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三大时代课题及对策

2013-04-29 02:08祝安顺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常识中华传统

祝安顺

从1912年蔡元培先生三次下达教育令,逐步取消中小学读经科和经学大学科,到2012年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在中小学和社会机关有序开展,十几所大学成立了各自的国学专门研究、教学机构,一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不仅受到救亡的压力,也因自身的实质问题困扰,一直呈现不断削弱的趋势,但也不绝如缕,至今日而有缓慢、逐步回归的趋向。

这种趋向标志性地始自1995年以赵朴初先生为首的九位老人提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政协议案。2000年以后,全球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形成了一种自发的态势,初步形成了一些共识:1.诵读一部分经典成为家长和教师的普遍需求。2.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家长、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成为当代教育破题(尤其是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培养上)的一个有效尝试途径之一。3.有效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能为目前没有坡度的母语教学、干瘪的道德教育、缺乏有效教学手段和民族内容的体育艺术教育、生硬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素材。4.两千多年的传统教育本身经验及其教育内容,能为重建中国人的文化常识和生活方式提供庞大的资源库。海内外华人教师和家长自发参与到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学中来,就足以说明这点。

目前,无论是民间开展“读经”的教育机构,还是体制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开展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实践,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定位缺失,所以教育教学形式千差万别,教育评估方式和目标上的共识尚待形成。

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的研发和师资的培训是当下的迫切任务,但如果我们从一百年的中国教育发展来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面临着三个艰巨的时代挑战:课程化、体验化和常识化的三大时代课题。

一、课程化

课堂教学是源于17世纪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发明,近代新学堂就是按照课堂教学兴办的。课堂教学是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内,针对特定对象,教授特定教学内容,从而达到特定教学目标的高效率教学。课堂教学彻底扭转了传统教育中散漫的、不追求教学成效的教学模式,大大推进了中华民族的教育近代化。而这种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一遇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内容时,就变得无从下手: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不仅繁多而且极其驳杂;琴棋书画、武术太极、中医中药等非物质文化也极其丰富,派别众多。如果原封不动地学习这些内容,不仅难学,而且成效不明显,面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如何有效梳理传统文化的基础内容,并使其符合课堂教学的需求,就成了摆在当前教育者面前的头等大事。

必须说明的是,蔡元培先生1935年在《教育杂志·读经问题专号》中提出:“为大学国文系的学生讲一点《诗经》,为史学系的学生讲点《书经》和《春秋》,为哲学系的学生讲一点《论语》《孟子》《易传》与《礼记》,是可以赞成的。为中学生选几篇经传的文章,编入文言文读本,也是可以赞成的。若要小学生也读一点经,我觉得不妥当,认为无益而有损。”这个思路一直决定着后来的中小学教学和大学文科教学的格局,那就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加经过遴选的数十篇中华古诗词文赋,在德育教学中增加一些口耳相传、脍炙人口的典故,在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中,增加一些太极拳、五禽戏等;大学文科的文史哲三系基本按照蔡先生的设想开课和做研究。这个思路不仅割裂了经典的完整性,也忽视了经典的超越时代的永恒性,而将经典基本视作学科的知识点。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限度内,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如何按照课时设计在课堂上成功教学,又必须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为什么要在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如果校长、教师和家长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达成基本一致,形成高度共识,传统文化教育就没有办法全面开展。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认知心理教育的原则来处理传统文化教育,那么那些文辞诘曲聱牙、深奥难懂的经典,就不能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开展;如果我们完全按照儿童技能培养和社会生存能力、职业能力等现实主义教学目标来参照,那么传统文化教育就失去了开展的必要性。所以在为什么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上,需要我们重新提出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并不断向社会大众传播。

2.教学的主体是谁?语文教师,德育教师,历史教师,还是专门的国学教师?学习的主体是谁?幼儿、青少年是否需要系统、全面学习?对于大学生这个层次来说,诵读、学习中华经典著作,几乎从来没有人反对,从来都是受到极力称赞的,但问题是如果经典教育到大学才零碎地、个人兴趣似地开始,能否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近代一百年的教学实践已经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3.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哪些内容是中华民族的合格分子应知应会的,哪些技能是需要传承和掌握的?有所抉择的古诗文的学习不能满足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那么多少文字、哪些经典著作是我们学习的合理范围?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4.这些内容的教学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开展?由于课堂教学强调效率,所以教学组织就非常重要,同时,由于当前的课堂不是针对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而是强调大多数的学习效果,所以传统文化教学也不能完全按照古代私塾和书院的学习方法,需要我们重新设计、重新实践、重新总结。

5.教师的教学效果由谁给出恰当的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检测?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很多的校长、教师和家长,因为经过一百年的教育教学变革,大家已经习惯于知识水平测试,但是如果用这个测试移植到传统文化教育中,可能会遇到很大的问题。首先是与语文教学中的古文学习有雷同,失去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性和必要性。其次是偏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育人、成人,是让学习者提升精神境界,提高自身素养。如果不能完全按照知识测评的方式,那么如何评价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呢?这也是一个难题。

二、体验化

沿着上述思路,我们必须提出如下的问题:一个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与一个没有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在哪些方面体现出不同?目前教育者和家长基本认可的就是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会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会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母语素养,会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但是这些只是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之后带来的附带成果,而不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成效。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需要借鉴西方的教育成果,那就是体验化的教学方式,就是把教学的答案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在学生体验结束之后,快速形成对答案的有效共识。此种教学有趣而实用,学生对结论的认识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如何有效开展体验化的教学?这是第二个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时代大课题。

