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燕
心理描写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描写。心理描写能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和情感世界,鲜活地展现人物的性格。但是人的情感往往深藏内心,难以参透。这种无形的心理活动,应该怎么描写出来呢?人物的心理活动虽说复杂,但却有迹可循。除了自控力极高的人,可以不喜形于色之外,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是会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间接表现出来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多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在不同情况下人们的眼神,动作和语言是千差万别的。心理虽无形,语言,动作和神态却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得到。
一、语言描写
人物说什么话,能够清楚而直接地展现人物的想法。下面,我们来看看,当描述学生A对学生B奚落,B被激怒时,该怎么通过语言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A头也不太抬,叹了一口气,冷冷地说:“哎,就你这样还想当班长,不是做梦吗?”
B气急败坏,厉声质问:“我能不能当班长,轮得到你小子发话吗?”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学生A通过“冷冷地”语气以及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哎”,表达了自己对学生B的轻蔑和不信任。而学生B则通过提高声调,加强语气,表达出心中强烈的愤怒。所以写作时,如果试图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心理,除了要思考在特殊情况下,人物说话的内容之外,还得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哎”“吧”“啊”“吗”之类的语气助词,借助“冷冷地”“热情地”“高兴地”“惊讶地”之类的形容词来准确描述人物的心理情感。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出自曹雪芹《红楼梦》中描写王熙凤时的段子。王熙凤一出场便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说这话时,还伴随着一阵大笑。曹雪芹在此处通过语言描写,充分地展现出王熙凤的泼辣个性。
二、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的范围很广,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动作。当一个人的情绪受到影响时,他展现出的动作和平时是绝对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某当红作家在某篇文章中的突发场景。主人公林萧发现女设计师的裙子被唐宛如毁了之后,作者对人物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动作描写。
顾里转身打电话去了。南湘低头想了想,然后也转身出去了,不知道去干什么。后台只剩下我和唐宛如,还有那个倒霉的女设计师以及一些工作人员。我(林萧)鼓起十二万分的勇气,哆嗦着走上去安慰那个女设计师,我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她的肩膀,我伸出去的手指都在哆嗦,仿佛在碰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雷管。
之所以这么描写,跟郭敬明的角色性格设定是有很大关系的。每个人的动作,都是围绕着其性格而展开。顾里果断、精明,所以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打电话,想办法通过自己的人脉来解决。南湘神秘、深藏不露,所以她低头想了想,转身出去了。至于她在想什么,去哪里干什么,都没有提及。这就跟她的神秘性相呼应。至于“我”,主人公林萧,是一个心地善良的普通人,没见过大世面,遇事不如顾里和南湘那么沉稳冷静。所以描写“我”动作的时候,用了“哆嗦”“小心翼翼”这样的字眼形容。
不难看出,在这个场景下人物们的心理活动分别如下。
顾里:平静,认为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事。
南湘:(因为性格神秘,心理活动比较难以推测)。
林萧:紧张,害怕。认为设计师的前途就毁在这一条裙子上了。
由此可以看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可以根据人物性格对人物进行一系列动作描写。通过动作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生动,跃然纸上。
三、神态描写
如果说人在特殊情况下,口是心非,表里不一。通过修饰语言和伪装动作来掩饰自己,不让情感表露出来,那么唯一能够感知这个人心理活动的就只有人物的神态了。人物的神态,由眉毛、眼睛、嘴巴共同构造。它们之间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会构成一张张不同的脸。哭,笑,悲伤,快乐,难过,鄙视,惊讶,傲慢,委屈。相对于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要求手法细腻,需要作者具备观察入微的能力。下面笔者就以神态描写,来表达几种常见的心理活动。
伤感 :她低垂着眼睛,定定地看着掉落一地的梧桐树叶,一言不发。抬起头,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突然间泪水模糊了眼眶。“再见。”他转过头对她挥手。她迅速地把嘴角弯成一个弧度:“再见,记得好好照顾自己。”
傲慢:她扬起脸,不可一世的目光缓慢地扫过教室里的每一个人。她皱着眉头,问:“今天谁缺席了?”
委屈:她低着头,咬着嘴唇,没有抬起头看任何人。但是此刻有一种名叫屈辱的东西从心底喷涌而出,变换成液体想要从眼睛里逃逸出去。啊,忍住吧,别丢脸了。她眨了眨眼,奋力不让眼眶里的泪水流出来。
失望:他既没有哭,也没有愤怒,他的脸上现在没有任何表情,甚至连目光都失去了往日的色泽。心如死灰大概就是他现在这个样子。
难过:他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啤酒,拿起杯子晃了晃,神情恍惚地看着她。“我干杯,你随意。”他一饮而尽,放下杯子,开始像个疯子一样大笑。现在他的脸和脖子都通红通红的,也不知道是喝醉了还是笑了的。
四、结束语
心理活动是很内在的、深藏的东西,如果直接说某个人很悲伤或者开心,难免缺乏说服力。而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还是神态描写来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则可以让读者感同身受,让读者产生共鸣。创作来源于生活。小学生要想掌握心理描写技巧,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观察,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样写作时灵感才会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