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成长路上的美丽风景

2013-04-29 00:44张苾菁
江苏教育研究 2013年8期
关键词:苏州市名师教研

痛哭之后的师徒二人行

也许是我出生于教育世家的原因,我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老师。对文学的喜爱,对认为是自己优势学科的自信,让我对“语文”这门学科情有独钟,想教“语文”的信念从我踏进师范开始一直没有动摇过,也一直幻想有朝一日能拥有像李吉林老师那般诗意的课堂境界。1992年8月,我和师范里的另外4位同学一起被分配至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令人大感意外的是,校长并没有如我所愿,而是在我们五人中唯独挑选我来任教数学。我一时难以接受,中午回家,痛哭了整整两个小时,满怀的希望和理想似乎化为泡影,一想到我未来的教学生涯可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从此将与枯燥的数字和符号相伴,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往下流。

校长并没有因为我的情绪而改变他的主意,他微笑着对我说:“我来做你的师傅,明天开始听你的数学课。”眼前这位在苏州市教育界享有盛名的校长竟然主动提出做我的师傅,我有些惊讶,但是和我没能如愿以偿当上语文老师的失落相比,我并没有感到非常的高兴,相反,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很好的数学功底更多的是感到压力和紧张。

我们的师徒二人行便在这样的一种局面下开始了。每天的第一节数学课,我的教室里就多了一位认真听课的长者,评课和磨课是我和师傅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如果说师傅的坚持听课让我心生敬意的话,那么师傅的听课笔记着实让我感动。翻开听课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我上课每个环节处理的得失与建议,有时要写上三、四页。评课时,师傅就根据听课笔记中的内容逐一与我分析,一说就是一两节课,就是这样的看似普通的“说一说”,让我跨出了站稳讲台的第一步。在师傅的引导下,在我最初的教学阶段,“理清教学思路,把握课堂节奏”成为了我首要关注的问题。在师傅点评以后,每天回家,我都用红色的笔在原来的备课本上进行修改,相当于把原先备课的思路重新整理了一遍。这种整理的过程,当时自己并没有感觉到它的重要性,然而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一个“内化”和“反思”的过程。尽管因为整理当天上课的内容和备第二天的课需要花上很长的时间,常常要写到半夜,但是我明显地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备新课所花的时间在缩短,自己独立备课的能力在提高。我渐渐地发现,数学课其实并不枯燥,上好课是一种挑战。一个月后,我拿下了全区数学新教师评优课的第一名。我那本写满红色注解的备课本,得到了我区数学教研员的高度赞扬,在全区的教师培训中进行了展示。

现在回想起来,从教后的第一个月是我教学生涯至关重要的一段时期,非常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好师傅,一般的资深教师都有自己固定的一套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排斥他人的方法、模式。但师傅不是,他是一个很容易接受别人观点、站在别人立场上思考的人,特别理解和容易接受新事物,他鼓励我对教材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鼓励我用自己感觉适合的方法去尝试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因此,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也潜移默化地成为了我如今和年轻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我深深地感受到对一个新教师来说,被“欣赏”和“激励”是何等的重要啊!这一个月的小小成功也给我自己注入了很大的自信,我突然发现自己似乎也有教好数学的潜能,没能当上语文老师的遗憾渐渐消退,对数学教学的喜爱逐渐升温。

