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有效教学:从儿童的认知基础出发

2013-04-29 00:44荀步章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小棒长方形三角形

荀步章

经常听到这样的公开课:新课开始,教师就针对课堂中最核心、最困难的问题发“问”,全班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见到这种情况,教师迟疑了一下,并没有请学生回答,而是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了。”然后按照原先的教学预设讲了下去。从教的角度来看,各个知识点都讲到了,应该说“完成”了教学任务。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轻视了学生的认知基础,课堂教学时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课堂效率大大降低。

一、 关注儿童认知基础——实施有效教学的根基

案例1:“认识分数”教学片断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教师展开了以下“课堂活动”:

教师邀请四名学生走上讲台做“活动”。

师:投影仪上放有一堆棋子,共4颗,平均分成四份。(甲拿走一份)你拿走了几颗?1份是这堆棋子的几分之几?剩下的是这堆棋子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接着,教师把棋子换成8颗,16颗,让学生继续思考。

比较:这三次平均分棋子的过程,什么在变,什么没变,为什么?

二、 掌握儿童认知基础——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案例2:“小数乘整数”教学片断

出示买东西的情境图(图略):

生:要求4块蛋糕一共多少元,用0.9×4,但这个还没学过。

师:0.9×4到底等于多少?你能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先想一想、算一算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

师:谁先来汇报?

生:0.9×4就是4个0.9相加,0.9+0.9+0.9+0.9=3.6(元)。

生:0.9元=9角,9×4=36(角),36角=3.6元。

师:咱们班的同学可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新问题。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新问题转化成了旧知识。

师:把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这种方法就叫化归法。在今后学习数学时,经常会用到这种方法。那么求3瓶花用多少钱,怎么列式?

生:3.2×3。

师:对于3.2×3,请同学们也大胆地算一算,等于多少呢?

……

计算“0.9×4”,学生没有知识储备,教师创设了一个买东西的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元、角、分的互化,小数加法等,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巧妙转化,解决了一道小数乘法计算题。其间教师还适当渗透了数学中的化归思想,这种“化归”思想在学生今后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会经常用到。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能够抓住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学生在情境与学习内容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共鸣,自然而然地领悟学习内容。由此可以看出:一个新概念的建立,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儿童原有的认知基础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 发展儿童认知基础——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案例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片断

师:通过课前预习,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生: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三根小棒分别长8厘米、4厘米、3厘米,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能围成三角形。

生: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中出现两种不同声音,并进行争论。)

师:对这个问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怎么办?

生:拿三根小棒摆一摆,就真相大白了。

师:办法不错,在信封中老师帮你们准备了这样的三根小棒,同桌一起拿出来摆一摆。

师:实践出真知,这三根小棒真的围不成三角形。两边之和4+8=12厘米不是大于第三边3厘米吗?怎么围不成三角形呢?

(结论与实践发生了冲突,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学生处于静思默想中,接着有同桌小声地交流,终于有学生发现并举手。)

生1:4+8=12是大于3厘米的第三条边,但4+3=7厘米却小于8厘米的第三条边,这两根小棒加起来不足8厘米,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生2:我知道了,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生3:1号边加2号边大于3号边;2号边加3号边大于1号边;3号边加1号边大于2号边。

生:任意两条边的和要大于第三条边。

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的理解是表面的、肤浅的。于是教师创设情境:用4厘米、8厘米、3厘米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据此,把儿童原生态的认知展现出来。课堂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怎么办?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摆,通过实践检验猜想是否正确。当学生的理解与实践产生冲突时,这就需要思考问题原因所在,4厘米加3厘米这两条边没有大于第三条边,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动手实践,领悟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思维也从肤浅走向深刻。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同一个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创造性。

四、 丰富儿童认识基础——实施有效教学的追求

案例4:“比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出示下图)选出你认为最美的长方形。

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1号、3号和5号长方形。

师: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也做过类似的实验,而评选的结果与我们刚刚的评选结果不谋而合,这些长方形为什么会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美的,其中的奥秘到底在哪儿呢?

师:想一想并交流,你觉得一个长方形美不美,主要跟什么有关?

生1:跟它的形状有关。

生2:最好不要太瘦,也不要太胖。

生3:长方形美不美与它的大小并没有什么关系。

生4:似乎跟长方形长与宽的倍数关系有关。

师:确实,长方形的美与它的长与宽之间的倍数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不妨试着寻找1号、3号和5号这三个长方形各自的长与宽的关系,看看最后的结果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试算,并交流。

一个美的长方形,它的宽与长的比值基本上都会保持在0.618左右,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黄金比。

教师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长方形——猜测谁最美”,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其价值远不止其结果——获得的知识,而在于其过程——探究的过程带给学生身心的愉悦,带给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从儿童视角出发,联系“比”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教材进行了深加工,从而使“比的意义”这一抽象的数学知识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与美的土壤中,焕发出绚丽的教育魅力。

五、提升儿童认知基础,实施有效教学的目标

案例5:“角的分类”教学片断

师:(语调缓慢,若有所思)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我觉得很有研究价值。同学们,你们还有哪些疑问?不妨提出来,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1:0度的角与360度的角,我们在观察中如何去确定?

生2:书上讲,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组成的角叫周角。那么,如果旋转两周,是不是叫两周角?

生3:老师,有没有0度的角?

(课堂里有轻微的议论声。)

生:周角箭头是按逆时针方向标注的。能不能按顺时针方向标注呢?

生5:老师,书上讲小于90度的角称为锐角,那么0度的角是锐角吗?我觉得,这个定义不确切,应改为: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应该是有效课堂的标志之一。教师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时间虽短,但可以给学生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上述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这些问题唤醒了学生新的思考。学生已经清楚的知识不必再讲,学生不清楚的、未知的,在教学中应作为关键点来突破,从而使教学实现了从课本、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中心的转化。所以,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意识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猜你喜欢
小棒长方形三角形
我爱长方形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三角形,不扭腰
巧移小棒
三角形表演秀
长方形的困惑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