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怡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为什么他们乐之?因为他们似之。水者,“周流不滞,随岸赋形”,智者灵活、通达,正像水一般柔和,善变;山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仁者崇高、稳重,正如山一样巍峨伟岸。
仁者有智者之智,智者却未必有仁者之仁。他们两者的区别,就如山与水的区别,即变与不变的区别。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在他们对自己理想的态度上。智者与仁者往往都具有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智慧,这就决定了他们目光之深邃,认识之透彻,理想之远大,超越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超越了芸芸众生所能认识的范畴,也就注定了他们不为人所理解的寂寞,甚至是不为世所容的悲剧。同样是面对现实的黑暗与艰难,智者与仁者的选择不同——也就是知其不可为,为之还是不为之的选择。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通达事理的智慧,是水一般的灵活的弯折;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却是一种舍生取义的勇武,是至高无上的追求,是山一般的巍然不动的坚守。仁者甘愿为了看似不可实现的理想飞蛾扑火,在他们看来这甚至已经超越了值与不值,他们把爱人、救人当作天生的使命,当作他们来这人世间的目标。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未必能实现最终目标,却能造成广泛的影响,鼓舞更多的人为之,当为之的人多了,当“仁”变成了共同的追求,那么再难为的事也可变成可为的了。
也许仁者的选择在很多人眼中是愚蠢的:生活档次的确不够高贵——蜗居于仅足容膝的陋室之中,疏食饮水,曲肱而卧;战斗姿态的确不够优雅——因为屡屡碰壁而灰头土脸,因为恳切的疾呼而声嘶力竭,但正是这些仁者,将心血无私地撒在他们所热爱的土地,他们辅佐了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关爱千千万万的百姓,前仆后继地推动着国家与历史发展前进的车轮。
在当今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人们变得物质、自私,利己的“智者”越来越多,利他的“仁者”越来越少——这种费力又不一定讨好的事谁愿意做呢,何必为了他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呢?可不知这些“准智者”可曾想过,如果没有谭嗣同等维新派热血践志,力挽民族危亡;如果没有鲁迅在被屡遭迫害的恶劣环境下仍以笔代戈,笔耕不辍;如果没有千千万万的革命党人以血肉之躯筑成祖国抵御外侮的坚实城墙;如果每个人都只是冷眼旁观的智者,如果没有这些前赴后继的仁者,我们今天会是什么样子,智者是否还有一面享受太平安逸一面自称“智者”的资格?
今天的我们,面对危机与诱惑,应该学习仁者山一般的坚守刚正,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以不变应万变。仁者,爱人,正是因我们能无私地爱人,才能建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才能让每个人都得到幸福;如山,坚守,正是因为能一念执着,才不会被变幻的世界迷了眼,改变了自己的本心。
智者,如水,灵动而善变,启迪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认识;仁者,如山,崇高而永恒,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是我们仰望的偶像,是我们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