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
摘 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建立一个新的概念进行适当的教育,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方式和专业知识,完成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方法;课堂效率;正确评估
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应体现“主体性”,树立“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应该平等”的观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为新课程改革最终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实现构建和谐、互助、愉快的多元文化的交流体系和相互支持、活泼的课堂生活。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是关键因素,能促进课程改革。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促进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一、了解学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先决条件
本质上,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高效学习的过程。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育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的身体。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有效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必须不断优化组织形式的学习,以便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最大化。新课程从“知识”到“人”到“生命”再到“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充分理解学生。
首先是他们的身体状况。在这方面,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表现、心理状态和其他生理指标。其次是心理方面,应该理解学习的目的、情感动机、生物倾向和感兴趣的方面。在教学的安排方面,以中等学生为基础,鼓励低级学生一个更高的水平。由于部分学员的潜力有待挖掘,所以很难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能暂时模糊近似定位。因此,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安排,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
二、合理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随着新高中课程改革,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树立新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这样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解释一些。关注学生探索能力,提高他们能力的探索。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阅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使用多媒体,生物课也会变得多彩。
1.重视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阅读能力是要快速吸收文章正确的内容,包括手写或印刷或电子出版物载体的数字信息。这种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会取得显著的成功。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要的作用,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发阅读兴趣,鼓励快乐阅读;阅读方法的指导,并进行及时辅导,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如在阅读氨基酸分子结构的共同点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和语词含意,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和吸收知识信息。引导学生注意“至少”和“同一”两个词。“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其意并非仅含一个,而是不低于一个,即一个或一个以上。“同一个碳原子”,其意不是两个,更不是三个或多个,非其他原子。
2.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每一个科学发现都离不开生物学实验,因此,教科书对于每个学生培养兴趣、探索文化和科学探索精神是一种机会。在处理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科学家探索之路,鼓励学生对科学家探索的过程进行研究,所以学生们会更感兴趣,积极参与,在无意中提高探索意识和能力。教师重新对学生进行评估,学生在实验设计思想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纠正学生在实验设计出现的遗漏和错误。在学习本课程中学生将得到一种成就感,利用生物实验来提高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3.合理利用多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教学方法已经走进教室,这意味着使宏观与微观、静态和动态、抽象和直观很容易地实现转化,通过声音、图片、视频和其他刺激,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器官,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使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是高效的,合理地使用才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恰当评价和正确引导学生
如果教学准备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学因素,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总结阶段,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也会增加课堂的和谐性。这说明评价教与学的活动在教学中已经贯穿,不只是教学活动之后。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教学评价作为一个工具,用它来显示学生差异,促进平衡,加强指导,有效地使教学效果达到可持续发展。
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鼓励学生去进一步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知识水平是自己最想知道的,但是也最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一个合理和公正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测试和评估应该灵活,建立一个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此评价系统允许学生把学到的生物学概念、重点和难点得到巩固和升华,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创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能使学生敞开心扉,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这种方式中,学生将在心理上建立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