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莆仙十音八乐

2013-04-29 21:53汤光荣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三弦曲牌乐器

汤光荣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也是人类灵魂的升华。考古发现早在7000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就制作了陶埙、骨哨等乐器。被誉为“海滨邹鲁” “文献名邦”的莆阳大地,先民们在耕耘美丽家园的同时,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音乐。相传晋衣冠南渡之后(公元308年)丝竹之技传入兴化,宫廷雅乐与兴化古乐相揉合,孕育发展成莆阳大地独具特色的乡土音乐——莆仙十音八乐(2012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田黄石惠洋十音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田市古称兴化,又称莆仙。这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其中以古色古香的十间八乐最为喜闻乐见,流播深远。它发韧于秦汉百戏,滥觞于南宋,发展于元朝,至明代后期正式形成。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传承了宫庭音乐、官宦家舞、军乐等南迁的中原音乐,又吸收融合了山歌俚曲、吴歌楚谣、佛曲法曲等民间音乐,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古老器乐和曲牌,遗存了以惠洋十乐、涵江文十番和仙游古店八乐为代表的绝响,形成独具特色的器乐组合、演奏曲牌和表演风格,被誉为“太古遗音”和“闽中雅乐”。

莆仙十音八乐植根于兴化大地,深受群众喜爱,村村皆有,代代相传,应用广泛,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宫庙祠堂祭祀敬神,婚宴寿庆节日庆典,商贸广告,文娱体育,方针政策宣传等都有使用十音八乐。

莆仙十音八乐是说唱和器乐演奏的乐种,据记载有大牌360题,小牌720题,合计1080多题,著名剧作家老舍曾写诗赞莆仙音乐:“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莆仙十音八乐分“文十番、十番和八乐”三种形式,所用的乐器有箫、笛、(“枕头琴”又名文枕琴)、四弦胡、碗胡、果盒胡、凹胡、老胡、琵琶、三弦、八角琴、单皮鼓、檀板、云锣及八乐的锣鼓吹“鼓亭”等。这些乐器制作之精,雕刻之美,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可独树一帜。一是就地取材,用莆仙名果树龙眼木制作。讲求“虎斑纹路”,带有明显的莆仙特色,视觉、手感极佳。二是设计奇妙,寓意深刻。比如三弦三根弦轴分别刻松、竹、梅,寓意“岁寒三友。八角琴佛手(海底)刻和合二仙及二枚古钱,寓乐声和谐,和气生财,在琴杆、琴弦上刻梅花喜鹊,寓喜上眉梢。在碗胡窗上透雕”福禄寿“三仙,以表达心里的美好愿望。三是工藝精湛。综合运用圆雕、透雕、微雕,线条细如发丝,老漆贴金,堪称莆仙木工细作经典,不但是音乐中的乐器,也是珍贵的古董文物,对研究莆仙音乐史、工艺美术史具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千载弦歌谱新篇,能让更多的观众欣赏莆阳大地音乐先辈的佳作,陶冶情操,焕起学习音乐、保护文物的热情,让古老的十音八乐为现代文明服务,为建设美丽莆田作出贡献。

文十番、十番、八乐

文十番也称文十音,因历史悠久己渐失传,仅流行于涵江区的塘头、哆头及仙游的枫亭赤岭村等地方。文十音演奏速度缓慢,词少腔多,旋律委婉,风格古朴。相传文十番曲牌200多首,现存手抄曲牌60多首。文十番有走奏(唱)与坐奏(唱)两种队形。文十番有仔、碗胡、四弦胡、老三弦、老八角琴、月盒胡、凹胡、曲笛、箫等特色乐器。

十番:十音吹、拉、弹、唱加锣鼓等打击乐共同演奏,曲目丰富,有唱腔曲牌200多乎,十音演奏风格热情奔放,喜庆气氛浓厚。十音常用乐器有曲笛、四胡、伬胡、老胡、和尚胡、小三弦、八角琴、琵琶、单皮鼓、檀板、云锣等。

八乐:即十音八乐综合演奏,以雕刻精致、装饰华丽的“鼓亭”为标志,形成独特的演唱演奏形式。分坐唱与走唱两种固定队形。坐唱时文乐、武乐分坐“鼓亭”两边。走唱时,司鼓者在鼓亭中间,左手打檀板,右手打鼓兼主唱、伴唱4至10人跟随鼓亭两边兼打击乐、吹(锁呐)、拉、弹等乐手跟随“鼓亭”之后。八乐常用男童、女童伴唱,俗称“鸟仔”。其演奏韵律明快,唱腔悠美动听。其演唱曲牌多为莆仙戏曲牌中的选段。

猜你喜欢
三弦曲牌乐器
学乐器
清代曲牌体红楼戏与经典戏曲之“互文性”研究
爷爷的三弦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云南少数民族三弦分类研究
——基于黄金分割比例
内蒙古蒙古族三弦大师培训班在呼举办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乐器
【曲牌园地】
朝鲜音乐历史上的三弦与三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