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军锋
摘要:《电工基础》在我们学校是作为维修电工、电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本人在从事这门课的几年教学中,总结一些教学细节问题和教学技巧,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电工基础;框架教学;技巧;联系;实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58-01
《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碰到的问题是抽象的概念,难记的定义,难懂的结论。在讲解这些知识时,不可能全部用实验得出所有的概念,定义的等。加上学校教学设备的限制及学生物理基础不牢固,对学过的概念、定义模糊不清,似懂非懂,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次序对于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突出"框架式"教学理念
应用握框架式的教学理念,把《电工基础》这门课主要分为直流部分和交流部分。直流部分含电阻、线圈和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的性质,串并联混联电路的分析及电容器在电路中的暂态过程;交流部分含电阻、线圈和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性质,串并联电路的分析,磁场和电磁感应现象及线圈在电路中的暂态过程,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书本知识被划分明确后,按照两条主线以树形结构的方式进行内容填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丰富"树干",自己和学生都感觉到学习知识不再是囫囵吞枣,而是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自己总结一套《电工基础》的学习框架,再与老师的进行对比,很多学生都反映这种方式比按部就班的那种学习方式更有效果,效率更高,概念更加清晰,做题时很少犯概念性的错误。
2 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除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外,还应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强调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思考分析理论在实际的具体应用。例如,在分析串联电路的应用时,学生对它的实际指导意义理解不深,我就补充举了个例子:
[例题]一个灯泡的额定电压是12V,额定功率为3W,把它接在220V 的电路中,应该串联多大的电阻?
A.500Ω;B.700Ω;C.1000Ω;D.1200Ω。
解:根据电压电流及功率的关系计算出电流为0.25A,电阻为48Ω,再根据串联电路的性质计算出分压电阻的阻值为832Ω。但实际没有可选的那么832Ω,在接近这个电阻的700 欧姆、1000 欧姆两个中应该选取哪一个呢?能否选取最接近832 欧姆的700 欧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选了700 欧姆的电阻,串联后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9A,超过了它的额定电流,这是不允许的。在这个问题中前面算出的额定电流在实际应用时隐含的条件是只能小于等于它,而不能大于它。选取1000 欧姆的电阻串联后,虽然电流下降到0.21A,小灯泡的亮度有所下降,但却能保证电路设备安全。在这些简单题目设置的陷阱中主要来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善于引导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讲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时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闭合电路中,外电路由两个电阻串联组成,其中一个电阻特别大,大到了无穷大,也就是断开了,那么在断口处的电压是多少?有的学生感到茫然,有的学生说那就没有电压了。其实这个问题可用动态抽象的电路去想象——在那个逐渐变大的电阻两端接上电压表一直观察,则电压表读数必然会越来越大,最终电压表的读数必然与电源电压相同。在研究两点间电压的计算时,很多学生认为如果一个原来闭合的电路中有某处断开,那么断开的两点间的电压为零。这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电线断线后如果有人碰到就会触电。学生很快理解了我的意思,明白断开的两点间的电压并不为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学的东西有用。
3 注重相似内容类比区别集中教学
《电工基础》的教学内容中有些概念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如果打破章节顺序,把类似的概念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集中讲解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电磁与电磁感应"教学时,左、右手定则和右手螺旋定则均不在同一节,而且这几个定则都是在介绍其他概念时配合应用的,比较分散,提法又很相近,致使很多学生经常混淆这三个定则的用法。如果采用类比区别、集中教学的方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这三个定则同时列出,并区分它们的适用场合,即右手螺旋定则用于判断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左手定则用于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而右手定则用于判断导线切割磁力线后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其次,再针对不同的使用场合具体地分析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代表什么,食指的方向代表什么,手心手背又有什么作用等等。这样,学生对三个定则的概念和运用场合印象就非常深刻了。
4 合理安排好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扭转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以往学生上实验课,都是由实验教师讲解后,按照给出的电路图接线,规定的实验步骤操作,画好的表格填写数据这样一种老是依样画葫芦的办法进行,束服了学生的手脚,所以,在讲解一些实验的共性问题时,比如针对实验内容怎样画好电路图、怎样选择仪表、如何操作、如何处理数据、如何书写实验报告之类问题进行介绍,并且举例示范。在以后的实验课中,要求学生在课下根据实验题目自己拟定实验方法、实验步骤以及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上实验课操作之前,教师先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学生进行独立操作,测出实验数据,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这种办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有趣和耐人寻味的细节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联想、多实践就能使这门专业课生动、富有吸引力,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它。
参考文献
[1] 叶健梅.在电工技能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教导刊.
[2] 《电工基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