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30例临床分析

2013-04-29 21:02冯青春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胸闷急性心肌梗死胸痛

冯青春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诊断,针对临床治疗过程及时机展开研究和探讨。方法:本次医学研究活动所研究的对象为抽选我院2011年03月份至2012年04月份期间,在院就诊治疗的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患者共计30例,以其住院时原始病历资料作为实验活动的基础数据来源。这30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心律失常、心慌、恶心呕吐、上肢麻木、抽搐、呼吸困难等等。对患者行心电图、二维超声波心动图、血清乳酸脱氢酶、X线胸片等医学检查。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确诊。医护人员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治疗方法的不同,以自愿选择治疗方法为原则,随机将患者分为了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及时治疗组:患者共15例,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立刻进行抢救,同时展开检测诊断,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对照组:患者共15例,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测,确诊后,2小时后再开始治疗。结果:通过诊治,及时治疗组:15例患者中,治愈9例,有效4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15例患者中,治愈5例,有效5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66.67%。结论:在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治疗中,及时给予抢救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降低死亡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心衰竭;胸闷;胸痛;二维超声波心动图;治疗时机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233-02

1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它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而引发心肌严重缺血的症状,造成心肌急性坏死。心肌梗死发病的同时很容易出现并发左心衰竭的症状,给患者治疗带来麻烦的同时,也使生命进一步造成了威胁。随着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也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成为目前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2资料和方法

2.1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活动所研究的对象为抽选我院2011年03月份至2012年04月份期间,在院就诊治疗的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患者共计30例,以其住院时原始病历资料作为实验活动的基础数据来源。通过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症状表现、检测过程以及治疗方式进行对比研究。这30例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占60%;女性患者12例,占40%;患者年龄在28周岁至76周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6±3.54周岁;患者的身体体重范围在49公斤至92公斤之间,平均身体重量为78±4.58公斤。

2.2临床症状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症进行了临床观察,患者发病到入院时间均在45分钟至2个小时左右,平均发病时间为1.2±0.24小时。患者入院后主要症状表现有:胸痛胸闷25例、心悸12例、心律失常15例、心慌19例、恶心呕吐18例、上肢麻木14例、抽搐7例、呼吸困难26例。以上病症具有重叠性。

2.3检查方法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状况,对患者行相应的医学检测,主要包括:心电图、二维超声波心动图、血清乳酸脱氢酶、X线胸片等医学检查。通过检查对患者心肌梗死的位置进行确定,其中中前壁发生急性梗死15例,占50%,中下臂急性梗死8例,占26.67%,侧壁发生急性梗死5例,占16.67%,侧前臂急性梗死2例,占6.66%。

2.4治疗方法

本次医学实验活动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历资料,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治疗方法的不同,以自愿选择治疗方法为原则,随机将患者分为了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及时治疗组:患者共15例,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立刻进行抢救,同时展开检测诊断,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对照组:患者共15例,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测,确诊后,2小时后再开始治疗。

2.4.1及时治疗组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立刻对根据患者状况,实施急救措施,措施包括,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尽快进行给氧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会出现一些低氧血症,尤其出现左心衰竭的时候,低氧血症状况更加突出,给氧治疗,氧流量一般控制在3至5升每分钟,治疗在3日左右。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根据心电监护中患者心率、血压、梗死病症的位置,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于心脏疼痛、心慌的患者,应进行镇定治疗,采用例如吗啡、杜冷丁,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等镇定性药物。对于左心衰竭症状,使用艾司洛尔注射液,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用量在0.5毫克/千克。对发生血栓塞的患者,应使用尿激酶药物,每日剂量在140万U,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

2.4.2常规治疗组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测,确诊后,2小时至28小时后,再开始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同上,不再叙述。

2.4.3统计学原理

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通过对上述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时机及方式进行诊治,得出以下临床治疗效果:及时治疗组:15例患者中,治愈9例,有效4例,死亡2例,治愈率60%,总有效率86.67%;死亡率13.33%;对照组:15例患者中,治愈5例,有效5例,死亡5例,治愈率33.33%,总有效率66.67%,死亡率33.3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肌梗死状况以及原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一般是指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发心肌缺血症状,出现部分心肌急性坏死的现象。这类疾病在心血管疾病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一般在老年人群中较长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亡的比率为人类死亡三大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心律失常、心慌、恶心呕吐、上肢麻木、抽搐、呼吸困难等等。同时还会并发其他类型的疾病,例如心绞痛、左心衰竭、脑血栓等等,其中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时机非常重要,第一时间采取治疗,能过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的危险率。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及时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提高了26.67%和20%,同时死亡率也降低了20%,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蓓,施雁.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26-927.

[2]朱玉洁.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井冈山医学专报,2005,12(2):61.

[3]沈莹,夏勇,潘德峰,等.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性损伤的实验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9-11.

猜你喜欢
胸闷急性心肌梗死胸痛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思考心电图之166》
胸闷气短的自我推拿疗法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有些胸痛会猝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