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先
作文向来是高考中引人注目的话题,随着高考作文分数比重的提高,作文已成为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搞好作文教学?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我认为做好批改是很重要的环节。
教学,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师的任务是服务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显然应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把这个位置关系颠倒了,教师在教学中占了中心地位,学生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这个模式在作文教学中也毫无例外。表现为: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评改,把学生放在被动的地位。这种模式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它压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我认为转变作文的批改方式,把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变统一评价标准为可塑性评价标准
传统的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位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评价学生作文应做到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教师所制定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切合学生实际的、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对一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适当降低评分要求,尽量避免给不合格分,或只写激励性评语而不给分。要充分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对于写得好的,哪怕一个词都要热情肯定;对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既不批低分,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对一些写作水平较高、自信心较强的学生,则应采用竞争性的评价为主,鼓励他们不断提高。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竭力肯定他们的一切努力,让每个学生在每次作文中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面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其中可提升之处,开发作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值,激发每一位学生创作的欲望,教会学生掌握写作的规律和方法,让他们感到自己不但会写文章,而且能写好文章,从而消除学生视作文为苦差事的心理障碍,为他们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
静态的评价就是只告诉学生“结果”的评价。教师将学生作文阅读完之后,给出一个分数或几句评语,且评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好的就是:“语句通顺、结构完整、中心突出、叙事清楚”等,不好的就是:“语句不通顺、结构不完整、中心不突出、条理混乱”等。学生本是活生生的、独具个性的群体,这种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评语怎能真实反映他们作文情况呢?六十分与七十分的真正区别在哪里?学生捉摸不透,教师也很难解释清楚。这种静态的评价很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尤其是学生的写作心理与写作过程无法表现出教师的指导。因此,要把静态的结果性的评价变为动态的过程性的评价,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予以指导,按学生的写作过程来设计作文教学。首先,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命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到内容的表达都要参与评价。其次,教师在一定时限内对每位学生的每次作文都应进行跟踪评价(如:建立跟踪卡,对每一次作文评价进行记录)。在学生的写作动态过程中发现其闪光点。关注学生的写作心理、写作过程、重视文前指导,开拓思维,从观察、思维、情感、表现、主体性、创新性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好的段落眉批,好的句子点批,好的字词圈批。作文评语避免平淡无味的套话,讲求针对性、渐进性、实效性,让作文和作文评语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
三、批改形式多样化,把作文批改权下放给学生
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只管写作文,教师只管批改。于是,每次作文结束,学生就意味着完成任务,如释重负。作文的成功与否,全凭教师的一个分数而定。分数高,作文就好;分数低,作文则差。学生不知道也不主动去探究自己作文的成功在哪里,失败在何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因此,教师有必要把作文的批改权适当下放给学生,变教师包办式的批改为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改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每次作文时,先由教师对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目的、应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写成作文后,先让他们自评,反省本次作文的得失。再由同桌或小组互评并让他们自由发言,评论自己或他人作文的不足之处或闪光之处,由此产生本次作文的范文,教师点评后印发给全班学生,互相交流、共同促进、共同提高,整个评价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自我感悟、自我共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一次作文评改,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评改作文的实践中学习作文之法,历来受到文章大家的重视。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把学生写出的文章,由教师独家评改,忽视了学生自己修改这一重要训练环节,久之成习,自然造成了学生对自己文章的一交了事。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传统的“全收全改,精批细改”,改动繁密、眉批总评、满篇红字,教师着实花了不少力气,可是学生拿到作文本,却往往只看分数,或看一眼批语,就束之高阁,根本不去考虑教师为何如此修改,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反思自己过去作文批改收效甚微的实况和叶老的话,使我深切地醒悟:如果没有学生评改作文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想进一步提高作文评改的效果,显然是不可能的。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的一项繁重工作,可是,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却往往收效甚微。因此,不能不进行变革。变革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把批改的主人地位还给学生,服务于学生、一切为学生着想。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真正拥有写作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