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意义与途径研究

2013-04-29 00:44秦洪涛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红色思政大学生

秦洪涛

地方红色文化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它对促进地方高校思政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地方红色文化,通过地方红色文化进课堂、建立地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方式,开创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

高校思政工作地方红色文化融合途径当前,文化在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诞生以来,对中国解放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把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工作结合起来,有利于传承红色文化,促进高校思政工作健康发展。

一、地方红色文化的界定

本文所说的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解放、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所产生的精神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总称。既包括遗址遗迹、陵园、纪念碑馆、名人故居旧址、会议旧址等有形的资源,也包括在这段时期内形成的革命文艺、励志事迹等无形的资源。它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优质资源,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

地方红色文化则指高校所在地及周边地区存在的红色文化,它因为距高校近,便于高校師生实地考证体验,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尤为深刻直接。

二、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意义

1.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政工作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世界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快速发展融合的今天,各种外来文化、制度、观念等诸多因素对我国的文化体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这就需要我们加大高校思政工作的研究力度,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以健康向上的红色文化鼓舞人、教育人、塑造人。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能大大丰富高校思政工作内容,完善高校思政理论体系,从而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向前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是我国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地方红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高校思政工作者责无旁贷。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有助于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能有效地指导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开拓新的路子。

3.有利于增强抵御西方社会各种思想侵蚀的免疫力。红色文化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并在战争年代发展起来,具有革命战争年代独有的特点,尤其是在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能够有效地抵制以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的和平演变,特别是对青年学生,能够帮助他们增强抵御西方各种思想侵蚀的免疫力。

4.研究高校思政融入地方红色文化,可以促进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文化是软实力,是重要的生产力元素,是吸引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地方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工作和谐共融,互为促进,有助于地方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增强地方文化的吸引力,从而凝聚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途径研究

1.编写乡土教材,推进地方红色文化进课堂。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红色文化编成乡土教材,利用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为大学生提供亲切可信的价值观导向。高校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课堂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确保红色文化进课堂有计划的逐步推进,将红色文化延伸到课堂教育的各项环节中,积极主动占领课堂教育这块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阵地,让红色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奏响时代主旋律。

利用课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红色文化进课堂过程中,不能畏难而退,而应知难而进,要敢于正视学生的质疑,勇于面对不同声音,把大学生在世界观塑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统一梳理出来,做出正面的、合理的、真实的回答,既保证教育的引导力、影响力,也要强调在碰撞、吸纳、融合中达成共识、形成共鸣。

2.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标语、橱窗、雕塑及校园各种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营造校园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的氛围,使红色文化在大学校园中处处可见、可感、可学,从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育。红色文化教育要立足大众的视角,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服务大学生、引领大学生、鼓舞大学生,让红色文化赢得学生的欢迎并深入人心。校园红色文化建设要以艺术的形式,充分展现红色文化的丰富魅力,并努力寻找其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增强感染力。红色文化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超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校园红色文化建设要充分融入各种现代文化元素,打破时空局限,产生多姿多彩、层次丰富、表现力强的教育效果。要始终坚持思想性、实践性的统一,努力做到红色文化教育大众化,满足了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时尚的审美需求。通过各种渠道培育红色氛围,净化校园人文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建立地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灌输式的教育手段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理论教学也就难于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理想和信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是身临其境式的实践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有效地把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达到道德境界的升华。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历史、文化、理论的结合上还原红色文化,引导大学生透过现实存在的红色文化,去理解和感受历史进程、革命传统和人文精神,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内涵的把握。作为地方职业院校,笔者所在的永州职院,先后开辟了陶铸纪念馆、舜皇山红军长征路、李达故居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红色之旅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地方红色文化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质思政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并加以利用,以求开创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颜吾饵.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两大困境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5).

猜你喜欢
红色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追忆红色浪漫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