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芳
摘 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既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又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物理理论知识水平、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本文从编写教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评价效果四个方面探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升技能。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中职 物理教学
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受普通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仍偏重于理论体系的完整传授,沿袭传统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虽有实训环节的教学,但理论和实践有所脱节,时常出现理论教学只顾理论,實训教学只顾实训的现象。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适应中职学生实际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物理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融为一体,通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和统一。这种教学方法的基础是“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因此,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物理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在内容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二者同步进行,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加牢固。在教学中,对理论的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实用、适度”为重点,对技能训练则以“科学、规范、创新”为重点。
在讲解库仑力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确信带电粒子间有作用力后,不急于按照课本上的方案立即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简单地把结论交给学生。而是先提出:带电粒子间的作用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围绕带电粒子,透过刚刚讲授的理论(是“必需、够用”的知识),对影响带电粒子间作用力的因素进行猜想、展开讨论(重点在“实用、适度”)。学生会围绕着带电粒子间的作用力,逐一列举出电量、距离等不同因素。在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出相互独立的有关因子后提出:库仑力与这几个物理量的定量关系?再让学生以所学理论知识来猜想、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同时建议以实验结果检验猜想。请学生打开课本,对实验内容认真领会,并引导学生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师生按照科学规范共同进行实验操作、分析论证、得出结论。采用这些步骤,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可以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判断、论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活动,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规范掌握实验技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觉操作,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中职学生物理课程学习的现状
中职学生文化课成绩偏低,知识结构及整体综合素质较差,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期,物理学科就已经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进入中职学习后,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愈发感到概念抽象、内容多而杂、知识很难领悟和掌握。中职多数学生认为物理学的知识与专业无关,学了没有太大的用处,大多数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学生厌学情绪很浓。中职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钻研精神,好玩好动,上课静不下来。上实训课容易,上理论课难,学生不喜欢老师长篇大论、对知识满堂灌。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纯理论的教学,教学者经常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和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对抽象物理理论摸不着头脑,遇到实际问题不知所措。如何突破这一现状,是中职物理教学面临的一道重要难题。
三、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物理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实验,实验是基础,实验是探索的出发点,实验是寻找规律、得出结论的途径,还要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物理是中职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第一学期必修课程,该课程的设置不是为了培养物理专业工作者,而是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知识打基础,中职物理教学应追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针对学生学习现状特性以及中职物理课程特点,教师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模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和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既符合物理学科重实验、重应用的特点,也符合中职教育能动手、会操作的特征。
1.理实相融编写教案
迄今为止,中职物理无论是统编教材,还是非统编教材,基本上还是按照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来编写,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与专业知识及实际应用相脱节,让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性内容较少。这种编排虽然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自学能力较弱,教材中部分内容即使教师三番五次地讲授,学生也难以理解。
教师要围绕中职物理教学大纲要求,但不拘泥于大纲,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出发,认真研究课程教材,将理论讲解、操作示范、技能训练有机融合来设计教案。这种教案不是将理论和实训简单地堆砌,它包括:明确的教学目的,包含传授哪些基本知识,掌握哪些基本技能;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及工、量具选用与准备;教学过程编排,尤为重要的是对于教学难度大的内容,要编排先操作后讲解,还是先讲解后操作程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事项以及学生作业设计。只有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构思好,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好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案应轻内容而重组织过程和训练方案,应尽量避免在教案中罗列大量的教学内容。教案的核心内容,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体现在讲授和操作示范、学生分组、操作训练、巡回指导、技术纠正及安全事项等方面。
为了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思维,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教案编写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要遵循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应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设计符合学生智能水平、难易适度的教学项目,包含操作示范、理论讲授、生活事例、实训操作。教师要尽量准确地研究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即充分了解并研究学情,以新旧知识的“联系处”“结合点”为学生获得新知的“出发点”“生长点”,把教案重点放在学生的有疑之处,以引起认知冲突、诱发探究兴趣、建构知识体系,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2)要有利于建立中职学生的思维模式。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与现象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引发他们发散思维,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主动学习建立知识架构与思维模式,全面提升理论水平与操作能力。
