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阅读教学本真

2013-04-29 00:44黄宏东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子路人文文本

黄宏东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广大教师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课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引进课堂,让语文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有的教师离开对文本的基本理解,离开言语实践,抓住课文的某一点进行无限制地延伸;有的教师对文本进行不着边际地挑剔、批判,造成文本解读的浅化,难怪时下有专家给语文教学“把脉”说“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多以“得意”为主,也就是只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品味作者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

新语文这种“泛语文化”的倾向很快引起了人们的警惕。王尚文先生强调“舍语文而求人文,同样也有语文、人文两失的危险”,钱梦龙老师则大声疾呼“语文教学,魂兮归来”,明确指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就像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大赛总结发言时说的那样: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掏空。他还说:出现这种重人文轻语文、重言语内容轻言语形式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老师们对“语文”性质的理解偏差。

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语文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崔峦老师的话告诫我们,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立足工具,又要弘扬人文,既要得意,更要得言。

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进行语言思维的训练,从而引领学生领悟人文内涵呢?

一、寻找文本语言 “空白点”,独特解读教材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或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入乎其内,徜徉其中,必有“柳暗花明”之豁然开朗。小说《祝福》鲁四老爷书房中有一副对联,下联是“事理通达心气平和”,上联“品节详明德行坚定”作者没有明示,是鲁迅不知道吗?不可能。那作者为什么故意不写出来呢?这就是小说空白艺术的妙处,它不仅可以吸引读者去探究,又可以与鲁四老爷不通事理,毫无同情心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小说的反讽意味。

小说中还有两处经典空白:

1.当婆婆叫人把祥林嫂绑架去,“‘可恶!然而……四叔说。”

2.当卫老婆子来折罪时,答应一定荐一个好的,四叔说:“可恶!”“然而……”

老师可让学生补充这两处空白。经过讨论,第一处可补“然而,她逃出来被抓去也是应该的”,第二处可补“然而能找一个像祥林嫂一样勤快、本分的佣工不容易呀”。第一处的空白表现了鲁四老爷认为婆婆有这个权利把她绑走,表现了他封建族权思想深入骨髓,是个封建卫道士的形象;第二处表现了鲁四老爷骂卫老婆子不是同情祥林嫂,而是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见他的自私和虚伪。学生阅读语言文字空白处,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我们就要善于抓住这些模糊点,让学生各抒己见,补白充实形象。

二、抓住文本语言“亮点”,感悟人文内涵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这些优美规范的文字可谓语言中的精品,它们往往也是课文的情理意趣之所在。

《听听那冷雨》是我所读过的音乐韵律性最强的一篇散文。余光中向来注重锤炼文字和语言,修辞手法运用灵活,文章辞采丰美,生动细腻。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叠字连绵,形貌、动态、声响三番俱出,把“雨”字的质感写活了。既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又形成音韵的复沓、回环,使整篇文章笼罩在一种细致、柔和、灵动的气韵中,读起来有鲜明生动的节奏感。作者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描写,真切地勾画了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抓住这些亮点语言反复诵读,不但能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捷径一条。

三、寻找文本语言 “撞击点”,激发思想火花

所谓“撞击点”就是在文本中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地方。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巧妙问题拨响孩子们的心灵之弦,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磁场”,就会生发学生和文本之间情、理、意、趣的“高端对话”。

1.在关键处加一些潜台词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我们在教学《论语》这一章时,可以设计让学生分别在子路()曰和子()曰的中间加一些词,揣摩子路和孔子的心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给出的答案中有子路(率尔)或(作色)曰,当孔子在表扬颜渊时,子路会想:统帅三军总是我最厉害了吧,老师您总会带我去吧。加上这两个词,子路的自信和不服跃然纸上。“率尔”一词生动地写出了子路爽朗而又缺乏谦让的性格。

学生在子()曰中加上了“哂”,孔子一眼就看穿子路的小心眼,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子路轻率鲁莽的性格。“夫子何哂由也?”“其言不让”是真正的原因,子路的“不让”体现在哪里?孔子曾有过教导:“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也就是说,和长者打交道最容易犯三种错误:没该你说的时候你说了叫做急躁,该你说的时候你不说叫做隐匿,不看长者的脸色而率性直说叫做睁眼瞎。看来子路在这儿是犯了“躁”与“瞽”的错误,所以才被孔子“哂”了。

2.在师生共鸣处巧设问题,进行教师、学生、文本、作者这四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我在教学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这篇散文时,预设了这样几个问题:

(1)写江南冬景“可爱”特点的这一段,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有意思?

