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在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

2013-04-29 09:49叶岩明余日泰
计算机时代 2013年8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

叶岩明 余日泰

摘 要: 创新人才培养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科竞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提出了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创新应用人才,效果明显。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卓越工程师;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8-71-03

0 引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很多西方国家发起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倡导学生应该适应知识型的快速变化社会[1-3]。从2000年开始,香港大学着手进行了以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为关键教学革新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同时增长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批判思维、协作技能及沟通能力。目前PBL方法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之一[5]。

计算机和软件行业是近几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上个世纪,以求伯君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程序员带给业内诸多惊喜,以“一己之力”撑起一个公司的运作的案例层出不穷,“知识英雄”的称谓也被广泛加冕于这批软件工程师。但是,随着计算机和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快速加强,相关的技术体系越来越庞大,各种信息化系统和专业软件也日益趋于复杂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信息领域的“个人英雄”时代自然终结,现在的软件行业一定是团队化、协作化甚至是国际化的。

软件工程专业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软件行业特征和氛围。相比其他学科而言,软件工程是创新性、实践性和协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且是技术体系发展最为快速的学科。因此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在教学上突出案例驱动的实践教学的作用,首先引进了部分具有企业背景的教师,并与微软等大公司合作培养了一批三师(讲师+工程师+职业师)型教师;其次,我们在课程体系上加大课程实践内容的比例,对于技术类主干课程,实践内容和理论部分的比例不低于1:1;第三,整理实践案例库,以工程案例驱动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批判思考能力。几年的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案例的更新跟不上学科相关技术体系的发展,很多案例在运行几年后已不能体现技术和业界的现状,因此对学生的吸引力也逐渐开始下降;第二,学生会从高年级获取课程案例的解决方案甚至是源代码进行修改,而教师一般难以完全辨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案例教学相对来说还是一种半封闭式的教育体系,因此在新的解决思路、业内前沿等关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缺乏相应的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尝试PBL教学模式改革,并在2011年获得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资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学科竞赛和深度校企合作为主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将这方面的经验进行分析和论述。

1 学科竞赛和卓越工程师计划

大学生学科竞赛有着常规教学不可及的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6]。早在2007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l号)文件在“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部分就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7]。

近年来,省教育厅和各个高校都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科竞赛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展现实力的平台,甚至有些竞赛刚刚推出第一届便引起了省内几乎所有相关高校参与角逐。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计划”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8]。

由此可见,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校企合作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学科竞赛的主要功能和目标便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两者具有天然的结合点。因此,高校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鼓励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并与企业共建深度合作平台,以竞赛为契机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以竞赛来检验创新实践教学效果,是当前教学改革和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2 校企深度合作助推学科竞赛

校企合作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校企合作的形式包括:共建实验室、实验中心,共建实习(实训)中心、实习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校企产学研联合体等[9]。目前的校企合作绝大部分还是停留在资源共享(例如共建实验室等)、人才输出(例如实习基地等)和产学研三个方面。在对本科生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现有的模式作用有限。例如资源共享一般来说都是共建专业型的实验室,而绝大多数本科生难以进入专业型的实验室进行长时间的学习;人才输出一般都是在最后一年,也很难对本科阶段的整体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作用;而产学研主要针对的是教师和研究生,对本科生的辐射十分薄弱。因此,在长期的摸索中,我们提出针对本科生的“从把人才送到企业去转变到把企业引进学校来”的校企深度合作战略。这种引进不是单纯的挂块牌子,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进来,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引进来,将企业的一线工程师引进来。既然我们的本科毕业生能够进入企业承担项目开发等工作,那么为何不让合作企业早点进入学校为企业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人才?学科竞赛为这种校企深度合作架起了桥梁。

近年来的软件和计算机方向的学科竞赛逐渐转向开放式形式,而且越来越关注学科前沿、创新点和商业考量,而这些都是企业最关注的。因此,我们可以结合企业实际,针对某一竞赛题目,由指导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协助讲解目前行业背景和企业实践过程,并启发学生提炼出题目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然后让学生高效有针对性地进行国内外相关技术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制定解决方案,最后以精简的企业项目开发模式进行开发和实施。学校和企业及学生三方可根据相关协议明确最终成果的归属形式,学生的就业方式和其他涉及多方利益的相关内容。

3 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以上我们主要论述了校企深度合作助推学科竞赛的内容,这部分我们重点就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探索作一总结。

我们进行的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基本分为三大块:相关课程、企业实践和竞赛周期,如图1所示。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和科技项目有: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大学生多媒体竞赛、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挑战杯、新苗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首先,我们按照本科生年级的不同,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的竞赛或项目;其次,在课程体系上我们有针对性地开设技术类课程、人文艺术类课程等四大体系,并注重理论授课、实践授课和社团指导的结合,突出团队建设、沟通技巧、设计艺术、项目管理、开发技巧、测试方法、演示技巧等方面的内容;第三,积极引进企业工程师来学校开展业内前沿、最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讲座或研讨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引导学生发挥批判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组合思维,思考“为什么?怎么做?有无替代方案?是否可改进?”等问题;第四,积极引入企业真实项目,由企业工程师、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联合开发,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五,大部分竞赛周期可划分为:组队/选题、项目启动、项目需求分析、整体方案设计、项目实现、系统测试、文档/答辩、项目总结等环节。不同的环节对应不同的企业需求能够锻炼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最后,用竞赛的结果来检验教学改革的成败,并不断反馈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在过去的一年里,作者在这种模式下已先后组织指导学生获得省服务外包竞赛一等奖、国家服务外包竞赛三等奖、省新苗计划、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电子商务竞赛二等奖等多项竞赛奖励和科技项目,并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4篇。同时,积极联系企业与学院的深度合作,已与企业合作完成两个项目的研究开发。经过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在就业率方面近两年一直保持100%,就业质量在学院当年毕业学生中排列前30%。事实证明,本文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明显,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对企业和学院的科研积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能达到“三赢”的局面。

4 结束语

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提出了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的应用效果明显。学科竞赛不仅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更是联系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的重要桥梁。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复合卓越工程师标准的创新人才,为企业和社会打造“即招即用”的人力资源池是所有卓越工程师计划高校目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本文提出的模式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目前,该培养模式仅在软件工程专业试运行,并没有覆盖到大多数工科专业。专业化、精细化是该模式在今后推广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Fullan M., & Hargreaves, A. What's worth fighting for in your school (2nd ed.).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1997.

[2] Fullan, M. The return of large-scale refor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2000.1:5-28

[3] Kim, J. W. (2004). Education reform policie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in South Korea.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2004.14:125-145

[4] Education Commission. Learning for life, learning through life:Reform proposal for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2000.

[5] Bell, S. Project-Based Lear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Skills for the Future. The Clearing House,2010.83(2):39-43

[6] 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59-61

[7] 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二程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23/201001/xxgk_79761.html.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102/xxgk_115066.html.

[9] 徐辉,郁汉琪,朱军等.校企合作共建的安践与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87-190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