一语惊醒梦中人

1995年4月,我被学校推荐参加了在淮阴举行的“江苏省现代小学数学评优课”的展示活动。为了参加这次比赛,学校专门成立了教研小组,精心选题,反复地试教与磨课,还专门制做了精美的课件。由于当时计算机辅助教学才刚刚起步,主办方没有播放课件的投影和大屏幕等设备,校长硬是派了大面包车将这些器材从苏州运到淮阴,并亲自动手指挥安装。作为一个教龄不满3年的青年教师,面对学校如此重视这样大规模的赛课活动,我心里的紧张和压力不言而喻。因此我也全身心投入,对着镜子反复“排练”,把教案背了一遍又一遍,生怕自己说错哪一句话或者漏了哪一个环节。清晰地记得比赛那天,观摩的老师坐满了整个大礼堂,当我按教学流程逐一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能明显地感觉到下面听课老师对这堂课“滴水不漏”的教学设计的良好评价和对“课件”这个新鲜事物的好奇和赞叹。一堂课顺利地结束了,似乎完全符合原先设计的流程,从许多听课老师都要求购买上课录像的反响来看,这堂课应该上得还不错,我暗暗高兴。课结束后不久,舞台后面的评委席上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士对陪同我上课的资深数学老师卢骅说了这样一段话:“这个小姑娘的素质特别好,可以好好培养,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提醒她,上课不要带有表演的痕迹,不能急着走完预定的教学流程而忽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番话,卢骅老师毫无保留地转告给了我,并且还告诉我,这位给我中肯建议的就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烈,她也将在这次的评优课上为大家上示范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透过李老师的课堂,我真切地感受到李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没有复杂的媒体,只有简洁的点拨,没有新奇的活动,只有朴素的训练,一支粉笔一本书照样可以将数学课堂演绎得如此有深度,“实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教学风格在她的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正是这堂课,激发了我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的认真思考。

我终于发现,原来这就是最能引起我心里深处共鸣的理想的教学境界。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短短的瞬间会被李老师所淡忘,但是,对我来说,这番语重心长的话犹如醍醐灌顶,将我对数学教学的理解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徐斌在回忆起他的成长历程所说的那样:“课堂不是舞台,学生不是道具,教案不是剧本,教学不是表演。”淮阴之行,我不仅仅得到了江苏省评优课的一等奖,更重要的是我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在专业发展上的首次“觉醒”,我终于找到了我所追求的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以人为本,返璞归真”的,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的策略”成为了我研究的重点。学习,模仿,比较,反思,我不断寻找着与名师的差距。

科研灌溉教育生命

从1999年开始,我走上了学校的领导岗位,分管学校的数学教学。最初的阶段,听课与评课成为了我带领大家进行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通常是听完一节课后立刻利用下一节空课的时间和几个听课的老师围坐在一起说一说,议一议。老师们也很认可这个方式,因为对上课老师来讲,由于事先有了充分的准备,对教学的思路有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意见或建议能迅速地回应;而对听课老师来讲,由于旁观者清,能比较客观地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这种互动的讨论对双方都有收获。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我却发现了这种方式有着它的局限,因为完全是以随堂课的上课内容为讨论的对象,听课老师们事先没有参与教学设计,因此讲得最多的是就某一个环节自己的感受,而缺乏整体上的把握和理论上的支撑,显得比较零散,而从参与教研活动的主体意识来讲,似乎上课的老师比较投入,而听课的老师或多或少有些“做客”的感觉,反思的意识不强。怎样才能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怎样的教研方式才能让每一位教师积极投入?非常凑巧的是,那一阶段我参加了苏州市小学数学教师高级研修班的进修,给我们作讲座的是在国内教育界享有盛名的顾泠沅、鲍建生教授,他们正在着手进行“视频案例”制作的消息,让我振奋不已,而鲍建生教授邀请我参与的视频案例拍摄的全过程让我对这种方式的教学科研活动非常感兴趣。于是,在我的带领下,我们学校成立了中心教研组,以课例为载体,结合省级数学课题《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开展了类似于视频案例制作与分析的教研活动。借助于对鲍建生老师主编的《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一书的学习,围绕实际的课堂教学,经历了“课前准备——课堂观察——案例讨论——行动反思——研究拓展”这五个环节的过程,全体参与培训与研讨,尝试从以往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向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转变。在视频案例的分析中,我们充分感受到理论以多种方式嵌入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之中给教研活动所注入的活力,也正因为有着这些先进理论的引领,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一线教师关于教学行为的困惑,案例讨论与实践反思的深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用科研的视角来审视一线的教学所带来的优越性也被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充分认可和接受。

正是因为尝到了教科研的甜头,也看到了教科研在发展教师群体专业能力方面的重大影响,尽管近年来我的工作岗位也经历了不少变动,但我始终将课题研究与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与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根在课堂,浸润其中,收获颇多。2009年至2012年期间,基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我成功申报了省教研室第七期课题《小学数学从“双基”走向“四基”的探索与实践》,在研究过程中,我组建了“名师工作室”,围绕数学“四基”及其关系,聚集“探寻更有数学味的课堂,研究更贴近儿童的教学方式”,围绕这一课题撰写的多篇文章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小学数学》等刊物发表,还被苏州市教科院评选为为数不多的“精品课题”之一。

