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新玲
摘要:愉快教学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乐于奉献的品质,强烈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在实践中培养浓厚的教学兴趣,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提问和教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愉快教学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 愉快教学 方法探究
小学语文课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特别是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试卷试题灵活性强,覆盖面广,因而既要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又要提高教学质量难度就更大,.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理念,从实际出发,跳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大胆改革,不断创新。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发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在内的多方面能力。那么,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总结出一些愉快教学的方法,请各位同行不妨一试,想必会取得好的效果。
一、开篇引趣,诱发好学之乐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課,如果开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教学的开篇引趣有以下几种:
(1)审题入手,开门见山。这是一种直接导趣,诱发学生好学的方法。教师直奔主题,能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乐趣。
(2)描摹开始,创设情境。情感只能产生于一定的情境。因此,新课开始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去创设情境,酝酿气氛,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出某种情感。
(3)巧言悬念,引起注意。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教师巧立悬念,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底细的兴趣。
(4)介绍背景,作好铺垫。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人、事描写迄今已久,且带着浓厚的时代特点。这类文章,教师应先介绍当时当地的情况,这样既为学生学习下文做铺垫,又引起学生对内容的兴趣,乐意学。
二、描绘形象,品尝真情之乐
形象性是美育的主要特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加之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要认知语言文字还必须借助语言文字形成的生动的表象,并在形象的感染中受到教育。如学习有关描写民族英雄、仁人志士、科技精英以及同龄伙伴的课文,只有当学生一旦感受到这些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特征以后,才能从中受到应有的教育。否则,把握不住形象,所感知的仅是一串苍白无力的文字,就没有什么兴趣可言。可见,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客体,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学生心中就不会有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教学也就不能取得预定的效果。
三、习题训练,享受创造之乐
当儿童通过感受、欣赏美,并进一步对客观事物作出审美判断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因此,加强习题训练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根本保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习题训练,可以使学生获得应用的好处,从而懂得创造之乐而积极创造。常见的习题训练有两种方式:
(1)课堂练习。提倡课堂多练习较之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结构是一种新教学观,它要求教师精讲多练,讲练结合,适当增大课堂教学密度,每节课至少穿插20分钟左右的课堂练习。练习的内容紧密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代表性,有针对性,有层次,有梯度。练习的形式富有情趣性,生动活泼,有口答,有笔答,有小组讨论,其间还渗透着游戏和竞赛的情致。
(2)课外延伸训练。语文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往往会影响对有些课文的阅读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注意延伸课堂教学,做到课内外结合、语文教学与社会活动结合,即配合课文,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便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兼收并蓄,拥抱知识之乐。知识的积累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得好:“知之愈深,受之愈切”。平时我们发现学生成绩呈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就是这个道理。应创设一定的条件,使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面临某种任务,在完成过程中不断培养其求知欲。小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形象思维强,逻辑抽象思维差,模仿能力强,独立创造能力较差。适度的模仿,学习别人的经验不仅应该而且必要。可让学生设置优美词句摘录簿,摘录平时课内外读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也使他们从中获得拥有知识之乐。开展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既可让学生得到充分发挥知识的妙处,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
总之,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认识的加深,课堂教学结构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以及时代对未来成员素质的要求,发展兴趣爱好已开始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探讨“愉快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操作方式已引起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