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五步曲"

2013-04-29 15:49:20王丽华
考试·综合 2013年8期
关键词:拓展

王丽华

摘要: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古诗教学是打开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扇窗。如何使古诗教学超越对诗的字面意思的肤浅理解,不再把作者的思想感情简单灌输给学生,引领学生主动融入诗的意境,领悟诗中的形象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艺术的熏陶?

关键词:导趣;读画;释意;悟境;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113-01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古诗教学是打开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扇窗。如何使古诗教学超越对诗的字面意思的肤浅理解,不再把作者的思想感情简单灌输给学生,引领学生主动融入诗的意境,领悟诗中的形象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艺术的熏陶?朱熹的《春日》是咏春诗中的精品,诗人在诗中展现了春日的美景,表达了愉悦的心情。这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而且是一首含义深刻的劝学诗。通过教学,我总结出五字秘诀"导--读--释--悟--拓",它们是层层递进,缺一不可的。

1 导——激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的顺利进行。教学《春日》时,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授课前我让学生咏春。学生从春字组词到说四字词语,到说诗句,学生的思维之门被打开,有的学生甚至背诵出朱自清的《春》,李叔同的《游春》。学生在文字间游玩的同时轻松走进春天,引出朱熹的《春日》。紧接着,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当阳春三月,万象更新,万紫千红的系列美景影像映入学生眼帘时,学生已形象、直观的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内心已是波浪起伏。

2 读——奠基础

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古诗教学更离不开读。古诗的美是读出来的。首先,我用课件出示古诗,让学生自由读,解决字词障碍;接着,我使用CAI配乐朗读,指导学生先明确停顿,再明确重音,后明确语调,让学生根据平仄的规律自读古诗,画出诗的节奏,和课件对照,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了解诗的节奏后,我又让学生吟诵,初步入文、入境,读出古诗的韵味。再出示诗人的简介,让学生了解诗人。

3 释——明诗意

古诗不能串讲,要引导学生在品读中理解词语、诗意,走进诗的意境去感悟。教学《春日》时,为了让学生品出诗的意境,我采取了以下三个教学步骤:

3.1 抓字眼,找切入点。

我以"寻"字切入文本。我问:"寻是什么意思?你在诗中寻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被带到文本,通过读,他们知道"寻"是"寻找"的意思。他们寻到了:无边光景、一时新、万紫千红、春风、胜日。

3.2 建意象,学会补白。

学生寻到后,我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建立意象,由"万紫千红"想到百花齐放,由"春风"想到"春风拂面杨柳风",由"一时新"想到万象更新。学生在诗的字里行间穿行,对诗句内容进行补白,将对春天的认识转变成一幅幅立体的、鲜活的画面。学生在建立意象的同时,享受着春光,解决了词语的理解问题,初步了解了诗的含义。

3.3 释诗意,层层递进。

学生给诗补白后,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用自己的话写下诗意,读给大家听。之后,我又说道:"你们发现没,这二十八个字中还隐藏了诗人的心情?再读,看你从哪句诗中读到了诗人的心情。"学生又置身文本中,有学生从"胜日寻芳泗水滨"读到了诗人的愉悦;有学生从"无边光景一时新"读到了的诗人的开心;有学生从"万紫千红总是春"读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我追问道:"要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可以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学生说:"可以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我马上予以肯定,要求学生通过诗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心情,并穿插到自己写的诗意中。学生纷纷补充了自己写的诗意。我又请了原来读诗意的几个学生来读出自己修改后的诗意,果然,个个写的完整而且精彩。

4 悟——赏意境

掌握诗意后,我决定继续加强学生的能力。我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诗后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有学生针对课前了解到的时代背景,提出了质疑--作者不可能有机会去泗水滨寻芳。对照诗人简介,我们发现诗人朱熹是南宋人,"泗水滨"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一个学生根据课后注释说道:"泗水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一个学生补充说:"寻芳是指寻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指孔学的丰富多彩。"听后我倍感惊喜,学生居然悟出了诗背后的含义--"劝学诗"。我立刻补充道:"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种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5 拓——放思绪

有效的拓展能深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在反复诵读古诗后,了解了诗意和诗的内涵。我又这样引导"诗人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美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你们能吗?老师建议你们到大自然去走一走,写一写你眼中的春天。"学生纷纷响应,跃跃欲试。

通过《春日》的教学,让我深刻感受到:在教学中,只有我们勇于探索,乐于实践,寻找一条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绿色通道,古诗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古诗的学习才会成为一种享受,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拓展
董榕及其剧作研究述论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8:10:07
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探讨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59:46
灵活运用数学教材的几点思考
用故事拓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途径探析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探究“三走”下的大学生素质拓展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37:56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48:30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18:56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