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岚
摘 要: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仅关系到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阐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意见。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13-02
大学生安全教育乃是一个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它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成长需要和时代要求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其安全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全社会安全水平的改善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其安全文化的高低也是全民族安全文化水平的标志。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当今保持高校稳定及服务于社会的有效保证。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安全,是指事物的主体在客观上不存在威胁,在主观上不存在恐惧的一种状态。在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反映一定时期人们对安全利益及实施途径的不同认识。
所谓安全教育,是针对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时所表现出来的应急、应变能力的教育;避免学生自身的生命財产受到侵害的自我保护、安全防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的教育;是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
当今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和办学层次日趋多元化,高校与社会相互渗透融合、频繁接触,影响校园稳定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而高校重点发展教学、科研,培养专业性人才,容易忽视安全教育。但是大学生们从小学到大学,多半没有受过系统安全知识教育,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做事情比较感性,容易冲动,易伤害别人利益和被别人伤害。再则,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大学生心理尚未定型,认识能力有待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接触网络机会多等特点,进行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方面的侵蚀渗透,企图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领域,这些都严重影响到高校乃至国家的稳定安全。
当前,文化领域的相互交流和文化产品的输入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对于旨在建立单级世界的国家,正在利用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异同进行渗透,达到侵犯主权国家的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的目的。当代大学生正承担着传承和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任务,应该将实现这个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升到确保中国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
大学生即将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对大学生实施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大安全观,不仅关系到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促进着社会的稳定。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普遍采取的安全教育措施
1.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通过加强技防、人防、物防等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校园安全。
2.新生入校教育时进行安全教育讲座,内容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网络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心理健康等。提醒大家防盗窃、防传销、放陷阱,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3.借助“消防宣传周”、“形势报告会”及典型安全事件分析等形式,通过网络、电台、报纸、展板、传单等平台,进行安全教育、宣传,这是高校多年来进行安全教育的方式,有助于促使学生参与其中,自觉接受安全教育,有利于树立大安全观,构建校园安全文化。
4.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制度行之有效。“稳定压倒一切”,各高校充分认识到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制定了不同工作范围的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加强了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得各部门开展这一工作时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使得学校的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工作有了大幅提高。
(二)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当前的高校安全教育模式及内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法制法纪观念、安全防范意识、安全责任感等,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等教育系统重视不够,体制不健全,还未形成长效机制。如前文所言,高校工作的重点在教学、在科研、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继而忽视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开展了一些安全教育活动,但也只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没有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没有形成长期的专门的学生安全教育机制,没有形成校园安全文化。
2.安全教育的模式单一。简单的安全教育犹如隔靴搔痒,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排斥和麻痹心理,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才会当发生一些诸如财物被盗等案件时,一味埋怨学校管理不到位,而不会反思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措施是否到位。
3.文化安全与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识淡薄。当前的安全教育涉及内容面较窄,大多停留在传统意义安全上,而涉及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内容很少,部分大学生对此也不感兴趣,造成其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意识非常模糊。目前大学生中的韩流热、洋节热等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潜在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产品放大了大学生感兴趣的某些元素,蒙蔽了大学生的眼睛,认识不到这些外来文化产品并非他国真实的生活写照和文化体现。即使大部分学生了解到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形势后,表现出来的也只是缺乏理性分析的爱国热情,极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从而制造事端。
三、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大安全观
随着影响大学生安全因素的增多,安全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其内容涵盖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将安全教育引向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趋向一致,形式基本相同,效果差强人意。而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教育角度不同,特点鲜明,给人以教育启示。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大安全观,将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观有机结合,进行务实有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
(二)积极探索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模式和内容
安全教育不仅仅是搞几次讲座,发几次传单,传授一些安全防范技能而已,它更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应该探索多种教育途径,改变单一化的模式,尽早规范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科学内容,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安排到大学生课堂之中。目前,部分高校已将安全教育纳入学生的选修课程,有课时、有学分、有专业的师资,较之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更明显。例如海南大学,开设了安全教育的选修课,配备专门的师资、专门的教室,涉及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教师讲授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欢迎,大家都争相选修这门课程,学生爆满。据笔者了解,这些学生的安全责任感、责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明显优于其他学生,初步树立了大安全观,并能较理性的分析、对待安全事件,校园的安全文化建设亦初见成效。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发生在学校的安全事件,不仅会给学生本人及家庭带来伤害,同时会给学校的稳定安全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波及社会。高校必须与时俱进,站在大安全观的角度,不断拓展和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突出培养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及技能,强化网络安全责任感,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理性对待文化领域的冲突与对抗,高度认识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经得起考验的思想防线,引导学生加强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法制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常规化
高校在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中,应选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深厚的理论素养、较高的专业业务水平的人员来承担。组织安全教育工作队伍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增加他们的政治敏锐性,熟练掌握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将现实案例融入到教育工作中,强化教育效果,通过高效出色的安全教育队伍制定不同的安全教育方式,以人为本,正确引导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做到经常进行、经常落实。从维护高校稳定安全的大局出发,坚持开展各种宣传活动、知识讲座,举办丰富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当前,大部分高校还未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还未进入课堂,勢必影响到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关注程度,要做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常规化,就需要考虑使安全教育走进课堂。如前文所言,海南大学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四)正确引导,促进校园安全文化的构建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安全责任感、安全责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及能力,对破坏高效稳定安全的行为有着很好的制约作用,必须正规化、常态化。这需要高校既充分重视安全教育工作的规范实施,还要利用各种平台,创新模式,引导舆论,在高校营造一个人人都重视、处处能感觉安全存在的大环境,形成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培养、塑造大学生的安全人生观,促进健康向上的校园安全文化的构建。
总之,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只有正确把握方向,丰富教育模式和内容,加强队伍建设,才能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正规化、常态化,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
[2] 汤继承.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 金磊.关于国家大安全观与小康安全建设思路的探讨[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6).
[4] 曲长海.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务思考[J].高教论坛,2010,(2).
[5] 陈险峰.关于加强高效安全文化教育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6).
[责任编辑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