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上颌窦分泌物的细菌学检验及药敏观察

2013-04-29 06:19肖惠煊陈小丽陈炳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细菌学

肖惠煊??陈小丽??陈炳辉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上颌窦炎患者的细菌分布并测定分离菌株对各抗生素的敏感度及耐药性。 方法 对入院治疗的60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直接采取上颌窦内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及药敏实验。 结果 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5%(39/60),共培养出48例菌株,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比例最高,对甲硝唑、头孢曲松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敏感度比较高,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最强。结论 慢性上颌窦炎临床用药应以细菌药敏实验为主,无条件做药敏试验的,可以首选头孢曲松或甲硝唑等。

[关键词] 上颌窦炎;细菌学;微生物敏感试验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8-123-02

慢性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多发在农村。经研究,细菌感染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上颌窦被细菌感染后不易治愈,常发展为慢性上颌窦炎[1]。手术治疗是重要的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临床上也常用抗生素来对该病进行前期的综合治疗,由于我国近年来抗生素的应用比较泛滥,很多患者对一般的常用抗生素有耐药性,随着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应用,慢性鼻窦炎患者产β-内酰胺酶细菌逐渐增多[2],细菌耐药性增大,治疗难度也加大。本研究通过对本院入院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患者采用内镜下直接采取上颌窦内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及药敏实验,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入院治疗上颌窦炎的60例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3.4±5.7)岁,病程9个月~8年,平均病程(3.7±1.4)年。所有患者病史超过3个月,且入院治疗时都伴有鼻塞、嗅觉障碍、鼻漏浓涕、头晕等症状,近1周内未使用任何抗生素,鼻内镜的检查结果均显示鼻道有脓性分泌物,部分患者的鼻窦CT辅助检查结果提示有鼻窦黏膜炎病变。排除有免疫缺陷病或囊性纤维病患者,对1个月内有急性全身或局部感染的患者也排除。

1.2 方法

对患者鼻内镜手术时,充分叩打上颌窦,将特制的链接注射器吸引管以无菌方式由镜下监视直接摊入鼻窦内,采集窦腔分泌物,无明显的内分泌物,直接采取有明显病变的窦腔黏膜,注入培养瓶,早半小时内送入细菌室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及药敏试验。细菌培养的培养基为英国Ozyrase生产,有细菌培养专业人员操作,按常规进行培养、分离、鉴定。细菌鉴定采用发过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细菌鉴定系统完成,药敏实验在细菌分离基础上采用药敏试纸(上海卫生局生化试剂所生产),直接镜检利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检测15种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临床试验标准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推荐的2009年新标准,做出敏感和耐药性判断。

2 结果

本研究中60例患者上颌窦内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为结果65%(39/60),34例分离出1株细菌,2例分离出2株细菌,3例分离出3株细菌,共47株,主要菌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19.15%),肺炎链球菌10株(21.28%),表皮葡萄球菌11株(23.40%),流感嗜血杆菌5(10.64%),肺炎克雷伯杆菌3株(6.38%),产气杆菌2株(4.25%),不动杆菌1株(2.13%),微球菌1株(2.13%)。各抗生素对需养菌株抗菌活性的分布,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化脓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尤以农村发病率居高。目前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发病机制有多种原因,主要有机体全身性原因、局部原因和环境原因等,发病多由于周围组织炎性反应迁延、窦口引流阻塞、全身抵抗力减弱、齿源性感染等因素造成。手术治疗是本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临床上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逐步提高,治愈率也明显提高,但抗生素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3],有报道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恢复黏膜纤毛的清除率,由于我国近年来抗生素应用泛滥,导致很多患者对一般常用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细菌耐药性增大,治疗难度也加大[4-5]。抗生素的应用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王志刚等[6]报道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恢复黏膜纤毛的清除率。因此早期、足疗程、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对于控制炎症,恢复黏膜正常生理功能,配合手术治疗,提高该病综合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7-8]。

正常人鼻腔、鼻窦中存在细菌,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但一般不致病,潜在的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厌氧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慢性鼻窦炎患者常见的需氧菌之一,致使鼻窦内黏膜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释放大量的炎性递质,经过病理变化,导致鼻窦炎及鼻息肉的产生,本研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19.15%),与国内外研究基本一致。本组试验中,药敏试验中以亚胺培南敏感度最高70.2%(33/47),其次敏感度较高的有甲硝唑65.9%(31/47),头孢曲松63.8%(30/47),阿莫西林/克拉维酸63.8%(30/47),敏感度高首先与各抗生素的抗菌谱有关,也与患者本身对各抗生素自身耐药性有关。临床上对慢性上颌窦炎患者的治疗采取早期、足疗程、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对于控制炎症、恢复黏膜正常生理功能,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配合手术治疗,提高该病综合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根据手术提供的窦腔黏膜和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李泽卿,王秋萍,江满杰,等.慢性鼻窦炎细菌学普通培养结果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2):82-84.

[2] 彭德嘉,邱建华,黄维国.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研究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4):187-188.

[3] 章毅,王敏,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培养及抗生素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9):62-63.

[4] 卢永明.成人慢性鼻窦炎153例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172-173.

[5] 邵长宝,邵庆宝.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综合治疗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19):2959-2960.

[6] 王志刚,张镭,赵海源,等.鼻内镜下直接采取上颌窦内分泌物的细菌学及药敏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49(27):93-94.

[7] 陈剑芳,杨林花,冯建军,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J].血栓与止血学杂志,2009,15(3):110-113.

[8] 孙雨梅,张彦明,何广胜,等.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8,9(21):469-473.

(收稿日期:2013-03-25)

猜你喜欢
细菌学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
细菌学之父巴斯德
83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及其分析
中国首位细菌学博士
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细菌学检测的样本采集与护理
医用凡士林油纱条细菌学监测情况
伴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筛窦的细菌学研究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与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