我深深地感到,以课题为载体的教科研活动,不仅能让老师寻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点,从而使教师群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质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团队中每一位成员对专业发展的需求感,这种需求感,也点燃了大家对教学研究的激情,“研修一体”的教研活动格局正逐步形成。2007年和2012年,我校的数学教研组两次被光荣地评为苏州市小学数学优秀教研组,作为这个团队的组织者,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收获成长的喜悦

自2010年起,我区推出“名师、名校、名校长”的“三名工程”,构建了“教师发展、校长发展、学校发展”的专业化阶梯,全区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这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同时,也为每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老师寻找下一个发展的目标。在这样一个立足教师专业发展而打造的规划合理、措施得当的平台中,每一位老师都把学习作为自己内在的需要而珍惜每一次培训的机会,驱使自己走出平时工作的狭小天地来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也是由于置身这样一种宽松又积极的氛围,我不断地呼吸着外面“新鲜的空气”:在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我与省数学教研员王林老师、苏教版国标本数学教材的编辑李继海老师零距离接触,了解课改前沿的最新信息;在暑期参与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活动中,我往返于镇江和苏州两地,接受了省数学教育专家陈今晨、聂艳军老师面对面的指导,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磨课、修改、光盘录制工作,担任主讲教师的经历,再一次拓宽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对数学教学更深入的思考……高层面的学习与交流,加速了我成长的步伐,不断地学习,不停地积累,丰富了我的理论素养,也不知不觉地指导了我的教学行为,“大气而灵动”成了我教学的一大特色,我所教的班级,学生作业量不多,但是成绩却总是处于领先水平,许多家长都指明要孩子进我教的班级,社会知名度也渐渐打响。2010年4月,在局领导的精心安排之下,我召开了个人教学特色研讨会,省内外知名数学教育专家纷纷前来听课指导,对我的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年九月,我被光荣地评选为江苏省第十一批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正是在这个最容易迷失自己的阶段,我区的教育局局长陆丽瑾与我有了一番促膝谈心:“你的目标不是做苏州市的知名教师,而是要做江苏省内、甚至全国的名教师。做名师是辛苦的,一定要沉下心来,多学习,多上课,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现在回想起来,是这番话,及时阻止了我走向“职业倦怠”漩涡,促使我又一次加快前进的脚步。2010年,苏州市教育局着手进行第二轮名师名校长例会,此次例会率先推出了“主持人”和“基地”负责制,召集学科名师定期策划和开展活动,这一举措为名师的高位发展又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在我区领导的积极举荐下,经过申报和审批,我被命名为“苏州市小学数学名师发展共同体Ⅱ组”的主持人。在最初接受任务的时候,我倍感压力和惶恐,因为在我的组内,有吴金根、徐斌等14位省内外享誉盛名的数学名师,和他们相比,无论是在资历上还是能力上我都略显稚嫩,需要学习的方面都有很多,但经过一年的思考和实践,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我发现我这个主持人在大家的支持下做得还是挺有滋味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最为受益的便是自己。记得有位哲人说过:“有饥饿感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的人,一定进步快。”正是因为名师共同体是以主持人为中心的一个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团体,所以我被选为主持人以后,这种无形的压力逼着自己给自己施压,个人成长意识被充分地唤醒;另一方面,我所在团队的另外十几位名师本身就是资源,我在组织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能直接观察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一次次地互动与学习使自己的提速发展成为了现实。2011年5月,我又光荣地成为了“江苏省小学数学领军人物培训班”的一员,与省内最知名的数学名师为友,共同聆听大师的讲学,成为了我专业成长过程又一段重要的历程。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成长,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更离不开培育的环境与土壤,集体的智慧与团队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我们永远都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尼采曾经说过:人应该有新的荣耀,你的荣耀不在于你来的地方,而在于你将要去的地方。我将与我的同伴们一起执着前行,寻找更多教育至真至美的风景,一起收获更多成长的惊喜。

(张苾菁,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215000)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苏州市名师教研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