杭州拱宸桥小学校长、全国语文名师王菘舟老师上过一节课,叫“亲情测试”。这节课的物质投入很少,只需要学生带几张纸和一支笔。教师开始上课时,要求学生将自己身边的亲人名字有序列在纸上,然后每次删去一个亲人的名字,想象这个亲人已经离开人间,让学生写一段与这个亲人有关的文字。每一次上课,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恸哭,写的文字越来越多,越来越完整,越来越深刻,而且对亲人的珍惜油然而生。这节课在全国很多地方都上过,也上了央视的节目,这样的课就是一节非常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体验课。但是如何形成有效的、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还需要广大的教育者和家长去探索、去总结、去实践。唯有如此,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让一些家长告别一个长期的错误认识,即认为国学教育就是死记硬背,就是消灭孩子的个性,取消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也才与我们的传统教化思想贴近: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过程,是一种“文而化之”的工作。

当然,很多学科都有体验化的需求,但是由于古代教育或者当代的一些“读经”教育机构提倡长时间积累之后的悟性教学,所以相对缺乏这种在课堂上设置有效体验过程的教学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就需要正视、探索、总结、加强体验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三、常识化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承担社会文化、生活文化、历史文化的常识化使命。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深厚的内涵,如果不能化为大众的常识,那么这种文化的生存就很艰难。

古代的语文教育,按照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的研究成果,从宋代以来就形成一个有效的四阶段学习过程:识字教育、常识教育、读经教育、写作教育。其中,两万多字的《幼学琼林》就是承担常识教育的一本有效教材,它是古代青少年教育的一本“简明百科全书”,从一个人的出生到老死、从历史到生活、从人文到自然,都有简明而清晰的勾勒,使得古人的学习效果可以达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近代特别是新中国以来,我们更多的是用《十万个为什么》等科学常识普及读物取代了类似《幼学琼林》等书,其结果就是我们的学生学历越来越高,但是基本的文化常识却非常欠缺,具体就是缺乏礼教、缺乏历史常识、缺乏待人接物的基本知识,所以到大学我们才来开展通识教育来弥补这种不足,但为时已晚。

目前,我们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部分地起到了普及历史常识的作用,近十年来在幼儿园、小学和部分企业内部积极学习的《弟子规》,部分起到了普及社会生活常识的作用,但是历史常识、文化常识、社会常识内容如此丰富,如何甄别、总结并开展常识化教育,就显得艰难而必要。

还有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孝经》及其代表的孝道,能否重新解读以便有效普及和推广,也是检验我们能否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常识化的一个试金石。在我们的中小学经典诵读活动中,诵读《孝经》并明确了解其必要性的学校并不多,不仅因为这部著作本身按照天子、诸侯、卿、大夫到庶人的等级制论孝的确无法让现代人接受,还因为孝道在“五四”以来受到猛烈抨击,但是中华孝道不能因为这些而失去其历史智慧和教育意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对孝道教育的必要性做了最好的说明。所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才邀请北京四中教师主讲“中华孝道”,北京二中退休教师范基公十几年积极宣传和推动孝道教育,全国不少地方开展孝星评选活动,这些都代表着有识之士在积极稳妥地推动《孝经》的重新解读和中华孝道的重新构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学者石永楙先生在《论语正·初刊论语正序》中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经典著作的教学,面临着五个困难:“文辞艰涩,诵忆则难”;“训诂分歧,折中则难”;“纯驳不一,考信则难”;“博而寡要,费时则难”;“时易世变,适今则难”。 这些难题,到今天也没有解决得很好,但我认为,解决上述三个时代大课题是解决阅读经典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的前提,我们只有把“巢”做好了,“鸟”才会来安窝。

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来解决上述三大时代课题呢?主要途径有:

第一,调研先行,树立典范。我们的科研人员要深入中小学一线,发现、挖掘典型的成功教学案例,通过各类活动,推广到教育界。较有实践调研意义的如广州市天河区开展的“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工程”,该工程有步骤、有目标、有组织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值得全国从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科研工作者关注。

第二,基层做起,服务保障。我们从调研中获得并开发的所有产品都从基层的需求中来,先在基层学校逐步推广,辅之以必要的专业提升、资料总结、专家咨询、团队建设等服务性活动,帮助基层学校解决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时机成熟后,再开始从点到面到全国的推广。

第三,上下合力,区域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多,从意识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评估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先做好基层工作,再结合教育行政科研部门的支持,去做区域实践工作。没有基层师生的实践总结和完善,听不到群众的热切呼声,教育行政科研部门不便支持;没有教育行政科研部门的支持,就没有权威保证,地区不敢开展工作;没有地区的认可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工作就无法开展。我们如果不坚持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按照教育实践的规律来做事情,闭门造车,过分依赖行政力量,就可能要走很多弯路,甚至犯很多错误。

总之,按照“发现名师—教学总结—系统提炼—科研认可—区域推广”的思路来进行,我们的三大时代课题就能找到解决的途径,我们的民族文化复兴才会是健康而有序的,才会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猜你喜欢
常识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靠不住的常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