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钰
〔关键词〕 教育公平;择校现象;社会公平;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16—01
择校就是挑选学校。近年来,教育界最大的热点之一当属择校。人口流动、生活富裕及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都是导致择校的根源。笔者结合兰州教育实际,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择校现象的影响和如何解决择校问题三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追求的目标。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其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教育结果公平。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义务教育得到基本普及,普及率比同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要高,但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师资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差距很大。如,城市学校教育水平越来越高,而很多农村学校不仅缺乏基本的教学器材,而且缺师资、校舍,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存在不公平现象。这实质上是城乡受教育者权益的不公平。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教育差异很大,存在地区教育不公平现象。这实质上是不同地区受教育者权益的不公平。正是由于目前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存在着种种不公平现象,导致在每年中小学招生的关键时期,不少家长要为孩子入小学、升中学的事焦虑不安并努力让孩子进入一所好学校。
二、择校现象的影响
面对择校热,各有关方面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了困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是如此。首先,择校现象降低了教育的威信,很多品学兼优的孩子失去了在好学校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然后,择校现象某种程度上毒化了社会风气,还会导致腐败,败坏教育的形象,也会造成家长之间的攀比,引发恶性的竞争。最后,择校加剧了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和循环。同类学校为了招到优秀生源,可以说是绞尽脑汁。面对择校,好学校生源越来越好,教师的收入越来越高,教学条件越来越得到改善,师资越来越强,教师地位越来越高,而所谓的“弱校”想发展却无能为力。这种校际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学校之间的差距导致了教育差距,造成了学生所享受教育的不平等。
三、解决择校问题的几点建议
择校现象之所以产生,必然有其赖以存在的理由。现阶段,人口流动、生活富裕、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和教育理念的扭曲都是导致择校现象产生的根源。治理择校热,必须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难题。
1.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如,兰州市提出了“教育满意行动计划”,即全市2008年至2014年的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对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及办学效益低的完全中学的高中部予以撤并,使其集中力量办好初中,同时适当增设独立高中并扩大条件较好高中的办学规模,原则上实行高、初中脱钩分校办学,做到教育资源总量足额,学校布局合理,办学规模适度,教育结构科学。2009年以来已对104所公办普通中学实施了重大调整,大大地缩小了校际之间的差距,有效地抑制了择校现象,促进了教育公平。
2.严格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严格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教育法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如,兰州市政府出台了《兰州市中小学招生工作“十不准”》,其中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遵循“免试、就近、划片入学”的规定,且不允许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任何名义分快慢班、实验班。这些措施能有效地解决择校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3.建立区域内师资流动机制。学生择校,很大程度上是择师。如果让校校有名师,校校有骨干,各校师资水平不相上下,那么择校问题解决起来就会轻松许多。这就要求建立区域内师资流动机制。如,中小学教师在申报高级职称时,在薄弱学校有任教经历的可优先考虑,并实现校际间的交流,差学校也要有好教师。这就要求把名校的名校长和名教师交流到薄弱学校任教一段时间。这也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杀手锏”。通过这种举措,可以灵活地调配师资。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