张季鸾讲的。②尤其博客中的那段话在网上传来传去,结果让很多网友误以为“大时代中的中国记者,下笔切忌嬉笑怒骂,要出自公心与诚意”这段话真是出自《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之口。其实据笔者阅读所及,后半段即“要出自公心与诚意”多少还有些影子,也比较符合胡政之、张季鸾的一贯想法;前半段即“切忌嬉笑怒骂”则有些想当然。翻阅《胡政之文集》,似未有这方面的明确表述。[3]再查《季鸾文存》,结果亦然。[4]另外,笔者近年浏览过张季鸾先生大量未收入文存的文字,印象中似亦没见他说过这样的意思。而且我们都知道,张氏在新记《大公报》早期的一些文字风格何尝不带有嬉笑怒骂的色彩?其典型者,大概莫如名篇《蒋介石之人生观》。③尽管也有论者指出,在其诸多作品中,这种怪异风格张先生只是偶尔为之,甚至可谓绝无仅有[5],但起码可以说,个别时候张季鸾并不排斥嬉笑怒骂。当然,骂归骂(甚至私下里他也确实大骂、怒骂过),但是否会把这种个人情绪,特别是国骂之类的非常言辞搬上版面,在张季鸾那里显然还是可以斟酌和考虑的。

这段误传目前仍在网上广为流布,而且一再被强加到张季鸾的头上。很长一段时间内,笔者也确实没找到什么特别有力的证据可以辟伪,不过最近终于有了一点新的发现。柴静女士很可能记错了,给她启发的那段话并非胡政之或者张季鸾所说,而是另有其人,即接替张季鸾主持《大公报》笔政的王芸生。

首先要感谢老报人俞颂华的那篇《富有热情的王芸生》,文中谈到这样一件事:抗战期间他曾在重庆南温泉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系任过教职,当时学校请王芸生到校对新闻系及新闻训练班学生演讲。一般请外人来授课,俞颂华并不是每次都去听。但是王芸生演讲那次,他去了,并且自始至终听得很仔细。俞颂华记得,当时王芸生对学生讲了“做人之道,立言之道,做新闻记者之道,讲得兴会淋漓,慷慨激昂,热情洋溢,使听者个个感动”。比如王芸生说道:“对人应当隐恶扬善,除非其人绝无希望,不要予以太苛的批评,以致绝其自新改过之路。”尤可注意的是,王芸生特别谈到了“切忌谩骂”的问题。他说:“提笔写文,评论人物,要具有宗教家和教育家与人为善的精神,善尽其忠告善导之言职,切忌谩骂,对人滥施攻击。”这篇演说稿由学生记录,经俞颂华过目,再由他寄给王芸生,经王再做修正补充之后,在该校出版的《新闻学季刊》上发表。[6]

毕业于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的葛思恩,后来在回忆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记得当年系里有时会邀请知名报人来演讲,比如《大公报》王芸生就来讲过“新闻记者怎样立言”。他还记得,这篇讲稿后来刊登在《新闻学季刊》上。[7]有了刊物的名字,也有了演讲的题目,剩下的只需要找到这篇文章即可。查《新闻学季刊》,确实可以找到该文;[8]而且这篇《新闻记者怎样立言》后亦为多种书刊转载和收录。

在这篇演讲中,王芸生明确说道:“立言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就是奖善最上,怨恶次之。”也就是说,“要有‘与人为善的精神,切忌谩骂”。何以这样说呢?他认为过去新闻界走了一条很错误的路,即以骂人为高明。当然,这个责任应由记者与读者共同来负。从做报的角度来讲,过去比较重要的报纸,大都设在租界里面,原因之一就是“便于骂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等之保护,被骂者就是有心想干预这些报纸,往往也管不着,而只能徒唤奈何。另一方面,看报的人“也喜欢看骂人的文章,特别喜欢看揭破人家阴私的文章”。久而久之,一些读者评论报纸的好坏,就是说要看“某报是否敢说话”。而所谓“敢说话”,相当程度上就是“敢骂人”之谓。看报的嗜好如此,办报的也不得不骂人以迎合读者。

在王芸生看来,这两方面显然都错了。因为批评某个人、某件事的目的,“是在要求他成为好人,做出好事,而不是和谁有仇”。被骂的人决不会因为你的骂而变好;相反,也许还会恼羞成怒,更加坏起来。当然,有时候作为报人也要骂人,比如对于作为敌人的日军及其帮凶汉奸,他觉得就完全用不着客气,鸣鼓而攻之可也。但是王芸生也强调,两国开战,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同样,“新闻记者的骂人,也应该于最后不得已时才使用”。

王芸生告诫新闻专修班的学员们“我们说话,一定要尊重对方的人格,不可伤了人家的自尊心”,否则非徒无益,甚至有害。他强调,立言“有时应采教育家及传教士的精神”。因为一个人尽管可能是十足的坏蛋,但也不愿被人家说他是坏人,而这种喜善的情绪,正是非常宝贵的。作为新闻人,在立言时便可注意适当加以利用。

在新闻圈里摸爬滚打多年,王芸生和大公报同仁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比方说某人本身有着许多缺点,凭主观上的感情,应该马上除掉;但有时又囿于情势,不能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骂他坏,他也许坏得更加起劲一点。如果他还喜欢人家说他好,那就有几分希望了”。所以,作为新闻人,王芸生认为此时就“应该拿出教育家的态度来教化他;假如还不行,我们更要拿出传教士的精神来”。因为你是上帝吧,但上帝就应该做好事。对于固执的人,可以用类似的信念去感化他。王芸生强调:“除非到了最后万不得已时,不要骂人,就是到了非骂不可的时候,骂的态度也还要是公(正)的。”[9]

