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翠玲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作为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所以就不像语文、数学、英语那样被学生重视。尽管这样,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不应该带着消极的心态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我们应该带着满腔的爱与热情走进课堂,让我们的课堂精彩迭起,下面谈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的几点看法。
一、走出信息技术课认识的误区。因为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被有些老师误认为是清闲的课堂;被学生认为是玩游戏、看电影的时间;也被一部分学生看成是别样的自习课。于是,信息技术课上乱象丛生。老师在台上打盹,学生在台下各忙各的,有玩游戏的,有看电影的,有玩QQ的,有上网的,也有做其他学科作业的。对于这个现象,老师的说法是信息技术非必考科目,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应用电脑不挺好吗?事实上,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要知道,打游戏、上网人人都会,而信息技术知识必须要通过老师的指导和他们的亲自操作才能掌握,因此,课堂上的40分钟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怎么能随便浪费这宝贵的学习时间呢?更何况,现代社会,不懂计算机知识相当于文盲,我们难道愿意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玩游戏的高手,而不懂简单的文档处理的伪信息化人才吗?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这个误区走出来,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各个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与衔接,只有这样,信息技术课才能变得厚重起来,才能确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信息技术课上,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最重要的要考察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兴趣爱好方面的不同,计算机操作水平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这种差异,老师应该怀着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指导。对于基础特别差的学生,不能歧视,不得漠不关心,应给予耐心地指导,更加提倡单个指导,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争取将全班学生的差距缩到最小。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也不能放任自流,让他们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之后,适当向更深的难度拓展,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积累知识。这就要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下大力气备课,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操作作业。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上信息技术课,才愿意接近老师,对学习也会更有信心。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不少信息技术老师苦于动手操作的课堂难把控,那么多孩子,总有不听老师指令的,这样一来,老师的组织管理就费很多时间,教学效果就可能打折扣。的确是这样的,孩子们天性爱玩,一看见电脑手就发痒痒,就想玩游戏,对他们的做法,我们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尽可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和谐,充满情趣。如,我们可以把枯燥的知识放在前半节,趁刚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赶快处理当堂知识难点,随后要进行形式多样的考核,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大半节过去,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可以让学生玩和本节内容最接近的游戏,一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二来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应用,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再有,当知识确实很难时,我们可以变换形式,先老师操作学生练习,接下来,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示范,大家练习,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帮扶,共同完成攻坚战。这样一来,大家既尝到成功的喜悦,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何乐而不为呢?
四、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有些老师会说,信息技术课,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技术性的课,是很严谨的知识,没有多少艺术性可讲。于是,不少老师的课上,多是呆板的演示,按部就班的操作,如果学生的思路跟得上,就和老师一起走,如果没法跟上,只能落在后面。这样的课,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我要说的是,信息技术课和其他课一样,教师也要赋予它鲜活的生命力。比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亲切幽默;教学动作要舒展大方;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考核要宽严有度。充满艺术性课堂是大家都愿意接受的,所以我们也要让信息技术课改变严肃的面孔,变得充满艺术性,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信息技术课永葆青春,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