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麦平 陈玉芬 赵冬梅
【摘要】目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的基本功之一。笔者根据自己在门诊输液中心工作,每天约100例输液患儿,两周岁以内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5%(不拔出针头重新穿刺也为一次成功)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中图分类号】R322.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80-01
1头皮静脉的选择
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尤其是额部静脉,皮下脂肪少,静脉表浅,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前额部毛发少,血管暴露充分,有利于穿刺固定。在此部位穿刺,较耳后、枕后等部位较好管理,因不影响患儿的活动可能使液体顺利输入。
1.1重忌区别头皮静脉和动脉(手指触摸是否有搏动感)辨别粗细、深浅活动度及走向。
1.2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血管,在选择血管时,应从远及近,尽量从血管远端进行,这样如患儿输液天数较长,可在同一血管上进行多次,能增加血管的利用率(当然要有计划地更换血管)
2正确选择头皮针
以4.5号头皮针为宜,因4.5号头皮针的针尖斜面较小,穿刺成功后根据血管走向,针头可送入血管腔,不会造成送针过浅而有一半针头斜面在血管外面而引起液体外渗现象。
3皮肤的准备
毛发影响胶布的粘贴,导致固定失败,应剃除进针部位周围约3㎝处毛发,避免皮肤受损、感染。
4穿刺要领
常规消毒皮肤,小儿头皮静脉宜采用直刺法,针头斜面朝上,通过皮肤直接刺入静脉。穿刺前,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并固定血管的两端,右手持针在距血管旁0.1㎝处以5度角稍快刺入皮下,调好针头的角度,使针尖紧贴皮肤缓慢刺入血管,判定入血管后给血管腔推进适量即可。
5针头固定
稳定贴好第一根胶布是关键,穿刺成功后用左手食指固定针柄于头皮上,拇指置于接近针柄的塑料管下方,可随意调整针头在皮肤成一适宜角度,保持针体与血管平行,防止针头尖翘起。
6判断穿刺成功的方法
判断穿刺后成功,通常以“充回血”作为依据。
语言扳巧和注射扳巧的运用,语言方面采用鼓励肯定的语言,对3岁以下儿童尤为重要,争取儿童家长的配合,以协助心理疏导,帮助注射部位的固定,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注射技巧的运用,包括短时间内选择好血管,采用娴熟的技术操作,使家长产生信任感,消除家长的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