可以说正是凭着对人心、人情比较恰切的把握,作为新闻人的王芸生等新记大公报同仁在笔下虽亦时见锋利,甚至不留情面,但亦决不轻易口出恶言,甚至肆意谩骂,由此也体现出他们在言论记事时对国家、对社会、对民众有担当、负责任的态度。《大公报》的很多言论报道之所以颇具说服力、能赢得读者,也正是和这种负责任的态度,特别是张季鸾、胡政之等反复强调的要知人论世、要设身处地为各方着想有关。就像史家陈寅恪主张须有“同情之了解”一样,大公报同仁在很多时候也是本着隐恶扬善之意,拿出教育家和传教士的精神,对当局者予以苦口婆心的同情、理解、支持、说服乃至批评,而不以放纵情绪、随意谩骂甚至夺人眼球为高。从更大的范围来看,这也是很多现代中国新闻人所同具的认识和体会,亦可谓一种共识和传统。比如被称为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新闻学的老报人张友渔,很早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感情用事,在新闻记者,是最大的忌避。”[10]因此,做新闻须多琢磨、多思考,不能凭一时感情,率性而为,意气用事,否则说不定会适得其反。

说“三字经”之类的国骂不宜上标题,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何况如前所见,柴静引以为据的关于张季鸾的那些事儿在史实上未必准确。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像柴女士关于张季鸾这样的明显误传,非但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反而还在网上广为流传?

其因之一在于,诚如大家都可以注意到的,出于对当下现状的不满,一些人热衷于追忆历史,乃至想象民国;同样,因为对时下新闻现状的不满,很多人在观察、分析和评判当代中国新闻界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诉诸历史,特别是1949年以前的中国新闻史。④因而关于那个时期的新闻人及相关故事,就为很多人所迷恋、信任,乃至尊之为宗师、奉之为典范。在此背景下,作为中文媒体中唯一获得密苏里新闻奖这样的国家荣誉的《大公报》,及其重要创办人胡政之、张季鸾等的故事,自然就更容易引起各方好感乃至受到青睐。至于在各种叙述、传说、想象乃至神化中,史实之确否,则全不计矣。相关评价也是这样。贬损辱骂者诚亦有之,而过度美化、立异以为高者,更是屡见不鲜。此亦为反对而反对的一种代价欤?一叹。

回到这两年接二连三地发生国骂上标题这样的事情上来。窃以为,首要的还是史实的溯本清源。即不仅要厘清1949年以前那段相关的中国新闻史,也得梳理1949年后这段同样丰富多彩的当代中国新闻史,看看他们是否骂人,以及怎样骂人。这方面,笔者和一些同仁正在努力。与此同时,理论上的探讨似亦不可缺少,唯非本文所可胜任,谨述于此,以待高明。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AXW001)]

注 释:

①访谈中是“公心和诚意”,博客中则是“公心与诚意”。

②也许是注意到包括笔者在内的相关批评,随后在一次采访中,柴静只是笼统地说:“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大时代的记者应当有公心和诚意,不要嬉笑怒骂。”这个表述与前两处略有差异,但意思都差不多,尤其是没讲到底是谁说的。见《柴静:记者要表达的是事实而不是情绪》,《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23日第3版。

③张季鸾:《蒋介石之人生观》,天津《大公报》1927年12月2日,社评。新闻史论著提及此篇,大多有“嬉笑怒骂”之评。

④诉诸历史之外,还有诉诸其他国家。关于思考和评判当代中国新闻的这两种方式,稍后将另文探讨。

参考文献:

[1]羽毛.航行在海上:专访柴静[J].读者,2009(5).

[2]柴静.道路不易 小步徐行[EB/OL].网易博客,http://chaijingguancha.blog.163.com/blog/static/1262222342011784250551/,2011年8月8日发表,2012年10月28日访问.

[3]胡政之.胡政之文集(上下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张季鸾.季鸾文存(上下册)[M].重庆:大公报出版部,1944.

[5]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C].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107.

[6]俞颂华.富有热情的王芸生[J].人物杂志,1946(4).

[7]葛思恩.早期的政治大学新闻系[M]//新闻研究资料(总第四十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67.

[8]王芸生.新闻记者怎样立言(中政校新闻专修班演词)[J].新闻学季刊(第l卷第2期),1940年7月20日出版.

[9]陈桂兰,主编.薪继火传:复旦大学新闻传播论文集1929-1999[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71-72.

[10]张友渔.由消息的真伪谈到天津益世报的失败[M].1933年12月14日北平《世界日报》新闻学周刊创刊号,收在《张友渔新闻学论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15.

(作者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

编校:赵 亮

猜你喜欢
张季鸾标题
留三分钟检查自己
买不了的张季鸾
做人与处世(2018年1期)2018-04-27 08:33:38
收买不了的张季鸾
杂文选刊(2017年12期)2017-12-13 22:03:03
故事,让学生语言能力有效提高
浅析新闻标题翻译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23:21:06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新闻爱好者(2016年9期)2016-11-15 19:50:01
从“归化”和“异化”角度看新闻英语标题翻译
考试周刊(2016年63期)2016-08-15 22:18:30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环保类微信标题研究
新闻世界(2016年8期)2016-08-11 08:16:02
巧拨千斤解“标题”
范长江与张季鸾:何以从道义之交到分道扬镳
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 17: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