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课“观察引路”教学策略研究

2013-04-29 00:44许宝忠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事物科学教学策略

许宝忠

小学科学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启蒙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小学生掌握较为浅显的科学知识,并且能将其掌握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养成较为科学的行为习惯;通过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学会利用科学的视角看待问题,能够保持与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相应的科学态度;养成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博爱情怀,实现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对教学质量的提升非常重要。“观察引路”教学策略,就是在科学课堂中以引导学生观察特定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为基础,由此展开对科学规律的思考与探索,以达到培养其科学素养的目的。笔者认为,“观察引路”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划分成看、想、做、评四个具体步骤。

一、 组织观察(看)

观察是探索科学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观察引路”教学策略中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通过参与观察,学生不但能加深对所观察事物的认识,同时也能增强自身观察能力。我们知道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相对持久的知觉,需要一定的观察方法指导。进行观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拟出相应的观察计划,并能按计划仔细地察看知觉对象,从中寻求问题的答案。观察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两类。自然观察过程既可以在户外,如到郊外公园去观察落叶、花草、昆虫,到农场去观察动物的形态;也可以在教室中进行,如观察在教室中培植的植物,观察摆放在自然角中的物体等。科学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是基础,表现为以操作为主的外部活动;思维能力是核心,对外部活动进行调控;创新能力是诸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组织观察时,教师一定要做到紧扣主题且细致耐心。在观察变化中的事物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把变化前和变化后的事物分割开来,而要引导他们比较变化前和变化后的异同,从而使他们能具体了解“变化”的实际情况。例如种子受湿胀大、吐根、长出嫩叶,变成幼苗。通过引导学生将每个阶段所观察到的变化联系起来,从而对种子长成幼苗的全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教师在帮助小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时要强化对事物系统地观察,即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例如,观察一只公鸡,可以先看公鸡的整个外形,然后再观察公鸡各部分的外形特征。当然,系统地进行观察,也包括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上至下或从左至右。

总之,小学科学课中所涉及的实验都属于初等水平的实验,具有操作的基础性、过程的趣味性和实验的工具性等特点。实验本身蕴涵的自然科学知识、实验所展示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往往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学会一定的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还将知道实验是我们认识自然的工具和桥梁,知道应该利用实验手段去认识自然规律,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因此,科学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年龄小、动作协调性不强、心理承受力较差),选择难度适宜的实验操作,选取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实验,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二、 引导思考(想)

在完成了观察这个最为关键的一步之后,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就更加重要了,这也是完成“观察引路”教学策略的第二步。可以说,学生经过观察所得到的信息是零乱的,只有通过大脑思维的加工,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换句话说,思考的过程就是“想”的过程,就是对原材料进行取舍、提炼和组装的过程。这里的“猜想”,是“科学猜想”,它往往是科学实验的先奏——有了“猜想”,才可以产生引发证明“猜想”的实验,“想”的目的是为下一步打基础。实践证明,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之后,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规律之前,引导学生对有关科学规律作出各种推测。事实上,在观察中和观察之后,不少学生会自发地对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作出各种猜想。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既要发扬科学精神,又要兼顾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鼓励学生敢想、多想、会想。例如《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某些具体形象的事物去鉴别树叶的形态。这样就为后面制作叶形标本、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奠定了基础。

科学学习活动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课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亲历时间和空间,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不能将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正如《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描述的那样:“学科学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科学是学生们要自己实践的事,而不能由别人来代劳。‘动手的实践活动自不可少,但这还不够,学生们还必须有‘动脑的理性体验。”

三、 探究实验(做)

看、想都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做的环节,这是“观察引路”教学最令学生兴奋的环节。这一阶段的教学,其目的就是验证看和猜想的结果。我们知道,实验是利用一些设备和物品验证某个现象或探求某个答案,每个实验都将有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常用的实验方式有三种:一是演示性实验,即教师在讲台上做展示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掌握与当前的研究主题有关的事实;二是自主性实验,即教师组织学生按要求分组或独立进行自主实验,以掌握与当前研究主题有关的事实,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三是模拟性实验,即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相应软件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屏幕,观察实验过程,掌握与当前研究主题有关的事实。由于大多数观察会占用较多时间,所以通常都是教师进行“演示性实验”,很少是学生自己做的“自主性实验”。

对于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第一阶段的实验进行研究和讨论。不但要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研究,更要对实验的过程进行分析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要紧扣实验的主题、原理和结论,引导学生展开分析、推断和综合。

四、 组织讲评(评)

讲评是“观察引路”教学策略运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宗旨不仅在于引导学生综述实验结果,更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实践证明,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但相对于前三个环节,讲评的过程耗时较多,因此教师在组织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把握。在讲评的过程中,学生聆听或参与讲评,是对习作的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讲评之中。既然要讲评,其间必然涉及到成绩的好与坏,教师要有重点地对学生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显然,要达到上述目的,教师一人讲评、学生只当听众是不行的。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以及教师的集中讲评。选择自评与互评的优点就在于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对自我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行为的检测、学习过程的反思等进行针对性的评定,据此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有效地调整与改进,实现自我教育的结果。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评价能更具全面性和公正性。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启蒙课程,其突出特点就是浅显性、趣味性,为此教师要细心呵护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以及对科学的情感和求知欲。科学课的教学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要最大程度地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多为学生安排一些现场考察、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小制作、种植饲养、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等活动。此外,小学科学课程还要关注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包括对科学的情感,即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不相信权威;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与价值观,即知道应该用科学技术改善我们的生活,要关注与社会有关的社会问题;对待自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应该珍爱生命、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当科学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蕴含于日常生活之中,科学才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郁波.小学科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方红,常利梅.科学教学实施指南(小学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吴颍惠,刘英健.九年义务教育学科活动指导书——科学.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事物科学教学策略
美好的事物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奇妙事物用心看
科学拔牙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