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园
摘 要: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教育尤为重要。在中职学校电工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操作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电工基础教学 创新兴趣 创新意识 实际操作
近年来,创新教育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特别是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决定自己职业的发展走向,因此创新教育尤为重要,电工基础作为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基础课,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存在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等现实问题,因此普通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差,根本谈不上创新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但教师如果能够经常留意周围的生活细节,广积“材料”,将电工基础知识与生活巧妙联系起来,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例如,在本课程“绪论”教学中,通过以下一些例子引入:想想自己家里的电路由几根电线组成?为什么郊外有的是三根输电线,有的是四根,第四根导线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下雨天或人身体比较潮湿时容易引发触电事故?等等,一连串的问题提出,学生立即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并争相举手回答,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教师此时趁热打铁:“我们只要先学好本课程,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同学们有没有把握学好本课程?”“有!”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样,引导学生带着好奇心学习,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更多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思维是否活跃,除了与他们对学习某种知识的目的、兴趣等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因此,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进而才会有创新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瞬态过程一章时,就有学生问我如何求解换路后各物理量的初始值?解答时我并没有采取将答案和盘托出的方法,而是先反问学生一个小问题:t=0-时的iL(0-)或uC(0-)能解出来吗,如果能,就试试看,不一会儿,大部分学生都做出来了。接下来,我又说,学生再算一下i■(0+)或u■(0+)的值,很快,学生得出结果了。还没等我说话,就有学生抢先回答了:再画出t=0+时的等效电路图就能求解换路后的各初始值了。我微笑着点头,鼓励说:“你们真的很聪明啊。”顿时学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层层深入,带领他们独立思考,学生很轻松地就把题目做出来了。在整个教学答疑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多用鼓励、赞美的语气,这样学生才敢想、敢问,为学生思考和创新提供最大空间。
三、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创新教育过程中不能忽略创新心理的培养,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自信心不足,思想就不能转化为行动,行动也不会得到坚持。因此,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乐趣,会让人更加自信。在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如开展小组间学习竞赛,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到五人,比赛内容可以是各种形式的答题比赛,或者是实验小制作比赛等,比如,伏安法测电阻、电动机正反转电路的连接等。每一次竞赛都评出名次,获得前三名的小组给予表扬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在整体学生中再评出最佳个人奖,如最佳表现奖、最具潜力奖等,学生的行为和努力得到了认可,这样就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体验,极大增强了自信心,推动了学生发散创新思维。
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敢于创新
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注重实践教学的策略,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把抽象的理论和文字放到实际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制作热情,并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电工基础》课程阶段实习过程中,有学生发现,在使用剥线钳剥线的时候,由于线皮到处飞散,容易落在角落里,很难打扫实验室的卫生。有一个学生就设想能不能把剥线钳改造一下,自动收集线皮,消除难以打扫的弊端。学生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后,我首先给予表扬与鼓励,然后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操作条件,并及时地给予指导,经过两个多月不停地选材、实践,最终一件崭新的作品——《剥线钳线皮自动收集盒》完美出炉了。具体是:把剥线钳的右侧部位去除一部分,在线皮飞出口安装一个金属收集盒,把盒子固定在剥线钳的右侧,留一侧缺口正对金属盒内部,这样剥线钳在使用过程中,就能把每次剥线飞出的线皮完全收集在小盒子里,不会四下洒落,等到聚集较多线皮时再集中清理。等到线皮收集满盒后,抬起固定栓,就可以打开最上面的盒盖,倒掉线皮。这个装置只是在原来的剥线钳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小金属盒结构,就解决了线皮四处乱飞的问题,另外,把收集盒收集起来的线皮集中在一起作为废品卖掉,也有回收利用价值。这个作品在刚刚过去的江苏省第五届创新大赛中,获得了省级三等奖的好名次。成绩刚出来时,班里引起了很大轰动,同时激发了班级其他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制作的欲望。并且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悄然发生转变,作为教师,我感到极为欣慰。
五、结语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如何全方位实施创新教育,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创新型人才,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的教育头脑。