(3)要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目的之一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案设计要着力引起学生比较良好的情感体验,因而这样的背景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莫过于兴趣,兴趣不但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兴趣,学生对物理的现象极易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这是整个教学教案成功的关键。
2.理实相映组织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训穿插进行,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在教学实施中,其教学尺度难以把握,过多操作实物,又类似于工艺课或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时的穿插录像、投影、挂图、板书、讲述、提问、示范、实训操作,教师必须做大量的备课工作,而且教学过程必须有周密的计划与安排,否则教学尺度一旦把握不准,就难以达到一体化教学的要求。讲知识、教方法、练能力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质。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去发展思考力,去领悟寻求真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的教师要善于把基础理论的讲解、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训练前后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着力以下三个重要环节,认真上好理实一体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实训,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好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从而解决问题、释除疑惑、建构知识。
(1)加强直观教学,强化理论结合实际。很多物理规律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物理教学中,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既看到物理原理的实用性,又能逐渐学会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物理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物理规律和知识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直观教学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与实际结合,使学生主动学习,让课堂富有活力。如:用“翻滚过山车”讲“圆周活动”,用“音乐喷泉”讲“共振”,用“热气球”的制作讲“气体的性质”,用“光导纤维”讲“全反射”,用自制的电磁波发射器演示“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对着发射器说话或唱歌,一般收音机就可以收到等等。列举物理知识应用的事例,能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是这样直观,这样亲切。
(2)加强师生互动,开展演示实习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在理实一体化中职物理课程课堂教学中,要利用丰富多彩的实习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加强互动,学生会产生迫切想要学习的愿望。学生不但喜欢上有演示实习实验的物理课,更喜欢自己能动手做实验。物理教师要重视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包括小实验,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以基础实验来讲授物理规律,能使学生对这些物理学原理和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结合示范性实验,能使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解决问题;配合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实验的理论设计;通过实习实验,加强了物理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兴趣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现代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动态逼真、表现力丰富等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它能把一些无法看清的现象模拟出来,从而让学生获取足够的感性材料,为思维加工奠定基础。它恰当地使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性联想。
例如:在摩擦力问题中展现输送带送物实际情景,在讲匀减速问题时利用多媒体展现刹车实际情景,在尖端放电问题中展现避雷针实际情景,在单摆问题中展现秋千实际情景等等。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3.理实相趣引导学生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的艰辛,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一种极大的推动力。笔者在讲授力的合成时,首先设计了一个小实验——“拉不直的绳子”。让两个学生用尽最大的力气拉一条中间挂有一个书包的绳子,看看班上谁的力气最大,谁能把绳子拉直。学生跃跃欲试,几轮下来发现绳子不管怎么拉也拉不直。学生的好奇和疑问顿生:为什么?于是笔者顺势引入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对新知识的学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他们理解知识。再如学习电阻一节,笔者收集在不同产品中不同类型的电阻,如声光控开关,这已走进千家万户,笔者向学生展示了里面最主要的光敏电阻。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强烈欲望。教师应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多了解概念、定律、定理内涵与发挥作用条件等,并设计实验让学生操作或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到黑板上做,鼓励学生大胆实验,能做多少都值得表扬。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提高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在实践中拓展思维,建构知识。
4.理实相依评价效果
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评价教学效果:一是基本技能的获得程序。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加大了实践的力度,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所以,在评价教学效果过程中,实践技能衡量的标准是“会”还是“不会”,即通过学习,学生能否获得初步的、准确的操作技能,而不是以技能是否纯熟作为衡量的标准。二是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理实一体化加大技能的培养力度,淡化理论教学,并不等于抛弃了对基本知识的要求,而是二者相互依存。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目的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技能培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基于上述观点,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内容上,应由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两部分组成,在考核理论中也考核操作,在考核操作中也考核理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各占权重,操作成绩的权重可稍大些,但不超过总量的70%。
不可否认,理实一体化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对中职物理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让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掌握和提高终究还必须通过中职教育后期的综合实习来实现。对有一定操作性的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许多优越性,但理论性强的课程是否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则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理实一体化物理教学实质就是教师借助直观的手段,传授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使学生从不知道到慢慢熟悉,从生疏到熟练、到形成技能技巧,为将来专业技能培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主编.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封小超,王力邦主编.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张明明主编.物理(通用类)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9.
[4]罗及红.关于改编中职学校物理教材内容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6(10).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3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高级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