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达 朱荣
通过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以及创业环境掌控能力六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较好,比较缺乏的是创业知识和创业环境掌控能力。高校在此方面应当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
创业者创业素质创业教育大学生
一、调查目的
目前,随着我国创业环境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众多研究表明,创业者的创业素质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创业是否成功。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者的素质能力进行考察,了解大学生创业者素质的现状,探寻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素质能力和影响因素,从而反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培养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更好的建议和对策。
二、调查内容
笔者长期担任大连市YBC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活动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大学生创业者素质的调查问卷,分别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以及创业环境掌控能力六个方面进行调查。其中,创业意识包括创业意愿、创业动机和创业价值观;创业精神包括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务实精神和团队精神;创业能力包括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和判断决策力;创业品质包括坚韧性和敢为性;创业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创业环境掌控力包括环境适应力、机遇把握能力、资金获得能力和法律政策把握能力。
三、调查对象
本调查于2012年下半年进行,调查对象为大连市已经创业和即将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者。这些创业者正在接受大连市YBC和大连市人社局组织的创业青年培训。此次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1%。实际调查样本的创业情况为:尚未创业但计划创业的21%;创业1年以下的39%;创业1~3年的34.5%;已创业3~5年的5.0%;已创业5年以上的0.5%。从性别上看,男性创业大学生占76%,远多于女性创业大学生。从学历上看,本科生占92%,研究生只占8%。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创业意识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者有非常清晰的创业意识,76%的人选择创业是“成才和自我发展的一种途径”,19.5%的人选择赚钱是其创业目的,应对找工作压力而选择创业的仅有1.5%,绝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有明确清晰的目的和良好的创业意愿。
2.创业精神
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新精神调查发现,11.5%的认为自己“完全具备创新精神”,43.5%的人选择“比较具备”,37.5%的创业者选择“具备创新精神”,能够在创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创新作用。
在调查对象被问到“您是否适应与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一起工作”这一问题时,13%的人选择“非常适应”;48%的创业者选择“比较适应”;36%的人选择“适应”;只有3%的创业者认为自己“不适应不同背景团队成员”。
3.创业品质
关于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品质调查,主要针对创业者的坚韧性、敢为性两个方面进行,其中创业者被问到如何面对创业风险时,48%的人选择“努力承担”,33%的人选择“倾向于承担”,19%的人选择了“逃避与承担各占一半”。从调查结果看,创业者能够理性地对待创业风险,敢于承担风险和压力。
4.创业能力
对关于大学生创业者创业能力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者的沟通能力和判断决策力较好,其中被问到创业者的人际关系情况时,57%的创业者“人际关系处理的很好”;17.5%的创业者“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非常好”。关于判断决策力调查,45%的创业者在面临做决策时“比较果断”;11%的人选择“非常果断”;38%的创业者表示“果断与犹豫各占50%”。
5.创业知识
对创业知识一项调查了解中,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知识学习比较缺乏,其中,49%的创业者不了解专利知识;8%的人选择“非常不了解”。在被问到是否学习过创业课程时,35%的人选择“比较少”,29%的人几乎没有学习过创业课程。被问到是否会制作商业计划书时,31.5%的人选择“不太会”,16.5%的人选择“几乎不会”。大学生创业者缺乏的并不是教科书中的基础知识和管理知识,而是创业实际操作需要的知识,例如商业计划书的制作、公司建立流程、手续等具体的实践知识,因此,创业知识的培训是大学生创业者接受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6.创业环境掌控力
对大学生创业者关于创业环境把握能力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者比较重视创业环境的影响,但是对外界环境的把握能力却又较差,例如,在被问到对创业政策法规了解程度时,43%的人选择“不了解”,10%的创业者“非常不了解”。国家的法律政策是创业的大环境,了解法律政策常识对创业成功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大学生创业者关于法律政策的培训必须纳入到创业教育的体系中来。
五、结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较好,比较缺乏的是创业知识和创业环境掌控能力。从存在的问题看,一方面,创业者对创业知识不了解。主要原因在于很少接受过比较正规的创业课程和创业培训讲座等方式,对专利知识以及商业计划书制作等具体的操作性知识非常缺乏,从而造成了创业的阻碍。另一方面,创业者对外部环境的把握能力比较欠缺。例如,对创业相关法律政策的了解非常少,而目前我国有很多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支持政策。因此,了解相关法律政策是寻找项目、准备创业的前提。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本文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社会实习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目前高校本科校外实习实践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大四学年的第二学期。而事实上,这段时间学生均在找工作和准备毕业论文,实习实践的初衷根本无法达到。本研究建议可参照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习时间延长至一年左右。这样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而言,则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接触社会并了解社会,为以后的创业活动着手准备。
2.帮助大学生创业者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一些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期望的模糊。从笔者接触到的大学生创业者看,部分大学生的创业目标并不明确,甚至是迷茫和慌乱状态,经常有怀抱着一大摞个人创业梦想,对任何创业项目都感兴趣,却不愿意详细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商业前景等,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创业失败。所以,高校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
3.完善高校创业指导模块,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本研究并不鼓励所有的大学生都进行创业,因为创业的困难和风险都很大。所以,高校应当完善创业指导模块,帮助大学生树立风险意识,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于适合并愿意创业的大学生,高校可以帮助指导并完善其实现方案。对于不适合创业的大学生,高校要对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培训,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2]Conlin Jones,Jack English, A Contemporary Approach to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ducation and Training,2004,(46):416-423.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国际比较视域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DA090200)、2011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JG11DA012)、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