许多学生回答是“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这一句。

(2)接着我又问:黑女脸上是略施粉黛还是厚厚地盖了一层?

这一问题激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许多同学赞成“黑女脸上一定是厚厚地盖了一层”,因为这样可以掩盖黝黑的皮肤,但我却认为是“略施粉黛”。此话一出又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我提醒学生关键要从文段的词句找出依据,接着我让同学们阅读下面一段:

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

“间或” “至多”和三个“又”,这些词(三种现象消失和出现时间很短)写出了天气不冷。既然天气不冷,那么清晨的霜一定很薄,这也正表现了江南冬景的“明朗”这一特征。这个教学环节就提醒了学生,我们在散文创作时,要围绕全文的中心来写景,我们的任何结论都不应该脱离文本,要紧扣文本进行赏析,得意不能忘言。

四、揣摩文句,领悟言外之意

作为教师,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细细品读,不要先看教参。那些最先映入你眼帘的、最打动你的词句,你一定不要放过它,这些词句往往也是最能打动学生的地方。然后根据你心灵上的印记,再看教参,再选取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才能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情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基础功夫就是“咬文嚼字”,即课程目标中提出的“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也就是说,通过具体语境的辨析,去领悟课文词句中的言外之声、文外之意。

《祝福》中的祥林嫂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去世了,“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为什么?老师可以抓住“仍然”两字进行分析,这两字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人们心中女人要 “从一而终” 的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可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因文章比较长,就带领学生找出课文中含“忙”“方”字的例句,仔细咀嚼,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有些文句表面平实,其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比如:林黛玉见三姐妹时“忙起身迎上来见礼”;去见贾赦时,贾赦本人没有见她,只是托人回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王熙凤出场惹得大家都笑,黛玉虽然思念母亲,心里很伤心,但还是“忙陪笑见礼”。几个“忙”字,形象地表现了黛玉知书达礼,处事谨慎小心的性格。王熙凤一开始“用帕拭泪”,贾母教她休提前话,她“忙转悲为喜道”,一个“忙”字,露出了她的善于逢迎的嘴脸。黛玉刚见贾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一般人错过了拜见的时机,就不会再补了,但黛玉始终不会忘记这个礼节。当她拜见贾政,“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是“再四”而非“再三”,黛玉的知礼和谨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跃然纸上。

五、通盘把握,体会文章意味

“倾国宜通体,谁肯独赏眉”, 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是“通体”的美,如果只是眉毛美丽,谁愿意去欣赏她呢?当我们强调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关键词句进行理解、品味的时候,同时不要忘记,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全文的中心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跟上班下班一样”,不经意的一句却嵌入了作者巧妙的构思,它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呆在园子里时间很长,更重要的是能和别人一样上下班,是他的梦想,因为在前文已经提到“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每天看见别人上下班而自己却“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这不是往自身伤口上一次次撒盐吗?可以想象那些年作者内心遭到了何等痛苦的煎熬!文中还有一段:“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师生可以抓住四个“又”字句进行探讨,联系文中反复念叨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发现作者常来园子,但这次不是来思考、悲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了,而是回忆自己的母亲。过去的这些时候,作者的背后都有一双焦虑的眼睛在默默关注着,这一切似曾相识 ,又物是人非,作者怀念母亲之情催人泪下。

我们应该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兼顾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的训练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得意不能忘言,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参考资料:

1.王尚文《新课程的当务之急》,《语文建设》2006年第2期。

2.方智范《谈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语文性”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06年第7~8期。

3.李仁甫《“语文性”:一个不可失却的属性》《中学语文:教师版》2004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子路人文文本
人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